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021-04-09

广州化工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分子资源库线下

王 颖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经济,教育,生活等各个领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春季学期,由于疫情的大肆蔓延,各高校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维持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秋季学期,疫情已逐渐远去,学生也回归校园,但防控仍然是重点,此时教学模式也由“线上”转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疫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应影响到了教学资源的供给方式,如何建设后疫情时代教学资源库成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的总纳,其核心问题是让学生通过资源库提供的资源不仅掌握所学知识,更让其学会学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以及能力素质的提高[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作为我院重点专业,前期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已倾注较大心血。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以优学院平台为代表的网上教学平台应运而生,教学资源逐渐转为线上资源。而今,新冠肺炎高峰期已过,疫情风险等级逐渐降低,但局部仍有反弹现象发生,民众积极防疫心态开始提升。基于此种变化,高校在教育上需充分估量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变化,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各项教学改革及教学资源的调整,使之与现实需求相适应。

后疫情时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使教学资源顺应社会环境变化,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并为专业的改革发展奠定基础。高分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所取得的经验,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参考作用。后疫情时代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也为疫情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引,体现了我院对教育、教学的重视。

2 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疫情到来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线上教学资源库在建设上,主要依托我院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精品课程资源在通过验收后极少进行管理更新,内容较陈旧。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2],教育部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3]的目标。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关措施,鼓励高校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在线教学,满足学生需求[4]。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纷纷涌现。我院则利用优学院平台进行直播线上授课,该平台涵盖了疫情期间大部分的教学资源。疫情过后,教学形式顺势而变,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理论教学资源的拓展

由于疫情期间优学院在线平台是第一次仓促应用于教学,教师们还未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组合整理难免规范性不够,内容也欠全面。后期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资源在内容上应进行如下拓展。第一,增加案例式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因缺少教室这个约束空间,学生注意力更难集中。教学中生动案例的引入将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如在专业基础课讲授时可引入重要聚合物生产制备的实例,结合书本知识,剖析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二,增加教学视频及动画素材。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纯粹纸质化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优学院平台上课程重点章节教学视频及知识点动画的演示将使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更深入。如聚合物的合成工艺,聚合物的聚合机理等均可通过动画flash的方式来进行演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第三,增加习题练习及学习指导模块。专业教师们应删选出课程重点习题、练习及答案详解上传至网上平台,供学生课后查看,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些习题练习内容包括本专业各科目章节的典型例题讲解,还包括考研专业课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历年试卷试题。平台上还应有条理地梳理出课程章节的重难点,便于对学生们进行课后学习指导。第四,增加互动式教学模块。线上教学平台的重要弊端在于师生实时互动难以展开。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平台上建立实时交流谈论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师生们还可通过其他便捷、即时的社交工具如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进行高质量教学交流,这些工具也应成为本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一份子。

2.2 实践教学资源的纳入

优学院平台引入仅供教师们进行线上课程教学使用,实践教学目前还不能通过平台来实现,因此疫情期间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几乎是空白。我院办学之初对于高分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必然需要强大的实践知识做后盾,因此后疫情时代在线上教学中还应囊括实践教学资源。

我院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实验,各类实习等。由于常规实验教学主要依靠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实施线上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望实现实验教学的线上化。对于实习教学我们将依托高分子企业的网站及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必要时通过仿真软件实现聚合物生产工艺的实操教学。

3 线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已经建立了规范化的线下教学资源库,库内资源包括专业相关课程的各类参考教材、教辅资料、习题集等;专业基础课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精品课程资源;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知识丰富的专业授课人员及实践教学所需的实习基地,实训机房等。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实现教学与时代的有效融合,我们还需要对原有线下教学资源进行扩建与完善。

3.1 理论教学资源的扩充

后疫情时代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仍以线下教学为主,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开发更多精品课程资源,如本专业必修课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等,并积极促其上线,实现“线上+线下”的融会贯通,以备疫情反复的不时之需;同时还需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原有体系中不合理之处剔除,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将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线下教学中,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线下精品课程资源中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是其中重要一部分,前期我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在课程教学教材选取上主要参考沿用本部的教材,未独立开发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自编教材,教材资源的针对性不够。随着独立学院转设步伐的加快,对课程教材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讲教师们可在现有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基础上,降低难度,自行组织编撰、制作相关课程教材,特别是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精品课程应加快自编教材的建设,使之与独立学院转设性质相适应。

3.2 实践教学资源的调整

线下实践教学实验环节主要有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综合实验和高分子工程实验等,教学内容经过长期总结积累,已经固定化,缺乏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还应积极寻求创新性实验项目,有效扩充现有实验资源。创新性实验项目可来自于专业教师们的自设实验,也可来自于教师们的科研课题。

后疫情时代我们的日常着眼点在疫情防控上,因而不能像疫情前那样从容地组织大规模跨区域的实习教学。线上开展的实习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聚合设备,聚合工艺认知的需求,因此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就近开发实习资源成为我们线下实习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武汉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高分子相关企业众多,学院可通过调研合作,签订实习协议等各种形式建立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如武汉石化的联系交流,为本专业实习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市内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了实习教学的开展,丰富了线下实践教学资源。

4 教学资源库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

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服务本专业师生。前期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管理这块几乎为零,这也造成了教学资源更新缓慢,利用率不高等各种缺点。随着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资源形式的扩展,为了保证资源建设质量,建立通用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良好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5]。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应动态地进行管理和评价,并依据管理评价指标适时调整库内资源。

任何一项建设都需要足够的保障机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不例外。学院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的方方面面的保障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最强大的后盾。这些保障支持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的投入、管理建设平台费用的划拨,人员的协助和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的建立等。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学院还应努力搭建与其他同类院校的沟通桥梁,协同创新,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

5 结 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应运而生。随着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线上线下”这种混合式教学实践将成为教学常态。后疫情时代我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上还需加大力度,有效调整并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注重教学资源内容的扩展延伸;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调整与上线。最后,还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这一目标。

猜你喜欢

高分子资源库线下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COZMINE线下集合店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