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塬两廊”视域下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1-04-16刘华荣杨涛

关键词:活态甘肃甘肃省

刘华荣,杨涛

(1.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具体包含着“器物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三个层次[2]。甘肃省以星罗棋布的烈士陵园、关键事件发生地等红色遗迹为依托,以彪炳千秋的南梁精神、西路军精神为代表,以留存广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实践为线索,保留了内涵深刻、独具特点、分布广泛的巨量红色文化资源,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陇原大地进行革命与建设实践的鲜活遗存,是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和鲜明时代精神的文化宝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征程中,对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格局以“一塬两廊” 视域为统筹,加快推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保护与开发进程,是促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步伐的必要准备。

一、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议题的研究态势

国内学界对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市场投入为主的经济开发手段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①

此类研究认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集知识性、文娱性、可持续性为一体的新经济形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因为其异于高耗能、高污染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模式,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性,不但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保护青山绿水,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学界普遍主张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开发相结合,通过注入外部资金和人力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用好用活,以经济效益推动社会效益的实现,既能提高地方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收入,也能激发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双赢局面。

(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益性手段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②

此类研究侧重秉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是政府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的观点,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在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网络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界的研究者主张政府务必在红色文化保护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走好公益性保护之路。具体路径和方法主要有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主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不断丰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纪念场馆等设施的服务接待能力,通过增强公益性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红色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从而促进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三)对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多重挑战形成的共识

从供给侧角度而言,相关学者认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及开发难度较大,社会资本支持力度较小,资金短缺,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导致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捉襟见肘。二是研究队伍少、小、散、弱,没有形成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智力支持。三是在制度保障与建设方面,面临相关激励制度不足、全域保障力度支持不够等困难。从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先天条件而言,学界认为甘肃省的红色文化资源虽然数量较多,但布局分散,同质化竞争比较明显,无法形成规模开发和特色开发的有利环境,加之交通运输等前期开发条件制约较大,预期经济效益不足,以致无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从而无法有效将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挖掘出来,使其成为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助推剂。

纵观相关研究态势,为了更好解决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难题,一是亟需进行谱系化、板块化的研究,以便于解决研究队伍和研究对象小、散、弱、难的问题,将其放置在统一平台和视角内进行综合考量是必要的。二是研究视野和思路有待扩展,需要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及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特别是保护问题扩大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扩大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陇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三是需要将保护及开发问题与甘肃当前面临的时代问题和战略机遇相结合,特别是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等新时代战略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改变脸谱化、同质化的研究色彩,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和实践,作综合性发散性的探讨和分析。总而言之,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树立保护就是开发,开发就是保护的理念,将保护与开发放置在“一塬两廊”视域内,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理念与原则方法,挖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建构板块化、谱系化的协同保护与开发机制,采取产业化和民俗化方式的活态保护和开发方式,以求就此问题予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一塬两廊”分布格局解析

“一塬两廊”是根据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分布态势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形象化、谱系化、板块化表达,该表达借鉴甘肃省“三线两地”红色文化板块开发经验③,依据甘肃特有的地形地貌格局而得名,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和优势的认识,为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多角度的开发和保护思路提供最基本的原则借鉴和最宽广的宏观架构,以便于提出更加开阔的保护思路和开发路径。换言之,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受地理地形影响,在分布态势上呈现出“一个面两条线”的格局特点,笔者依据“面”和“线”的地理位置,结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命名传统④,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此种分布态势称之为甘肃省 “一塬两廊”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格局。在“一塬两廊”格局中,链接了甘肃省主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涵盖的县域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一塬”是指董志塬,该地区属于黄土高原核心区,是甘肃省庆阳市和平凉市部分县域的主要行政辖区。董志塬作为南梁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延安边区所属的主要行政区划和心脏地区,分布着甘肃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红色文化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由弱小走向壮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主要成长历程。董志塬上所发生的重大革命事件以及诞生的南梁精神、延安精神等成为陇原人民群众一心跟着共产党,为天下百姓谋解放的重要见证。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长庆油田的开发,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生态治理,新时期甘肃工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足迹在此地区逐渐积累,广泛留存,又成为陇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见证。

