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1-04-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腰段融合术后路

凌 滔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 湖南 株洲 412000 )

脊柱胸腰段骨折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对其脊柱压迫进行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脊柱胸腰段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入路极为关键。本次研究主要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39例开展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4/15(例),平均年龄(44.25±2.18)岁(25-60岁);39例开展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6/13(例),平均年龄(45.26±2.20)岁(26-59岁),统计学分析2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显著提升本次研究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全身麻醉,置患者于仰卧位体位,入手从左侧开始,将椎体侧方和前方暴露出来,切除腰间盘组织(上、下)和中后2/3(骨折部位),减压椎管前方,彻底清除杂物(椎管前方),在椎体中植入髂骨块,并实施固定,应用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及附近组织实施冲洗,将切口关闭[1]。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全身麻醉,置患者于俯卧位体位,腾空患者的腹部和胸部,将患者骨折部位找到,椎弓根针实施探查,以便彻底治疗四周骨壁[3]。利用C型臂X线实施透视,将患者脊椎撑开,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有效处理和清理骨关节,应用生理盐水实施冲洗,在切口位置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对负压引流管进行应用,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严格关注,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3-4]。

3 评价指标:本次研究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表现基本消失,患者椎体功能基本正常,不存在脊柱畸形;有效: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明显,椎体功能60%正常,轻微脊柱异常,不影响正常活动;无效:患者临床表现、椎体功能均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恶化,脊柱畸形[5]。

4 统计学分析:2组对比数据处理均选择版本为SPSS21.0的软件包,验证计量、计数数据分别以t和x2为方式,判定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依据,表明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

5 结果

5.1 2种治疗方案的开展效果对比:相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提升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详情见表1。

5.2 2种治疗方案开展前后患椎情况对比:2种治疗方案开展前Cobb角、前缘、后缘高度对比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2种治疗方案开展后,相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obb角、前缘、后缘高度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种治疗方案开展前后患椎情况对比

讨 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在临床上作为一种骨科疾病极为常见,其发病一般以交通事故等为主要原因,一旦患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压迫患者脊髓,进而造成各种症状发生,丧失或损伤脊柱胸腰功能,导致瘫痪发生,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与前路相比,该治疗方式较为彻底,呈现较为简单的手术过程,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较低,较短的手术时间,较短时间即可康复;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7]。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将患者脊柱稳定性提升,使得最佳功能得以恢复,创伤性也较小,出血量较低,不会对健康血管和神经组织造成损伤,手术风险较低,治疗效果确切[8]。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该治疗方式的开展,获得94.87%治疗总有效率,且经治疗患者Cobb角、前缘、后缘高度提升显著,可见,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开展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腰段融合术后路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珍惜今天才有“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