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不同能级护士最佳轮岗周期调查

2021-04-13李金香陈海燕刘绍芳孟宪静张志群李志松

广西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轮岗能级急诊科

李金香 范 华 陈海燕 刘绍芳 孟宪静 张志群 李志松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唐山市 063001,电子邮箱:1106368069@qq.com)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科室,随着急诊一体化建设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急诊科内区域划分越来越精准,各区域岗位之间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工作流程跨度较大。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轮岗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水平,提升岗位弹性调配时的胜任能力[1]。虽然年轻护士经过了两年的规范化培训,但由于急诊各区域岗位之间工作内容和专业重点不同,在各区域间人员调配上仍存在问题。我科根据不同能级护士意愿确定轮岗周期并进行试运行,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人员构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共有46名,其中N1级护士12名,N2级护士16名,N3级护士13名,N4级护士5名。本次研究以N1级、N2级、N3级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每级各随机抽取12人。每级男护士3名、女护士9名,N1级年龄22~25岁,本科4名、大专8名;N2级护士年龄25~29岁,本科7名,大专5名,N3级护士年龄30~38岁,本科11名,研究生1名。

1.1.2 岗位构成:我院急诊科分为门诊区域、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包含留观室)四大区域。(1)门诊区域负责急诊分诊,各诊室护理配合、门急诊的注射、灌肠、导尿、急诊患者的包扎以及复诊患者的换药、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配合以及管道维护工作,医院信息系统使用门诊信息系统。(2)急诊抢救室负责一级和二级患者的抢救、危重患者的陪检及转运工作,医院信息系统应用门诊信息系统。(3)急诊监护室负责收治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医院信息系统使用住院信息系统。(4)急诊病房负责收治生命体征平稳但诊断尚不明确的急诊患者、病情可能发生变化的留观患者,住院和留观患者分别使用住院和门诊两套信息系统。

1.2 方法

1.2.1 护士分级:根据我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方案,将我科护理人员分为不同层级:(1)N1级护士。已经完成规培、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入科两年内的护士,能够在N2级护士和N3级责任组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中低难度护理工作(如吸氧、吸痰、灌肠、导尿、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等一般护理技术操作及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2)N2级护士。已经完成规培、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入科两年以上的护士;已经完成科室四大区域的轮岗,在N3级护士指导下,在各个区域均能完成中高难度的护理工作(如洗胃、有创血压监测、气管切开/插管护理、压疮换药、中心静脉导管/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维护、心肺复苏机及呼吸机的使用等较高风险的护理技术操作,以及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能够独立值班和胜任科室内部护理人力资源弹性调配要求。(3)N3级护士。已完成规培、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入科5年以上的护士;能够在急诊四大区域独立完成高难度护理工作(如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俯卧位通气、脉搏指数连续心排出量监测等,以及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负责组织抢救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有担当,能有效指导N1、N2级护士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能够配合N4级护士完成临床科研及创新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4)N4级护士。已经完成规培、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入科10年以上的护士,具有专科护士资质;能够自主的有针对性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临床科研需求和创新需求并组织实施;能够指导引领N3级护士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具有高级职称,能够代替护士长完成区域管理。

1.2.2 自制轮岗周期意愿调查表:向所有研究对象发放自制的《自制轮岗周期意愿调查表》,内容包括:(1)您认为最适合你的岗位轮转周期是多长?过短会怎样?过长会怎样?(2)您在轮转到新的岗位时通常会有多长时间的生疏期?(3)您在岗位上工作多久会出现职业疲劳?(4)如果不是出于对科室工作的支持,您愿意被护士长随机安排在某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吗?

