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21-04-11钱鹍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交锁创伤性髓内

钱鹍鹏

( 铁岭市中心医院 , 辽宁 铁岭 112000 )

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骨外科疾病,造成该病的原因众多,如意外撞击、坠伤等都会造成患者患病[1]。当患者患病后,应该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措施,而手术治疗则是改善患者病症的唯一措施,所以临床研究中应该针对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作出分析。以交锁髓内钉治疗作为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方式,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改善了患者治疗中的指标,尤其是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降低[2]。故而本研究选取6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交锁髓内钉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6.63±4.2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58±5.21)岁。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即在患者治疗中,以钢板固定作为患者治疗方法,整个治疗过程如下: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用药指导,然后对其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清除患者骨折部位坏损组织,做好手术切口,然后对其进行钢板内固定处置,对骨折部位实施复位,结束后给予患者术后缝合,并且佩戴石膏。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如下:(1)给予患者常规消毒处置,清洁患者创面,然后对创面进行消毒,待消毒结束后清除内部坏损组织[3]。(2)给予患者全麻用药指导,以神经阻滞和药物联合麻醉指导方法为主,待患者进入到麻醉状态后,开始对其手术。(3)手术流程梳理,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仰卧,从长管状骨骨折周围3cm处做切口,在影像资料辅助下进行手术切除,重点将骨折部位内的软组织结构以及骨渣清除,但是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骨膜剥离[4]。给予骨折部位临时固定处置,然后显露出大粗隆,从起顶点向近端做切口,将直径1mm的髓内钉置入,并且观察髓内钉的固定效果,然后结合患者骨折情况,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其他髓内钉置入。(4)完成髓内钉植入后,对患者伤口冲洗,然后进行闭口缝合术,但要做术后置管引流,将组织内脓液清除,从而为患者术后预后效果提升奠定基础。(5)对患者术后预后管理评估工作分析,从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指导,一直持续用药1周,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停止用药。在患者管理期间,需要注重不良事件预防,做好患者术后预后处置,提高患者术后管理能力[5]。(6)患者术后管理中,要对其进行长达12个月的术后随访指导,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康复效果,指导患者术后运动方案,前期降低运动频率,待患者骨折固定修复好转后可以适当的增加运动,以此促进骨折部位修复,增强骨折部位的耐受力,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效果。

3 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中,以患者症状自评对比统计为主,分为3级判定标准。即显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自身病情控制有了稳定改善,相关骨折部位恢复效果显著;有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改善效果不够明显;无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相关指标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2)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主要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2方面统计,记录组内出现以上2项不良事件的人数,最终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为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帮助。(3)患者疼痛评分对比中,主要从1周、3周和1个月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在疼痛评分管理中,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法,主要判定标准如下:0分表示患者没有疼痛,1-2分表示患者疼痛感明显,3-4分表示患者疼痛难忍,5分以上表示患者疼痛剧烈。(4)患者治疗指标对比,主要从住院时间、HSS评分和MBI评分3项进行比对分析,完善相关评分记录,最终进行组间对比[7]。

4 统计学处理: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5.2 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5.3 2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1周疼痛评分为(6.32±3.21)分,3周疼痛评分为(4.54±0.25)分,1个月疼痛评分为(2.54±0.52)分。对照组患者1周疼痛评分为(6.05±0.24)分,3周疼痛评分为(5.96±0.36)分,1个月疼痛评分为(3.96±0.25)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5.4 患者治疗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52±0.52)天,HSS评分为(89.58±2.25)分,MBI评分为(89.63±2.21)分。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63±0.66)天,HSS评分为(63.21±3.21)分,MBI评分为(7442±3.41)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应用于骨折手术患者治疗。通过交锁髓内钉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骨折治疗固定效果,改善了患者骨折修复方式,提升了患者骨折复位治疗能力。并且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该手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患者出现术后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降低,因而得到了很多患者认可。同时在该手术实施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指标,如住院时间、HSS评分以及MBI评分等都能够有所改善,因而满足了患者自身治疗需求[8]。

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是当前骨外科手术治疗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疾病,诱发该病的原因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及时采取手术措施,这样才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其自身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手术措施,患者要承受的疼痛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及时对其治疗。以交锁髓内钉作为患者治疗方式能够满足患者自身治疗需求,改善了患者治疗指标,对其整体治疗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帮助。并且在患者治疗中,以交锁髓内钉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较好,因而得到了患者认可。以交锁髓内钉治疗作为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水平,为患者自身治疗工作的处置和优化提供了帮助。并且在患者手术治疗中,以该种治疗方法为主,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因而可以将其在临床推广。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后得出,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中,以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水平。且在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因而得到了患者认可。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将该种治疗方案推广,从而保障在患者治疗中,能够更为有效的为患者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相符,因而验证了交锁髓内钉治疗在患者治疗中的优势和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最终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较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并且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各项指标改善具有显著优势。所以该种治疗方式符合患者治疗需求。通过对比患者治疗结果后得出以下结论:(1)观察组患者经过交锁髓内钉治疗后,组内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79.41%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2)通过对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患者整体治疗安全性高。(3)对比患者疼痛评分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较低,这对于患者自身治疗工作实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4)通过对比患者治疗指标得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HSS评分及MBI评分等都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因而也验证了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患者治疗的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创伤性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发病人数在逐渐增多,临床治疗中,对于该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因而符合患者治疗需求,所以未来临床研究中,能够将该种治疗方法推广,从而为患者治疗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交锁创伤性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