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凉血五根汤治疗血热生瘀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14周凡刘涛峰王建峰张虹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色素性凉血紫癜

周凡,刘涛峰,王建峰,张虹亚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1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组由红细胞外渗所致的以多发于小腿瘀点和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皮肤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1]。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组织病理学及临床表现相似。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属于淋巴细胞围管性毛细血管炎,重力和静脉高压是重要的诱发要素,运动可能是激发因素,药物是最常见的诱因[2]。当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诊治疗效欠佳,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上血热生瘀证的病人较多,本研究采用加味凉血五根汤治疗此病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赵辨主编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中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好发于小腿的针尖大小红色瘀点,部分密集成片,有的如撒落的辣椒粉末样小点,或表面光滑的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欧阳恒《新编中医皮肤病学》[3]中“血疳”血热生瘀证,患者皮疹以红色或紫红色丘疹为主,散在或部分融合成斑丘疹。有灼热感,部分患者有瘙痒感,伴口渴,烦躁,舌质红或带紫,苔黄,脉弦数。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本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③治疗前一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②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者。

2 一般资料

在安徽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中选出50例血热生瘀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32.7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35.3岁,将2组患者性别、年龄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经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加味凉血五根汤,药用:白茅根15 g,茜草根10 g,瓜蒌根15 g,板蓝根15 g,紫草根10 g,当归10g,藕节炭10g,生地10g,牛膝10g。湿热明显者加苍术、薏苡仁、黄柏;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服用方法:1剂/d,水煎服,取药汁300mL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配合复方芦丁片口服治疗,复方芦丁片(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586),3次/d,2片/次,维生素C(北京天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99),3次/d,1片/次。2组患者连续用药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

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诊疗标准》[4]。

①痊愈:所有瘀斑、瘀点、色素沉着均消退,无新发皮损,灼热、瘙痒感消失。②显效:瘀斑瘀点消退70%以上,仅留少量色素沉着,无新发皮损,灼热、瘙痒感消失。③有效:瘀斑瘀点消退30%~70%,遗留部分色素沉着,无新发皮损,偶有灼热、瘙痒感。④无效:瘀斑、瘀点、色素沉着消退不足30%,或出现新发皮损,灼热瘙痒感无减轻。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本研究的数据。数值变量资料采用t检验,无序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P=0.017<0.05)。见表 1。

表1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未影响后续药物治疗。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663>0.05)。见表 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随访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治疗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8.7%,对照组6例复发,占比为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

讨 论

西医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作用、朗格汉斯细胞作用等。目前无确切病因,西医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芦丁及抗组胺类药,静脉注射钙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疗效不佳;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易复发,易出现副作用,加上患者抗拒使用激素类药物,故临床使用激素类药物比例不高。

本病属祖国医学“血疳”“血风疮”“血疽”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此病均有阐述。《外科真诠》云:“血风疮……乃风湿、湿热、血热交感而成。”《外科大成》曰:“血疳,形如紫疥,痒痛多血,由风热闭塞腠理也,宜清肌渗湿汤。”《医宗金鉴》云:“遍身红赤如丹毒,痒痛无时搔作疮,血风风湿兼血燥。”本病以血热血瘀为纲,病在血分,病位在络[5]。现代医家大多从血络论治。亦有学者认为此病属斑疹范畴,强调从风湿毒热瘀出发,多病因论治[6]。近年来,多个关于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7-11],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血热生瘀型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证型,大多在发病初期,主要由热盛所致,加之风邪侵袭,风热血热交杂,郁于血分,血溢脉外,发于肌肤,皮疹颜色鲜红或紫红,可伴瘙痒,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本研究所用凉血五根汤乃赵炳南老先生临床经验方,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适用于红斑性皮肤病。因为根性主下,所以本方对病变在下肢者治疗效果佳[12]。方中紫草根清热凉血活血、透疹消斑;茜草根凉血止血化瘀、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佐以瓜蒌根养阴生津,板蓝根清热解毒而凉血。本研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当归、生地、牛膝、藕节炭。当归养血活血配合紫草、茜草增加活血化瘀之功;生地既可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津,配合瓜蒌根防止热盛伤阴。牛膝不仅可止血还可引诸药下行,对于本病病位在下肢尤为适宜;藕节炭既可收敛止血,又可消散瘀血,既可消散血热导致的瘀血又可避免过度止血而致瘀。全方以凉血止血为主,兼顾本病病变过程中的瘀、燥等问题。在运用此方治疗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及伴随症状,随症加减。故临床采用此方治疗血热生瘀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64%(P<0.05),表明了加味凉血五根汤治疗此病的独特优势,医者可在临床上多加运用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确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运用现代科研方法对中草药进行药理药化分析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色素性凉血紫癜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幼儿色素性荨麻疹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荆芥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