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绘本教学提升培智学校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2021-01-08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朱凤玲

天津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雪人大树小男孩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朱凤玲

绘本以简短精练的文字、精美简约的图画、精彩生动的故事受到培智学校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在语文教学课堂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进而为学好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模仿绘本情境,挖掘语言天赋

培智学校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相对薄弱,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甚至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无法顺利表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绘本内容,并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以《爱心树》这一感人的绘本故事为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与一棵大树的故事,小男孩小时候经常爬树、摘苹果,与大树玩得不亦乐乎,树很开心。当小男孩长大以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于是他向大树提出了贫穷的困境,在大树的指点下,小男孩摘光了满树的苹果,拿到城里去卖,卖了好多钱。小男孩到了中年以后,需要盖房子,于是他砍下了大树的枝叶,后来小男孩创业失败,决定做一艘大船去创业,于是他将大树砍倒,做了一艘大船出海远行,当小男孩到了老年,走不动了,可是大树的果实没了、枝叶没了、树干没了,只剩下一个树墩,而当小男孩拄着拐杖坐在树墩上时,大树依然很快乐。这是一个既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故事,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正常孩子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时,教师可以用身体语言将故事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先选择一名学生来到讲台前扮演大树的角色,然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摆放在讲台上面,并按照绘本中故事的发展线索,先扮演童年的角色,接下来依次是青年、中年与老年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的身上,而且能够领会到教师的意图,读懂与看懂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当教师表演结束后,分别选择学生代表将教师的表演过程模仿出来,这样,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每一个真实的角色当中。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理解与判断能力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模拟字词形象,加深文字印象

识字写字能力是培智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如果按照正常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记忆语文汉字时,往往记忆不扎实,而且极易混淆同音字、同义字的写法与读法,这就给语文成绩的提升制造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绘本的参考应用价值,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将一些生字、生词做以标注,然后结合绘本故事内容,反复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既能学到更多的汉字,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三只小猪》绘本为例,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较小,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以至于影响阅读效果,进而对故事情节也会产生模糊认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充分发挥辅助教学与指导的作用,通过手语演示、动作模拟等方式,将绘本中一些难理解的生字、生词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见的一种形象化的表演场景,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每一个形象化的动作与口型,进而用心去感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正确发音。比如“第一只小猪叫懒懒”中的“懒”字,“让我盖一个稻草屋栖身”中的“栖”字,“凑合便很快地搭起来了一间颤颤悠悠的窝棚”中的“颤”和“悠”字都是学生还未曾接触过的新字,即便有拼音标注,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和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生字利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比如以“懒”字为例,教师可以做出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然后坐在椅子上面,假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样子,接下来,教师发出懒字的正确读音,学生此时能够捕捉到教师的每一个表演细节,并根据教师的口型快速找到识字的技巧。

三、借助绘本故事,创设真实情境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尤其对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阅读基础差,在阅读语文文本过程中,难以快速找到课文的主旨思想,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取出文本的核心内容,导致阅读过程常常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语文教师应当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借助绘本中精彩的故事情节,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对话的形式将绘本故事的真实情境演绎出来,这样一来,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对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文文本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以《雪人》绘本为例,这一绘本一共运用了160多张图片画,将小男孩与雪人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描绘的鞭辟入里,读过之后,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该绘本具体表述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雪人的场景,然后选择学生代表来到讲台前,分别扮演雪人的帽子、雪人的鼻子、雪人的眼睛、雪人的头和雪人的身体。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发出口令,首先用雪堆出雪人的身体,这时,扮演雪人身体的学生举手示意,已经准备就绪,然后用雪堆出雪人的头,这时,扮演雪人的头的学生举手示意,已经准备就绪,依次类推,直到完成一个完整的雪人作品。当学生表演结束后,学生对绘本内容也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准确表达出绘本故事的主旨思想,即整个故事是围绕堆雪人的过程展开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这对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延续故事脉络,培养创造能力

由于培智学校的学生写作基础较差,甚至有的学生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对语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绘本故事,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情境。比如每一册绘本都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但是,教师可以调整思路,在每一个小故事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故事的结尾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对照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结尾。如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语言文字的组织障碍,教师可以及时做出指导,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辅助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智学校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采用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绘本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科学合理选择绘本内容,将绘本故事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雪人大树小男孩
“聪明”的小男孩
雪人伴童年
大树的日常
小男孩
雪中的雪人
大树
萌萌哒的小男孩
大树的梦
雪人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