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语专业学生翻译中的过渡语现象

2021-04-12凌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凌波

内容摘要:过渡语现象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1972年Selinker提出过渡语理论,在现今外语教学过程中,过渡语以及过渡语用学已经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本文选取了德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联系,选出其中属于过渡语现象的典型错误,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随后进行原因分析及探讨。最后,提出一些对于教學以及学生自身的改进意见,以期帮助德语学习者提高德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过渡语 过渡语语用学 德语学习 翻译练习

1.引言

过渡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是塞林格(Selinker)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标志着过渡语概念的确立以及理论的形成。过渡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过渡语(即学习者系统)不断向目的语系统过渡、靠拢的过程。过渡语的研究正是致力于对过渡语这种特殊“语言”的研究,希望使学习者可以尽快掌握目的语知识结构。根据阿佩尔陶尔(Apeltauer)的理论,过渡语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过渡语是一个独立的动态的系统

2)过渡语向着目的语的方向发展

3)过渡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可能性

4)过渡语很容易受影响,并有石化和倒退的倾向(王颖频,2008:36)

本文选取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为例,对其错误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借此分析其中的过渡语现象以及由语言迁移、目的语泛化等原因所引起的错误,并对如何处理过渡语错误以及提高德语水平提出建议。

2.翻译中的过渡语错误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2.1错误分类

德语专业学生的翻译中所犯的过渡语错误基本可以归为如下几类:

2.1.1语用错误

德语学生的语用错误是表达不符合德语母语者的习惯以及按照母语的语义生搬硬套而写出的德语所引起的。例如:

例1:Ich will in der Zukunft nach Deutschland studieren.(anstatt: nach Deutschland gehen und dort studieren)

我将来想去德国学习。

在德语中没有“nach Deutschland studieren”这种用法,只能分开表示“去德国”和“在那里学习”。这类语用错误大多数是由于其他语言迁移所引起的错误,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因为其他语言知识所影响,并在将这种表达转换为德语的时候未能按照德语的表达习惯阐述。

2.1.2用词不当

用词错误通常是由于一个词不符合德语表达习惯或者由于学习者对于德语单词的理解不够而造成的。经常会出现的是学习者先想好汉语的表达,再生硬的翻译成德语,这就很有可能造成用词错误。

例2:Das Leben an der Universit?覿t ist ruhig und man hat keine spannende Konkurrenz.(anstatt: harte)

大学生活很轻松,没有残酷的竞争。

例3:Am n?覿chsten Tag stellen zwei Zeugen die Bezeugung. (anstatt: geben...Aussage)

明天两名证人会提供证词。

例2中“spannend”这个词在德语中比较偏向褒义,表示“激烈的”、“吸引人的”,而作者原本想表示贬义“残酷的竞争”;而例3中“作证词”这个短语有专门的搭配“Aussage geben”,因此都属于用词错误范畴。

2.1.3 形态句法错误

形态句法错误的范畴很广,包括:冠词错误;名词“性”、“数”和“格”的错误;练此错误;动词形态错误;介词错误等。

冠词错误分为记错名词的“性”而导致的错误和分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加冠词、什么时候用零冠词以及如何区分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例如:

例4:Das Artikel ist sehr interessant. (anstatt: der)

这篇文章很有趣。

名词“性”、“数”和“格”的错误是学生最常犯的错误之一。把阴性名词记成了阳性名词、将第三格的变化写成了四格变化的形式等都是十分常见的错误。例如:

例5:Sie dachte sofort an ihre Hase.(anstatt: ihren)

她立刻想到了她的兔子。

介词错误是学生最难摆脱的错误之一,每个介词之后所要求的“格”都不同,每个介词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每个动词之后所跟的介词也是根据动词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些复杂的规律直接导致介词的错误率居高不下且很难避免。例如:

例6:Ich studiere in der Universit?覿t. (anstatt: an)

我在大学学习。

2.2过渡语错误产生的原因

2.2.1来自母语或者其他语言的负迁移

根据过渡语理论,过渡语语言特点的一个可能性来源是其他语言想学习者语言的迁移,即学习者把母语或其他语言(如英语)的规则和习惯运用到了过渡语体系中。(王颖频,2011:33)学习者在表达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母语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外语交际的过程中保留着母语文化的思维模式和语用方式。

2.2.2对词义或用法的模糊导致用词错误

这类错误十分常见,如上文例3中,spannend的语义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对其用法也不能把握。当想要表达一本内容十分激烈精彩、引人入胜的小说时,可以用“spannendes Buch”,而作者原文中明显要表达贬义含义的语境与这个词并不搭配;例4单词没背熟,还搞不清楚单词的“性”以及动词变位形式,因此出现了表达错误等。

2.2.3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啰嗦现象

书面表达中,啰嗦现象属于能力不足,因为书面表达时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最佳的表达方式,若还是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表达重复啰嗦,则可以将其归纳为过渡语错误中的一种。例如:

例7:Du kannst oft mit Kontakt oder nach was du schon wei?覻t die Bedeutung der unbekannten W?觟rter richtig erschlie?覻en. (anstatt: Vorwissen)

你可以通过联系已经知道的知识推断出新生词的意思。

2.2.4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

目的语笼统化即学生将某些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规则与用法错误的推知另外一些规则与用法。这个通常发生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目的语的语法词汇知识以后,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自以为是的将其推广延伸,从而导致表达错误。目的语泛化通常表现为自造单词和自造语法结构。

德语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将介词与冠词合并为一个词,例如beim, zur, aufs等等。有些学生在知道这种用法以后,就发明出了zus, beier等错误的词汇;还有些学生根据“es ist mir kalt”的结构发明出了“es ist mir glüklich/ fr?觟hlich”等语法结构。这些都属于过渡语的典型现象,这种现象会随着进一步的学习慢慢减少。

3.对教学的建议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能使学生尽快的避免错误,从而使其语言越来越接近目的语,是长时间以来一直困扰师生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过渡语的水平,尽量避免出现过渡语中的典型错误应该从注意以下幾点:

1)增加输入

教师应向学生输入规范、正确、常用的目的语,多向学生介绍目的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的干扰。同时也应多给学生练习翻译和写作,以检验学生学习的程度。老师上课可以选取一些德国的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广播等训练学生的德语能力。有些中国的教材表达可能也不是特别地道,如果从输入就是错误的,正确的输出也就无从谈起。

2)详细纠错

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犯的错误老师应当详细纠正,告诉学生错误在哪里,并写明正确的表达方法。如果某项错误是大多数学生都犯的话,则应当全班讲解,使学生脑中的概念及用法更加明确。

3)鼓励学生多与德语母语者进行交流,

过渡语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外语学习者的水平永远不可能和母语者相同,除非是生长在母语环境中。因此,只有通过多与操德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才能不断加强对于正确表达方法的印象,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靠近目的语。

4.结语

翻译和写作是很能表达学生外语水平,本文通过对于德语学生翻译的分析,分类了其中的错误,探索研究了过渡语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寻找在教学中的对策。希望本文可以抛砖引玉,使得德语教师以及学习者重视过渡语现象,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德语的教学质量以及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Ernst, Apeltauer. Lernersprache,Lernprozesse, Lernprobleme. in G.Helbig,L.G?觟tze & G.Henrieiet, Hans-Jürgen,Berlin: De Gruyter,2001

[2]Larry, Selinker. “Interlanguage”.IRAL,10,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KG, 209-231

[3]王颖频,《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黄崇岭,“德语基础学习阶段错误分析——以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作文为例”, 《德语学习》,2009(3),58-63

[5]王颖频,“交际性课程和语言形式类课程中的纠错对比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35-42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