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政治认同教育落地

2021-04-08李海英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李海英

[摘要]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把政治认同放在了极其关键的位置,要发展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树立其理想信念。课堂上要观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认同思维;做好实践成效教育,夯实认同基础;在比较中促进认同过程发生,让政治认同教育落地。

[关键词]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思维认同;制度认同;过程发生

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核心素养则是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政治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了政治学科之后获得的学业成就,包括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学生的政治认同,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1]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

2020年,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时,也传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留学生,他们一边拿着国家的助學金、奖学金在国外留学,一边却攻击、辱骂自己的国家。如此不当的行为举止,不仅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也表明政治认同教育方面的缺失。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家长和社会大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却放松了学生的思想层面教育。这种思想教育应该是扎根心底的,让学生真正地形成政治认同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应付。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有差异,接受的教育也会不同,但最基本的政治认同素养不可或缺。因此,教师要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推进政治认同教育落地。

一、观照学生核心素养,加强认同思维培养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到学生能力、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情感的悦纳,是无法通过直接填鸭式教育硬塞进去的。教育中吸收进来的东西,就会内化为人的素养,成为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要鼓励他们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去把握,洞察、挖掘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文化意义。这些东西是最有价值的,是最应该被吸收的。[2]为此,教师要着力于两点:培养学生用事实进行论证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用逻辑进行推理的思维能力。无论是论证还是推理,诀窍就是提问。当教师不断向学生提问并得到回答,当学生不断提问、质疑并努力寻求答案时,就已经接近想要达成的目标。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通过有深度的问题培养认同思维要基于事实和论据,所有知识必须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而获得,想透彻、想明白、不依赖;要有质疑的意识,但不是为质疑而质疑,必须意识到很多问题是复杂的,要能理性判断,树立认同,做出决策。

二、做好实践成效教育,夯实制度认同基础

1.展示发展成效

认同是主客体互动的结果。认同意识不仅来自科学理论的引导,更来自人们在实践中对制度等成效的真实感受和体验。[3]人们的认同感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知,用哲学原理解释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效,美国的杂志文章曾感叹:中国每10年,人民生活水平翻一番,而美国崛起最快的时候,要30年才翻一番。40年间,中国有7.4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2.解读实践成效

教师讲解实践成效不能流于表面,要上升到制度文化高度。不少教师讲到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效时,强调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飞跃。其实,这只是表面认知,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中国快速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尤其不能忽视中国制度因素。这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成效,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全面认识实践成效。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崛起仅仅是经济的崛起,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也是文明的崛起,更是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制度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模式”。

三、发挥比较优势教育,促进认同过程发生

比较是区分的前提。人们通过比较明确自身,获得确定的理解。[4]所以,比较是人们获得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在科学比较中把握优势,促进认同。科学的比较,一方面要坚持比较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另一方面要有科学判断优劣的标准。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辩证法注重矛盾分析,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教师要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如制度的发展历史、赖以存在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等因素。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最直接的是中美抗疫的对比: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对待疫情的态度、方式有目共睹。从迅速启动响应机制,武汉封城,到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短时间拔地而起,投入使用,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舍家奔赴抗疫一线,社会各界无私奉献,一切令人为之动容。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强硬反华势力蓄意抹黑污蔑,没有好好利用我国有效控制疫情所争取的宝贵时间,致使其国内疫情大面积爆发,至今难以有效控制。

通过各种抗疫措施的比较,我们就能深刻认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要。”“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5]

既然谈比较,就有判断优劣的标准。在制度比较中,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成为首要标准。70年来,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优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标准。而制度能否解决国家自身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另一条重要标准。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组织学生持续关注大洋彼岸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抗疫进展、黑人不能呼吸事件、枪击事件、总统选举事件等。通过比较,坚定了学生的制度认同:制度优势已成为中国抗击各类灾难和抵御危机的强大保障,它扎根于本土,着眼现实要求,经受了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风险的挑战与考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主题教育、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使认同教育落地生根;同时凝聚思想共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吴鹏.新时代高中学生政治认同调查研究[J].学周刊,2020(14):79-80.

[2]余文森.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8(01):21-24.

[3]张安义.基于认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4]郭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5]张维为.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