1.2.3 轮岗方法:N1、N2、N3级护士均按轮岗周期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进行轮岗,每个轮岗周期均观察1年,分别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完成4个轮岗周期。每次轮岗前均进行轮岗前准备,包括熟悉新岗位环境、熟悉工作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及工作特点[2]。根据每个年度上报的不良事件,计算不同能级护士在1年内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总和,统计不同年度患者总数(急诊就诊例次+住院患者例次),计算年不良事件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计算不同轮岗周期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及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年不良事件发生率=年不良事件发生数/(年急诊就诊例次+年住院患者例次)×100%。

2 结 果

2.1 轮岗周期意愿调查情况 《自制轮岗周期意愿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83%(10/12)的N1级、92%(11/12)的N2级、83%(10/12)的N3级护士认为适合的岗位轮转周期分别为6个月、4个月、3个月;75%(27/36)的护士认为轮转周期过短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有心理压力;83%(30/36)的护士认为轮转周期过长会让他们感到职业倦怠;67%(8/12)的N1级护士认为轮岗后的岗位生疏期为2周,83%(10/12)的N2级护士认为轮岗后的岗位生疏期为1周,92%(11/12)的N3级护士认为轮岗后的岗位生疏期为1~2 d;94%(34/36)的护士不愿在一个岗位长期工作。

2.2 不同轮岗周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N1、N2、N3不同等级护士的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轮岗周期分别为6个月、4个月、3个月,而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轮岗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6个月,见表1、表2、表3。

表1 N1级护士不同轮岗周期的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表2 N2级护士不同轮岗周期的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表3 N3级护士不同轮岗周期的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 讨 论

3.1 科学合理的轮岗,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轮岗周期密切相关,合理的轮岗周期,可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3-5]。本研究结果显示,N1、N2、N3级护士的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轮岗周期分别为6个月、4个月、3个月,而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轮岗周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6个月,分析其原因:N1级护士随着轮转周期延长不良事件发生率呈降序趋势,低年资护士在新岗位上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刚开始到新岗位,接触新鲜事物多,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强化才能达到娴熟的程度,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6个月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因此6个月是其最佳轮岗周期;N3级护士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他们在岗位轮换过程中,只需稍加熟悉环境即可,3个月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但随着轮转周期的延长,一部分工作内容遗忘,也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因此3个月是其最佳轮岗周期。N2级护士由于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技能,在轮岗过程中,只需强化一些岗位上专业性较强的业务,轮转周期为4个月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但轮岗周期为6个月时,其不良事件有增加趋势,可能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对以前岗位所学专业技能生疏有关,所以其最佳轮岗周期为4个月。

3.2 不同能级护士实施不同的轮岗周期,是科学分层管理护理人员的有效措施 护理工作繁忙而单调,紧张又过分程式化,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护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易造成职业倦怠[6],频繁更换岗位是造成护士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7]。因为不同能级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有差别,所以对轮岗周期需求意愿不同,根据本研究《自制轮岗周期意愿调查表》调查的结果显示,N1级、N2级、N3级护士轮岗意愿分别为6个月、4个月、3个月。合理的轮岗周期有利于减轻护士的紧张焦虑状态[8]。护理管理者根据合理轮岗周期,安排不同能级护士轮岗,既能克服护士由于轮岗周期过长对原工作岗位内容的遗忘和生疏,也可避免因轮岗周期过短给护士带来的紧张和压力[9]。护理管理者在不同能级护士轮岗周期需求意愿的基础上实施轮岗,体现了护理管理者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使不同能级护士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永葆工作和学习热情。同时,科学地安排护士轮岗,更有利于护士的成长,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岗位动态管理奠定基础[10]。

3.3 不同能级护士按照最佳轮岗周期轮岗,能有效提高护士业务技能 研究显示,护士能力的提高不仅依靠知识的更新,而且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11]。轮岗给护士提供了多个岗位的锻炼机会,通过在新的岗位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能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理能力[12]。合理的岗位轮换可使工作流程更加完整、规范、顺畅,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岗位轮换也为护士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跨越提供良好平台,能增强护士的认同感和价值感[13]。

综上所述,急诊科N1级、N2级、N3级护士最佳轮岗周期分别为6个月、4个月、3 个月,轮岗周期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能级护士在其最佳轮岗周期内轮岗,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本次研究时间尚短,仅有轮岗周期为3个月时完成了4个岗位的一次循环,轮岗周期为4、5、6个月时均未完成一个循环的观察,有待后续延长观察时间,以期为管理者优化岗位、弹性调配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轮岗能级急诊科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纠缠Ξ-型三能级原子与纠缠腔场相互作用熵的纠缠演化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光谱、能级和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医院能级护士培训及能级划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