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上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2021-04-12索朗刘敏江君

西藏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上臂克氏肘关节

索朗 刘敏 江君

(1.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约为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1]。该骨折若诊断治疗不当可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肘关节功能障碍和肘部畸形。2010 年5 月—2016 年5 月我科采用经上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30 例,男性23 例、女性7 例,右侧10例、左侧20 例。受伤机制为:摔伤24 例、高坠伤3 例、车祸3 例。按入院时肘关节正侧位x 线片分型,伸直型24例、曲屈型6例。年龄3~9岁,平均4.7岁。受伤后1~7 天入院治疗,其中有3 例入院前增行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按入院时肘关节正侧位X 线片分型,伸直型24例、曲屈型6例,均GartlandⅢ型骨折,所有患儿均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

1.2 手术方法

本组30 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未扎止血带。以肱骨外上髁为标记,做肘部外侧小切口,长约2cm~4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后,从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间隙分离至骨折断端,清除局部淤血,探查骨折断端有无桡神经嵌顿卡压或软组织嵌入。助手握住患儿上臂骨折近端,术者双手握住患儿前臂,持续牵引1min~3min 矫正骨折近远端短缩重叠畸形后,再进行肱骨尺桡侧方移位以及旋转畸形的矫正,术者用手指触摸前方及外侧骨折面平整为骨折复位良好标准。30 例患儿均从外侧经皮置入2 枚克氏针予以内固定,克氏针应穿过骨折近端骨皮质。术后曲肘90°石膏外固定。术后予以消肿处理,术后4~6 周拔除克氏针,拆除石膏。进行肘关节伸曲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数

30 例患儿中获得随访25 例,结果优23 例、良1例、差1例。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采用spss15.0 软件包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1.5 诊断依据

所有患儿都有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伴畸形,部分患儿可见骨擦音和反常活动,按入院常规以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分型为主均为GartlandⅢ型骨折。

2 结果

2.1 疗效

30 例患儿中获得随访25 例,功能按照RLYNN 标准评定,结果优23例、良1例、差1例。

2.2 随访后情况

末次随访时6个月至3年,平均14个月,本组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

30例患儿术中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为20min~30min。1个月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 线片,复位满意。30 例患儿中获得随访25 例,肘关节功能按照Flynn标准评定,结果优23例、良1例、差1例。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肱骨髁上和肱骨下段的交界解剖学薄弱点,多为摔伤所致[2]。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曲屈型,其中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占95%[3],但曲屈型肱骨髁上骨折极易损伤肱骨前方的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如处理不当甚至发生前臂的缺血性肌挛缩。远期并发症则可因骨骺损伤导致肘关节畸形生长。过去常常选择闭合复位悬吊牵引,尤其藏区儿童使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应治疗方式不当可造成多种后遗症。骨科即遇到了3例藏区患儿采用小夹板外固定过紧,导致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而截肢,造成了终身残疾。

经上臂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易学、骨折固定后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人员通过进修学习已掌握了该操作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传统手术方式经肘关节前、后方入路,手术切口大,创伤严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慢。采用本技术克服了以上缺点,疗效满意。

经上臂外侧小切口技术创伤小,术后肘部瘢痕不明显,利用手指触摸骨折断端可明确了解骨折复位情况,手术时间短,同时可探查血管神经情况,手术对术后功能锻炼影响小。本组病例采用2 枚克氏针从外侧平行进针,再抗压力、抗弯曲、抗侧方移位、抗旋转畸形等方面均优于单枚克氏针,且不易损伤尺、桡神经。

总之,经上臂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上臂克氏肘关节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