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2021-04-09黄妙琳梁均和邹健祺冯敏超蔡宏珠钟锡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检出率

黄妙琳,梁均和,邹健祺,冯敏超,蔡宏珠,钟锡安

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江门 529300

HIV感染者由于个体自身免疫状况不同,对HIV抗原的反应性也不同,抗体产生时间和对HIV抗原的免疫应答强弱也产生差异,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中表现为WB条带的数量和颜色深浅存在差异[1]。人感染HIV病毒后,HIV主要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水平下降,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会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下降。CD4+T淋巴细胞指标对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疾病进展、治疗艾滋病及预防各种机会性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从不同的HIV感染分期了解血清学和免疫学的变化规律很有必要。本文对226例不同免疫状况下的HIV-1抗体阳性者的WB带型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血清标本来源于2019年经本单位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诊断为HIV-1抗体阳性且有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的226例患者。

1.2 方法

采用WB检测HIV抗体(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s公司的免疫印迹试剂盒),通过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开展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严格遵从《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2]判定标准综合判断结果。由两个专职检验人员共同对WB结果条带判读。

依据《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WS293-2019)[3],以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对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进行分级: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无免疫缺陷;350~499/μL:轻度免疫缺陷;200 ~349/μL:中度免疫缺陷;<200/μL:重度免疫缺陷。HIV感染分期主要依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为HIV感染早期;200~500/μL为HIV感染中期,<200/μL为AIDS期。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疾病分期WB带型比较使用Pearson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6例患者中男180例(79.65%),女46例(20.35%),男 ∶女为4 ∶1;年龄16~83岁。

2.2 WB带型分析

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的条带统计分析见表1。WB带型以全带和次全带(缺少p55)为主,全带占47.79%(108/226),次全带占24.78%(56/226),其中抗env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抗体检出率最高,gp160、gp120均为100%、gp41为99.56%。抗pol基因编码的核酸内切酶和聚合酶抗体检出率也普遍较高,p66为96.90%,p51为93.36%,p31为91.59%。抗gag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抗体检出率除p24(98.67%)之外,其它检出率较低,p55为50.44%,p17为63.72%。

表1 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带型统计分析Tab.1 Analysis of bands in 226 HIV-1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2.3 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大为925/μL,最小为3/μL。HIV-1抗体阳性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μL,即重度免疫缺陷者83例(36.73%),中度61例,轻度45例,无免疫缺陷者37例,详见表2。

表2 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Tab.2 The first detection results of CD4+T lymphocyte count in 226 HIV-1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2.4 HIV-1抗体阳性者不同疾病分期WB带型分布

不同免疫状况组WB带型中,p55和p17检出率较低,全带、p55和p17检出率从HIV感染早期、HIV感染中期到AIDS期检出率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92.91、8.37、14.62,P<0.05),见表3。

表3 HIV-1抗体阳性者不同疾病分期WB带型分布 例(%)Tab.3 WB band pattern distribution of HIV-1 antibody positiv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stage Case(%)

3 讨论

目前国内大多数单位均以免疫印迹法作为HIV抗体确证的金标准。李楠等[4]认为WB带型的分析有利于感染者病程的诊断,可作为HIV感染早、中和晚期的辅助诊断。gp160和p24是感染早期最早出现的,因此单单出现gp160和p24是HIV早期感染的重要提示;进入AIDS期,HIV病毒大量复制消耗抗体,表现为p24条带的缺失;WB带型若为全带,提示HIV处于活跃复制期。本研究中p24检出率为98.67%,全带占47.79%。

抗体的产生受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随着HIV感染者病程的进展,可以检测到抗HIV特异抗体的数量和种类也会发生变化。从本文分析得出WB条带内在关联:①全带和次全带检出率较高;②同一基因编码的蛋白抗体检出率有一定的关系,gp160和gp120一般都是同时出现,后出现gp41,gp160是包膜蛋白的前体,裂解成gp120和gp41,没有gp160出现,不可能有gp120和gp41;③抗pol基因编码的p66、p51和p31,一般都是同时出现,三者检出率和关联度较高。本实验结果与张佳峰等[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抗env基因编码的蛋白抗体检出率最高,平均比达99.85%;抗pol基因编码的核酸内切酶和聚合酶抗体检出率次之,平均比达93.95%;抗gag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抗体p55检出率最低,只有50.44%,与有关报道[5]结果一致。p17检出率为63.72%,与张佳峰等[1]报道的84.68%有一定差距,原因可能是WB带型结果由肉眼判读,不同检验人员对反应弱的条带判读不同,提示有必要推出适合我国人群带型反应强度的判断标准,有利于减少主观判断差异。

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是进行HIV感染进展和判断疗效的主要检测依据,反映感染者出现不同程度免疫功能缺陷。随着HIV病毒的侵犯,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μL的HIV-1抗体阳性者可归为AIDS期的标准[3],结果显示,HIV-1抗体阳性者确诊时,超过三成(36.73%)患者被发现时已进入AIDS期,感染时间较长,个体重度免疫缺陷,这与魏微[6]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不同疾病期分组WB带型不同:env带型和pol带型的出现率不受疾病病程的影响。全带、p55和p17检出率从HIV感染早期、HIV感染中期到AIDS期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丘凤兰[7]、陈会超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已有研究表明gag带p55和p17的转阴可作为疾病发展为AIDS期的一个潜在判别依据[9],推测抗gag抗原具有抗艾滋病的保护功能,高水平的抗gag蛋白抗体与艾滋病潜伏期长有关,而低水平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发病。

综上,本研究提示,临床上部分患者被确诊为AIDS时,已感染较长时间,机体的免疫功能已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因此,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组织参与AIDS防治工作,完善监测体系,扩大检测覆盖面;同时,应尽快创造条件实施HIV病毒载量实验,对HIV-1阳性者展开检测,监测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计数检出率
低氧暴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保卫人体的巡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