“两廊”中的“甘南—陇南—陇中红色走廊”主要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和重要事件、重要决策会议策划地、发生地。该走廊地带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其中以迭部县俄界村为起点,经腊子口、哈达铺、岷县、临洮、通渭县、会宁县、静宁县,留存了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红色遗址。以迭部县为起点,经宕昌县、徽县、成县、两当县、康县、礼县、秦州区、秦安县到会宁、静宁地区,留存了多处红二、四方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红色遗址。该走廊基本覆盖甘肃省甘南一部、陇南大部、天水大部、定西大部、平凉一部的广阔区域,是甘肃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留存地。

“两廊”中的陇东—陇中—河西红色走廊主要是红西路军长征经过地、解放战争重要战役发生地、新中国甘肃工业发源地、建设地。该走廊以靖远县虎豹口渡口为起点,向西通过白银市、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集中留存了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沿线的主要战役发生地,该区域的每一次战斗战役都非常悲壮惨烈,是中国工农红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集聚地和爆发地。同时,以兰州市为起点,向西出发在河西走廊布局新中国的重工业和现代化规模型农业,使得该走廊地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建设、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因此留存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中国建成工业化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一塬两廊”的分布格局既显示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地域上的广泛性,也显示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内容方面的集中性,既显示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点状与带状相结合的特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潜力,也显示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方面面临多方协同的困难,需要协同创新发展,否则在市场大潮中经不起风浪考验,无法体现规模效应。

三、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意义

活态保护是由民俗学界、文化学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主旨在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群体的传统、个性及认同感。活态保护是一个特殊概念,既不是民俗学家所谓的‘原生态’,也不是全然不顾它的‘原汁原味’。”[3]作为一个与“静态保护”相对应的概念,活态保护与静态保护截然不同,“以往传统的‘静态保护’措施,如口头传统的文本记录、传统手工艺的博物馆展示,虽然对非遗事项起到了一定的留存作用,却将该事项从所属的‘文化空间’中孤立出来,截断了其在生活中的源流,割裂了其与传承人之间的关联,固化了其发展与变化的趋势,难以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非物质’的特殊性。因此,在目前的非遗保护中,需要从非遗的特性出发,将生命原则、创新原则、整体原则、人本原则、教育原则相结合,确保被保护对象不仅仅是被留存,而是继续保持‘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拓宽保护范围,探索保护途径。”[4]由此可见,活态保护侧重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促使其在日常化的使用中保持文化符号的独特性与影响力。

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理念,将其应用于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战略要求,激发出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此种愿景,一方面符合甘肃省目前进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即通过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家国情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等优秀革命道德传播开来,使其成为教育人民群众的主要载体,激发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长远战略需要,即通过利用好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好红色文化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契机,实现对更广大范围内社会力量的号召与凝聚,从而调动更多的外部资源加入到甘肃省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行动中来,以保护促进开发,以开发反哺保护的多赢态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甘肃力量。

(一)推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保护与开发符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甘肃省脱贫攻坚任务虽然按期完成,但是由于各方面基础较差,务必做好防止返贫的工作。做好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工作,与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机遇相呼应。因此,抓住机遇,克服面临的各类困难,既是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的现实依据,也是促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兑现时代价值的战略目的。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公益性文化事业进行深度融合,与旅游文化产业进行广泛对接,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甘肃省做好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思路。究其原因,甘肃精准扶贫在客观方面的挑战主要在于地理地貌和历史原因等先天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导致脱贫攻坚任务特别艰巨。与此相对应,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留存地也与脱贫攻坚主战场相一致,红色文化资源所处的县区大多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所处的乡镇都是贫困乡镇,所处的村庄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深度贫困村。上述深度贫困区域的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作为最难啃的“骨头”,将深度贫困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加以创新性挖掘,采用活态保护与开发手段,使其在新时代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当前产业兴旺的发展要求与目的,更符合社会期待和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期待。

(二)做好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与开发的工作,将极大激发出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达到“智志双扶”的目标

