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

2021-04-16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周彩霞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阅读教学

■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周彩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做到重视语文教学,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厌烦感,进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希望能够带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些有益的启发,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加大对于课堂教学拓展的重视程度

为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做好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在拓展延伸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在拓展的过程中能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讲,由于课堂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更难抽出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想真正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到的语言形式以及写作方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的任务指导下自主进行拓展延伸,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实际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还要合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多媒体表演法或联想法等,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文章的主旨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更好的把握,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例如,教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的过程中,由于古人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阅读障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他们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走进古诗所描述的场景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亲自体验,亲自感悟,深化对古诗内容以及其中情感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后续的古诗学习中,学生也能主动应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学习,进而为学生古诗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中做好阅读方式的渗透工作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阅读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兴趣,能够真正带着热情去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之后,不仅要具备领悟文章内涵的能力,还要具备应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要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有效手段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走进文本所创设的意境中。教学中,要想有效吸引学生,语言是最重要的载体,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有感情地进行文本朗读,使学生能够对文本中的感情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实现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压力。

四、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善于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敏锐的审美触觉,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字想象能力还十分有限,对此,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真实还原文章中所描写的场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感官协同合作,感受故事中的紧张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于文字的审美触觉也会更加敏感,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被文章中的场景所吸引,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五、确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规划。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核心内容,其不仅是语文学习思想价值的体现,更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价值的体现。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生字教学,还是相关的学习方法教学,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学生的阅读,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因此,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情况或实际发展需要而设定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阅读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际进行阅读评价的过程中,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对予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要避免打击学生,针对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委婉地指出,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活跃度,在此基础上,使阅读教学评价的应用效果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教师也要重视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评价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确保所选择的评价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开展评价或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组织师生互评,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了主动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阅读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