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对患者心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1-04-14程希富刘学谦李学晋王会珍魏法权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肾功能

程希富 刘学谦 李学晋 王会珍 魏法权

(1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乡453099;2 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河南新乡453099)

慢性心力衰竭(CHF)可增加心源性猝死发生风险[1]。培哚普利能够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醛固酮的分泌发挥较强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心脏负荷、部分逆转心肌重构。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在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与脑啡肽酶的同时,发挥扩张血管、调节血压、利尿、逆转心肌重构等双重功效[2]。本研究为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CHF 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102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治疗)和诺欣妥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各51 例。培哚普利组男29 例,女22 例;年龄 49~73 岁,平均(61.25±9.26)岁;病程 1~12年,平均(6.02±2.31)年;冠心病 21 例,扩张型心肌病17 例,其他心脏疾病13 例。诺欣妥组男28 例,女 23 例;年龄 48~75 岁,平均(62.01±9.92)岁;病程 1~13 年,平均(6.21±2.52)年;冠心病 23 例,扩张型心肌病16 例,其他心脏疾病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相关标准,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4]。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NYHA 为Ⅱ~Ⅳ级,存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静息血压<90/60 mm Hg;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疾病史;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有重大手术;入组前36 h 内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史;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妊娠期。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节血压、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等,常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培哚普利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国药准字 H20034053),2~8 mg/d,口服,视患者病情调整用量。诺欣妥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注册证号H20170362),初始剂量50 mg/次,2 次/d,观察患者可耐受后逐渐增至维持剂量200 mg/次,2 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心率(HR)。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心功能标志物: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血压、干咳、高钾血症等)、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恶心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以NYHA 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2 级及以上,下肢水肿、双肺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显效;以NYHA 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达1 级,上述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为有效;以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均无改善为无效;以NYHA 较治疗前下降1 级及以上,上述临床症状均可见加重为进展[5]。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数据采取秩和检验,计数数据按Pearson χ2或连续校正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用%表示;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用()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诺欣妥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培哚普利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心功能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后诺欣妥组心功能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培哚普利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与培哚普利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NT-pro BNP(ng/ml) cTnT(pg/ml)培哚普利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诺欣妥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 1.89±0.65 1.11±0.33 7.641 0.000 1.92±0.96 0.91±0.23*7.307 0.000 113.32±22.51 92.27±15.89 5.456 0.000 114.03±23.36 81.45±16.39*8.153 0.000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LVEDd、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欣妥组LVEF 高于培哚普利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n 时间 LVEDd(mm) LVEF(%) HR(次/min)培哚普利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诺欣妥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 61.71±9.76 61.72±8.00 0.006 0.995 62.18±9.37 61.24±7.52 0.559 0.578 36.38±5.72 40.61±4.41 4.182 0.000 35.96±3.99 43.70±4.60 9.077 0.000 87.77±6.03 86.61±5.65 1.003 0.319 88.41±7.93 86.45±6.43 1.371 0.173

2.4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诺欣妥组BUN、SCr、eGFR 指标均优于培哚普利组 (P<0.05)。见表 4。

表4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培哚普利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 BNU(mmol/L) SCr(μmol/L) eGFR(ml/min)培哚普利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诺欣妥组51治疗前治疗后tP 7.09±1.85 7.45±1.45 1.094 0.277 7.29±1.68 6.23±1.41*3.451 0.001 79.99±10.82 84.50±10.46 2.140 0.035 80.66±9.31 75.12±7.89*3.242 0.002 85.01±7.39 81.69±7.63 2.232 0.028 84.47±10.26 88.33±8.15*2.104 0.038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诺欣妥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6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诺欣妥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制剂、β 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等药物治疗[6]。培哚普利为具有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合成量,对于缓解CHF 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用药后会出现肾功能下降。因此,CHF的治疗重点已向抑制神经-体液过度激活、改善心肌重构、延缓病情方面转移。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利尿、利钠、预防和(或)逆转心肌重构等作用,延缓CHF 进程,改善患者预后水平[7]。

本研究诺欣妥组总有效率与整体疗效水平均优于培哚普利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抗心衰治疗方面具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诺欣妥组NT-pro BNP、cTnT 水平均低于培哚普利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诺欣妥组LVEF 高于培哚普利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功能,具有更理想的心功能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诺欣妥组BUN、SCr、eGFR 均优于培哚普利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这主要与其改善肾脏内外血液循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诺欣妥组不良反应及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培哚普利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LVEF,改善患者肾功能与预后水平,且具有用药安全性高的优势。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芥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