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汽车熔断器的检查与更换的教学设计

2021-04-09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陆益飞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熔断器实操流程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陆益飞

汽车熔断器的检查与更换一课源自于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概论》(第2版)中项目十任务五——更换熔丝,熔断器的检查与更换是汽车故障诊断作业流程中的一项基本典型工作任务,是一线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必备岗位技能之一。

本次课的教学性质属于嘉兴地区参加2019年嘉、绍、湖三地汽修课堂教学研讨的一节研讨课,归类为借班异地开课,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场室,对课堂的把控带来了些许影响。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在异地借班下如何演绎,值得我们去思考。

1 分析环境,对接岗位,谋划总体思路

带着以上背景与思考,首要任务是了解异地环境,包括基本学情、设施设备、场室布局等,再者思考课堂内容如何与工作岗位有效对接,汇总信息,形成总体课堂架构思路。

1.1 异地环境,建模最小知能库

在充分考虑“不确定的学情”和“个体对知识建构思维”的两者背景下,设计一节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作指导的常态化职业活动课堂。围绕“车辆登记→熔断器的位置确定→熔断器的型号检查→熔断器的烧损检查→熔断器的更换方法→熔断器更换注意事项→质检”这一诊断排故流程作为最小知识和技能点(以下简称“知能点”)的建模主线,将流程中的所有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源汇总形成最小知识库,再把流程中所有涉及到的最小的技能点全部厘清,把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统一编码,录入知能库,以便学生查找获取知能点。那么为什么要建模最小知能库呢?在某种层面,这相当于大数据,学生在诊断排故的过程中,根据所形成的诊断流程,需要自主查找和获取知能点,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内容,从而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1.2 生产岗位,实践行动导向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过程要有用,也要会用。那么,教学方法如何选取呢?基于“故障现象→现象分析→故障分析→排故思路→排除故障→车辆质检”的企业基本作业思路,我们选择了行动导向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反馈。通过企业实际作业的要求来看,除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外,团队合作完成某一项作业内容的能力也放在了首位,因此,在教学中,还辅以小组合作的学法,组内需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合作探究的保障。

1.3 信息元素,助力课堂实效

针对两个实训工位、16位学生(4个小组)的环境布置,一位老师如何兼顾个体与全体、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操、示范与指导呢?于是笔者结合了现有信息化教育大背景,将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平台”的“互动课堂”融入课堂教学,针对一台车一个熔断器的布置,巧妙运用拍照实时呈现,运用互动直播功能,强调学生操作的规范性,避免“一拥而上”。信息化媒介的融入不需要太多但要恰到好处,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 拟定思路、制订方案,形成操作策略

有了新思路,要将其转化为操作策略,形成学习方案。

2.1 逆向思维,预设评估目标

在课堂初期,我们提出逆向设计的策略,即设定本课的学习目标:能说出熔断器的功用、型号、规格;通过获取资源,熟悉熔断器的位置、检查更换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思考如何在本节课中完成目标,带着目标和要求进入课堂。课堂结束后,教师要验证课堂目标的达成度。

2.2 案例切入,探究故障原因

首先,在课堂上引入一例故障案例:一辆2010款大众朗逸无法起动且灯光亮度正常,通过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此故障的原因有哪些?激发和点燃学生的兴趣点和探究欲。然后引导各组学生对此开展讨论,为了探究有一定的聚焦性,可以设计一个引导性的故障原因分析单。

2.3 对接生产,合理组织分工

经过上一步的故障分析,确定为熔断器故障后,应该如何进行排故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思考,并在组内进行分工,设置了组长、质检员、维修员和服务专员4个角色(表1)。考虑到各组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不同,可以将最小知能库融入其中,围绕实操任务,选取各组的最小知能点,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或小组搭建不同的支架,形成“知识为内容、学习为体验”的双轨式教学。