脱贫攻坚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人的思想改造任务,具体来说就是部分贫困群众不仅是物质贫困,同时也是精神贫困群体,这类人群的思想观念问题和认识态度问题急需改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在我国乡村地区广泛分布、内容丰富、价值多样的独特文化资源”[5],其突出特点是通俗性和大众化,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融入性,以它为载体,可以对广大群众“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6]。因此,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与精神扶贫及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相适应。通过活态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精神贫困群众的交往能力、交往范围、交往手段等综合性交往实践水平,提高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感知判断能力,克服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交往畏惧、交往贫乏等交往危机,从而激发出脱贫动力,勇敢应对困难和挑战,更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校对发展方向,走上自我激励,主动发展之路。

(三)做好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保护与开发工作,符合国家新发展理念,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经济便捷发展之路

活态保护和开发意在激活各类型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激活只是走完了活态保护与开发的第一步,激活之后如何可持续发展,走上自我可持续保护与开发的健康循环,则需要将红色资源与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开发结合起来,走“红绿搭配”的产业创新之路。换言之,让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让“红色文化中绿色、低碳、和谐的文化基因”与绿色经济的生态文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7],改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的单一性、逐利性、高能耗性,走出一条复合型、节约型、协调统筹发展的产业新路,符合甘肃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总起来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特质,走出一条经济发展新路子,既能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节约社会治理成本,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弯路和高耗费,也能优化顶层设计,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事业的协同共进。

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活态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产业化活态保护与开发就是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资源与力量投入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形成以甘肃省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带动发展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为全社会提供高尚、优秀、先进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的全链条经营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具体类型,产业化活态保护和开发遵照文化产业“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以工业化生产为标准”[8]的基本特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商业化运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助力。

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活态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建构甘肃省红色文化产业地区间的协同保护和开发的运营机制

以“一塬两廊”为统筹视域,推出顶层设计,由省政府及其控股的文旅集团主导牵头组建甘肃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联盟,用好互联网数据和信息的时代红利,打破地区隔阂,应运集透明性、真实性、共享性、可追溯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为一体的区块链技术,建构“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协同开发运营机制和保障机制,辅之以逐渐改善的交通条件等时代机遇,将“一塬两廊”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研发企业、组织以及人才队伍链接到“一塬两廊”红色文化产业链中,折合股份,进行统筹投入和分散投入相结合,按股分配、统筹运作,改变既有的小而散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建、社会主营、民众共享的产业化活态保护与开发态势,以产业航母的姿态“出海”,打造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红色文化系列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保护和开发的力度与质量。

(二)推动省内外红色文化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鼓励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生态建设氛围

鼓励和保障与红色文化相关联的创意产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生产具有地区特色、时代特色、行业特色的红色文旅创意产品。鼓励交通运输企业主动对接红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将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产业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接送一体化的协调统筹机制,助力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鼓励配套发展各地区特色农耕文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互联网+应用型产业、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业态,将上述各个产业与红色文化产业相结合,既扩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宽度,通过增加各类产业的人文气息,增强上述各类产业的厚度,提高亲和力和市场竞争力,达到多产业共进型发展的局面。鼓励和保障酒店餐饮服务企业与红色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统筹运作,实现甘肃地域范围内的吃住行无缝衔接,同时辅之以地域特色鲜明的服务机制、服务环境和鲜活产品,做到同类产品须同质,同质产品有特色,特色产品有回味,相关企业务必实现差异化竞争、阶梯式供给,满足不同人群对红色文化市场的不同产品的需要。鼓励和保障文化演艺企业、教育文化咨询类企业进一步与红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精品节目,丰富红色文化产业内容,扩大旅游产业的覆盖范围,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从社会责任出发凸显经济效益。

(三)要建构“一塬两廊”地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分享红色文化产业社会红利、经济红利的保障机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通过建构该类机制,既达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目的,也达到宣传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初衷,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认知认同,推进社会整体文明进步。总而言之,将发展红色文化及相关融合产业的区域性战略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民俗化活态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民俗化活态保护与开发是指借鉴“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发挥出民俗在“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方面的“基本力量”,应用人民群众在“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方面的重要方式[9],以体现优良社会风尚为目的,建构起一整套生活化、社会化、常态化的生活交往实践平台,将红色文化资源及其内涵的精神品质润物无声般浸润到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中,通过民俗化的生活交往实践反哺和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永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使其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奋斗进取的内在力量,使其成为新时代激发社会向上向善,永葆初心使命的重要精神源泉。

