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中的效果

2021-04-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性肺炎颅脑呼吸机

韩 莹

( 辽阳市中心医院 ICU , 辽宁 辽阳 111000 )

颅脑术后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对其呼吸功能改善,但是患者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则会降低其自主排痰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2],因此,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对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排痰中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为50例。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颅脑损伤,且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等治疗者;(2)机械通气时间48小时以上;(3)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4)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腹腔或胸腔大出血者;(2)合并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3)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者;(4)合并免疫缺陷、血液系统性疾病者;(5)难以对本研究积极配合者。观察组中,年龄20岁-74岁,均值(46.89±4.56)岁,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中,年龄21岁-75岁,均值(47.10±5.02)岁,男31例,女19例。对比2组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排痰中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口腔护理、人工叩背等干预,适当对湿化器以及近端气体实施加温干预,控制温度范围32℃-35℃,最高不可超出40℃,控制气体湿度范围为60%-70%,气囊压力维持在15-25mmHg的范围,每4小时实施1次测量,每6小时,在患者雾化罐中加入5ml无菌注射用水。以规范化的方式实施吸痰操作,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原则,按需、及时吸痰,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吸痰的时机准确判断,若其出现咳痰、喉中痰鸣音、肺部啰音、呼吸不畅等情况,则及时实施吸痰干预。在实施吸痰干预前,洗手、戴手套,提高氧气的浓度,并对负压调节,控制范围为80-100mmHg,与封闭式吸痰管进行连接,T型切口须处于无菌的状态,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与封闭式吸痰系统进行连接,以此对封闭吸引系统形成。在实施各项操作的过程中,严格地消毒隔离,并实施无菌技术。观察组排痰中综合护理,具体:(1)呼吸道护理。为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在无禁忌证的条件下,协助患者保持为半卧位,适当抬高床头,在30°-45°左右,避免出现误吸的情况。吸痰中加强患者痰液性状的观察,适当湿化气道。吸痰的过程中,注意连续吸痰次数不可超过3次,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以免对呼吸道黏膜损伤造成影响。完成吸痰后,生理盐水抽吸的方式对管壁清洗,并缓慢抽回进行导管的冲洗。若患者的预计通气时间在72小时以上,则可在实施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干预,以此对肺部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同时,可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干预,所有患者在机械振动排痰的过程中,均实施床旁X线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在痰液聚集区域,实施机械振动排痰,每次时间控制为15-20分钟。(2)口腔护理。合理选择患者的口腔护理液,若其pH值为中性,则使用双氧水(1%-3%)或生理盐水擦洗;pH值为碱性,则使用硼酸液(2%-3%)对口腔擦洗;pH值为酸性,使用碳酸氢钠溶液(1%-2%)擦洗口腔,如有必要,则使用抗菌膏在口腔部涂抹,从而对感染的发生控制。(3)唤醒计划。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可通过呼叫患者的名称,来唤醒其意识状态,在实施唤醒干预前,停止对镇静药物使用,完全唤醒后,则可实施自主呼吸试验,来判断患者是否可脱机,成功脱机后,拔除气管导管。(4)穴位刺激。在排痰的过程中,将叩击头放置在患者的双肺肺俞穴上震动,时间为3-5分钟左右,可获得较好的排痰效果。灸治丰隆穴,可起到去湿化痰的效果,更好促进痰液的排出。(5)心理护理。若患者出现清醒的状态,则易因为疾病而出现不良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充分给予患者关怀、鼓励和安慰,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为其列举成功的案例,尽量舒缓其不良的心理,保持更好的状态配合治疗。(6)感染预防。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强化无菌操作技术,操作中进行严格的消毒,遵循规章制度,吸痰中,每个吸痰管只可进行1次吸痰,若未进行消毒,则不可重复使用,如有必要,可在医嘱下预防性的对抗生素使用。(7)亚低温干预。根据早、快、慢等的原则,实施亚低温治疗,在早期对患者的脑部实施冰帽降温干预,并按照医嘱以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患者冬眠药、肌松剂等干预。同时,可在患者颈动脉、腋动脉等大动脉处,冰块放置来降温,控制体温范围为32℃-35℃。复温时,确保升温缓慢,防止温度升高过快而出现复温性休克、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的情况。(8)肠内营养支持。为患者进行胃管的留置,确保其摄入充足的应用,可在早期给予其浓米汤、低浓度米粉等饮食,若其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则可给予其肠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支持时,合理控制温度、次数和量,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同时,对鼻饲管的清洁、通畅保证。

3 观察指标:对2组干预后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时间、ICU治疗时间作观察,并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指标水平的差异性。(1)相关指标:主要为心率、收缩压、呼吸、PaCO2(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PaO2(血氧分压)等。(2)并发症: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5 结果

5.1 2组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时间、ICU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排痰量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时间、ICU治疗时间对比〗

5.2 2组相关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呼吸、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aO2水平、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5.3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2组并发症情况分析(n,%)

讨 论

颅脑损伤属于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会因为呼吸抑制、神经功能受损等因素,而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其术后较易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情况,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3]。机械通气在呼吸功能改善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但是患者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会对其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造成影响,咳嗽反射受到抑制,出现分泌物排出困难的情况,引发肺部感染,增加患者的疾病死亡率[4],因此,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排痰量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苏醒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收缩压、呼吸、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aO2水平、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量,即更好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排出,提高其呼吸的通畅度,缩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对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且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氧合指数以及呼吸、心率等的情况。秦盼盼在《综合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5]中表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本研究与秦盼盼在《综合护理预防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中的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虽然本研究未进行护理满意度的研究,但是进行了血气、心率、血压、呼吸、心率、痰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的研究,表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合护理中,呼吸道护理实施气道湿化方案,通过灭菌注射用水的使用,可对肺部感染的发生预防,灭菌生理盐水是一种低渗溶液,在水分蒸发后,能够更好满足患者的呼吸道正常生理需求,且可抑制细菌的大量滋生,预防肺部感染[6]。机械振动排痰,能够确保叩击的均衡,维持频率的稳定,可更好对患者平滑肌痉挛缓解,提高咳嗽反射,使得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栓块松动,以此对排痰的效果促进[7]。口腔护理中护理液的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可控制细菌的滋生,以此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预防。穴位刺激可促进患者更好的排痰。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更好配合临床干预。感染预防护理,可确保患者接受到更加无菌性的护理操作,在医嘱下接受抗生素干预,以此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唤醒护理能够使得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更快的苏醒,从而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8]。亚低温干预、肠内营养支持则可为更好改善患者的病情,满足患者营养的需求,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排痰量,缩短机械通气、ICU治疗的时间,对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控制,改善血气、心率等指标水平,以此更好改善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性肺炎颅脑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