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到小学的距离有多远

2021-04-13陈龙珍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高效策略

陈龙珍

【摘要】“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关键过渡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从家里到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从幼儿园到小学,就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的最大考验是离开家人,而第二个转折点无论是生活习惯、学习课程以及管理机制都与之前有着巨大的不同。

【关键词】幼小衔接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091-02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

因此在幼儿园教师看来,讨论幼小衔接问题,研究有效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家长方面,近些年来由于家长素养的整体提升,从意识形态里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度也逐步提高,但对于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及实施办法,家园双方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站在教师专业的角度来看,觉得幼小衔接应该着重于学习习惯、心理准备、技能准备等几个方面;而家长方面,则更多的是片面地追求知识封面的积累,因此日常工作中听到很多焦虑的声音:“怎么不教拼音?不学英语?不练字?这到小学里怎么跟得上?”更有甚者,往返于各个补习班之间,给孩子排满了各种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为了更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人所在的园所多年以来非常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并一直秉着“幼儿园三年都是幼小衔接的过程,不仅仅是大班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小班起就是开端”的理念,从小班新生入园的第一次家长会就号召家长同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

二、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面对生活习惯的骤变,课程的繁重,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时兴致很高,但是没几天就兴致缺缺,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同时又哭笑不得的状况:每天都有学生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今天该带什么学具,不反省自己反而怪爸妈没给他装进书包;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敏感,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寧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遵守课堂规范,上课随便走动、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有些孩子不知道谦让,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有一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太会和同学交往。总结起来就是:面对新同伴、新教师不知道如何交往;面对新秩序、新纪律,不了解也不遵守;面对“关照密度”较低的新环境,失去安全感、亲密感,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如果衔接不当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产生影响。

三、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理念,关注个体

“以幼儿为本”一直是我们幼教界所坚守的育儿观念。它指引我们必须要尊重幼儿,让他们拥有作为自然人的尊严,享受自然人的权利,结合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我认为这里指的是:在处理师幼关系时要实现平等的关系、轻松的氛围,不能以成人的气场对孩子造成压迫感;其次,它要求我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人的生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要用适合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形式,切忌“小学化”倾向;还有要关注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所以面对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时,作为幼儿教师,应给与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以爱之名,加以灌溉。做到了以上这些,和谐的师幼氛围、科学的教学模式都将有效助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了解到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时间概念模糊、自理能力欠缺、理解倾听能力较弱、任务意识淡薄。针对以上四个方面,梳理出以下几点有效的途径:

1.时间管理提效率

针对幼儿做事拖拖拉拉的行为,先究其原因,是自身能力不够导致的还是个性原因?如果是能力不够那就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就会提高做事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事情,每个环节才会有条不紊地开展。如果是个性原因,那就要先从意识上进行渗透,先借助钟表、沙漏等工具加深对时间的理解,其次要从行动上进行推进,如制定作息时间表、制定奖惩制度、玩时间游戏等等。这里的制定作息时间表主要针对幼儿居家的时间,因为在园期间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会有事先计划好的周安排、月计划等装备工作,幼儿每天都在老师的带领下严格遵守园方制定的科学的作息时间表,而居家期间,则很多家庭都杂乱无章,父母忍受不了孩子拖拉,所以一直包办,越包办越得不到锻炼,一直恶性循环,因此制定居家作息时间表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内容可由成人与幼儿共同讨论,尊重幼儿的想法,成人加以合理的建议,共同制定内容并相互督促执行,然后阶段性地进行小结,达到了一个小目标可以获取什么奖励,如果低于预期目标值就采取一定的惩罚。最后关于玩时间的游戏,可以是竞技性的看谁先完成,也可以是娱乐性的猜猜过了多久,游戏教学法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永远都是最直接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本人所带的班级幼儿做事拖拉情况明显改善,每天入园都能按时按点,盥洗环节很少再有人在盥洗室磨磨蹭蹭出不来,进餐时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每次上交家园调查表也都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由此可见,学会管理时间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大大提高做事效率。

2.收纳整理显细节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自理能力是最基本的需求。从小班时的学习自己穿脱衣物、中班时自己整理玩具,再到大班的自己整理书包,每一次的小锻炼都蕴藏着大学问。如在学习整理玩具时,幼儿要先观察再进行分类,最后再把同一类玩具放到一起,整个过程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理解能力甚至体能。而在练习整理书包时,幼儿可通过清理物品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在进行有序摆放物品时可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在考虑明天需要带什么?这个物品怎样装才更节省空间的问题时,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在整理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书包是入学后每天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重要物品之一,摆放整齐、一目了然的书包也会带给孩子自豪感。因此,收纳整理也是幼小衔接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细节。

3.阅读理解奠基础

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很多时候会遇到老师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听课时听不懂等现象,因此在这一方面的衔接我们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帮助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阅读,同时涉及到看、说、听以及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所谓看,通过阅读,增加识字量,识字量多了,阅读能力也就提升了;而这里的说则更多偏向于创编、续编、复述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同时,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更是一个很难得的好习惯,老师讲得时候需要认真听,同伴发表想法的时候也需要安静地听;当看、说、听都做得很好了,那么理解能力也必将内化到骨子里受益终身。本人通过“21天养成阅读好习惯”的打卡活动启动班级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好书分享”的活动增强书本的丰富性,通过用心打造班级的阅读区来吸引幼儿进行阅读活动,一系列的措施都在为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服务。

4.任务意识助成长

不同于幼儿园的興趣引导教育,小学教育更偏向于任务型教育,每一个课程和单元的学习都会布置相应的任务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2]因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任务意识,也是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我采取循序渐进地布置任务的形式,先从简单的口头布置起,刚开始总有幼儿遗忘,但随着口头任务次数的增多,他们开始掌握诀窍,也逐渐重视起来,在稍微有点起色时,就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从中获得成就感,就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然后我逐步加大任务的难度,比如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或动动脑筋动动手才能完成的任务,对比前期简单任务的完成效果给予幼儿评价及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就更愿意挑战难度更大的任务。我还通过游戏引导法,借助“娃娃家”的游戏,引导幼儿在扮演成人的角色中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体验责任感。因此,良好的任务意识也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三)家园协同,科学衔接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的助力对于幼小衔接工作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园期间老师不管尝试了多少种途径,家长如果不支持甚至不理解都会对常规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反的来说,家长极度配合,那么就会收获5+2>7的惊喜。在时间管理上,家长一起制定《居家作息时间表》、帮幼儿购买闹钟、沙漏等计时器;在收纳整理上帮幼儿准备隔层清晰的书包、在家里放手让幼儿整理自己的房间、衣柜等;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协助幼儿阅读打卡,陪伴幼儿进行每天睡前半小时的亲子阅读;还有任务意识的培养中,以身作则协助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等等,这些所有的措施都得力于家长的大力配合,才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幼儿园到小学的距离更多的是孩子、家长与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幼小衔接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学习,还有习惯的养成。功夫在平时,衔接有信心,我们一同陪伴、支持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养育过程都是幼小衔接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朦.浅谈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指导策略[J].吉林教育,2020(15):42.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高效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