鉴于民俗化活态保护与开发侧重公益性的缘故,为此重在加强顶层设计。结合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一塬两廊”的分布特征,各地方积极开发生活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空间及载体,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开发等手段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性红色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方面加强市场引导,搭建良好平台,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到政府主导的红色文化产业开发进程中来,从而形成多源头、多领域的红色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培育和建构红色民俗文化时空氛围,引导红色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实践,激发民众自觉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厚植民族自豪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文化保障。

具体来说,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民俗化化活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及职能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主要矛盾出发,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站在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将宣传文化系统、教育系统、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城乡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挖掘陇原大地各个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融合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机遇,结合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将全省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公共性文化产品,协同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合市场需要的红色文化精品,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对优质红色文化产品的需要。

(二)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会同群团组织、行业协会、民间团体等

有意识结合甘肃民间蕴涵的既有丝路文化、远古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优秀因子,打造与各个地方和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密切联系的红色民俗文化,既保证传统民俗文化稳定的传承性、广泛的受益面,也要在传统民俗文化基础上,讲求创新性、扩展性,将红色文化资源及内涵的精神品质有意识融入到各地方群众的日用民俗活动中,开发出融汇红色基因的新民俗,厚植有形和无形的红色民俗文化,增强红色民俗文化的塑造力、引领力和创造力,使其承载起伟大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激励广大民众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精神动力。

(三)鼓励社会各类商业资本主动参与到民俗化活态保护之中

将高质量的红色文化产品通过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与手段有机融入进红色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中,形成红色民俗文化产品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话语,发挥出红色文化产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价值观塑造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倡导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0]鉴于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化消费行为的广泛性、常态性,因此,鼓励社会资本从人民群众的消费视角审视红色文化产品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民俗活动中的消费主角,将有力促进民俗化活态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将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格局统摄在“一塬两廊”视域下,以甘肃省特有的红色故事、红色遗存及其内涵的精神为载体,从统筹协同的视角出发,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红利,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同时用力,协同保护和开发,形成产业化和民俗化活态保护和开发的双轮驱动,做好动态和发展意义上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有助于讲好甘肃故事,塑造甘肃形象,有助于在追求差异化、细分型的文化旅游市场需要基础上,打造甘肃红色文化优势产业,形成板块化、谱系化的深度开发格局,促进精准扶贫“志智双扶”进程,加快甘肃省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步伐,促进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愿景早日实现。

【注释】

①此类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市场导向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李永乐,学术论坛,2007年第9期)、《甘肃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探讨》(邹品佳,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甘肃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师守祥,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考》(贾芳,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6期)、《甘肃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张莉平,生产力研究,2018年第12期)等。

②此类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保护和开发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李俊杰,甘肃日报,2013年3月27日)、《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李俊杰,甘肃日报,2012年5月2日)、《甘宁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机制研究》,(冯学梅,度假旅游,2018年第8期)、《红色文化是甘肃民族统战宝贵财富》(赵宪军,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杨垚,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等。

③所谓“三线两地”红色文化板块是李俊杰等提出的全局性开发思维。他们在《保护和开发我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甘肃日报2013年3月27日第15版)一文中指出,“要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战略思维,从红色资源形态、归属、价值效应和利用渠道等方面,分级分类地确定开发目标、开发主题、开发序列和开发规模,逐步打造‘三线两地’红色文化板块,即搭建以红军长征沿线、红西路军征战沿线、解放甘肃征战沿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各个时期甘肃党的地下秘密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大革命文化’‘根据地文化’‘长征文化’‘抗日文化’‘解放区文化’等红色文化平台。”该表达是我省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性、模块化表达的早期尝试,对笔者提出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塬两廊”格局具有启发意义。

④文化部、财政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通知。该“规划”肯定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等7个省(区)的11个市(州、地区)由于文化生态多样性而具有的发展潜力,并将其作为整体予以统筹发展的安排,彰显了我国对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地区的扶持力度,给了不同地区协同发展的政策条件和发展启示。

猜你喜欢

活态甘肃甘肃省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态传承的策略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