表1 小组分工表

2.4 基于总库,实施课堂教学

操作前,任务指令需要非常明确,那么16位学生,2个工位,如何进行合理安排呢?一位合格的维修技师,应当达到理论和技能并进的要求,根据这一思路,我们把学生分成4组,其中2组进行实操,分别围绕两台故障车动手操作;另外2组在座位上完成工作页,进行理论学习和直播观看实操;结束后进行轮换。在操作前,教师要再三强调实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如断电取熔断器、起动前车辆周围检查等。在实操过程中,操作组学生以组长带领,主动探究、并可补充获取最小知能点以助力实操,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涉及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暂停实操,通过直播方式做好共性问题的专项指导。

操作组根据作业流程,选取需要的最小知能点,将知识和技能点的编码填入作业流程单(图1)。未操作组在座位上观看直播视频,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点评,内容包括记录各组操作是否有序、是否规范、是否完整、是否安全等。

图1 作业流程单

2.5 多元检查,评估预期结果

操作完成后要进行自检互评,评估预期结果。在自检互评时,教师先选取1个小组进行组内自评,评价内容包括:故障排除了吗?大家的任务分工明确吗?等等。然后由其他组进行互评,指出该组操作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同学之间的自检互评是一个将操作要点进行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优化实操流程。

2.6 课后拓展,深化诊断思维

课堂结束时,教师提出“如果熔断器正常,我们下一步该检查哪些部件呢?”这一延伸性问题,学生按照“由易到难、就车检查优先”的原则,进一步思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内化学生的排故思路。

3 总结反思

有了预设的活动载体、指导载体与研讨载体等教学策略,通过对该课进行课堂现场教学实践,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3.1 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活”用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基于生产过程和学情,形成的教学设计比较适合异地借班开课或专业日常教学的汽修专业高二年级学生。课堂伊始,采用逆向设计,确定评估目标,然后教师抛出本课任务——排除车辆无法起动故障,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在学生经过思考锁定故障范围后,根据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操作流程,小组合理选取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知能点,形成本组可操作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小组自主探究,教师进行直播拍摄及共性指导。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所提供的作业流程起了较大的作用,各组学生在相互协作下找到了车辆故障的原因——起动马达的熔断器短路,从而排除了故障,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基于以上教学过程,要完成这堂课,思想从哪里来?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不缺乏教育理念,缺乏的是如何让理念落地。本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有思想就有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只要预设好相应的活动资源、载体(最小知能库),学生是有能力进行合作探究的。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量的充实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实操过程中所选取的最小知能点逐渐减少,最后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维修技师。

3.2 融合信息,推进课堂“善”用

教学中,在最小知能点的选取、操作的过程、熔断器的位置等环节均用到了信息化的载体,对于实践性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难以说清或难以让全体学生均能够看到,本节课中,巧妙运用了“直播”功能,将难以呈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突破,课后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评价:“颠覆了原有的教学,感觉学起来更有劲”。

3.3 对接行业,探寻课堂“有”用

职业教育的课堂追求“有效”,这里的“有效”更多的是指“有用”,将课堂所获取的知识、技能或思维方法都能在实际作业中学以致用。本课也是围绕“熔断器的更换”这个简单的知识点,引入预设故障案例,联系生产实际,生产过程讲究团队合作、资源角色的互补,在具体的实操环节中,从车辆的登记到最后的质检,均将生产作业的完整环节融入到教学中。

在此,关于这次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课前的专业基础还应深挖,尤其对德系车辆电路图的识读,可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探究电流的路径,为建构完整的诊断排故作业奠定基础。其次,理论学习的工作页设计需要与实操环节所需要的知能点相匹配,以进一步体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如把保险丝的安装位置、万用表的基础知识都放入其中,为实操做好铺垫,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熔断器实操流程
师生安全实操培训的路径探索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项目+实操”导向下的道桥高职本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
浅谈熔断器的分类与选用
浅议10kV跌落式熔断器选型、安装及运维要求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煤矿电气作业实操老师是如何上好实操课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