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021-04-08马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马龙

摘要:本文以Photoshop图层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挖掘,为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图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6-0027-02

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提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方向已经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那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呢?本文以宁波市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Photoshop图层教学为例进行了探究。

● 挖掘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学目标的制订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平时的集体备课交流中经常有教师提出新课标下是否还需要写三维目标,笔者认为三维目标的体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通过怎样的过程与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进而逐渐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内容。笔者结合《图层的初步应用》一课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知识点,以此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能够有意识地利用Photoshop软件和相关素材制作合成图片,并且能对图片的合成效果做出合理的鉴别与评价。(信息意识)

②能够理解图像处理软件中图层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图层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思维)

③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制作合成图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④能够遵守网络秩序,合理筛选使用网络资源,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价值观。(信息社会责任)

● 创设合理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1.把握教材体系渗透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图像合成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图像处理以画图为主,没有涉及图层,而到了初中后,学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抽象的图层对最终图像合成带来的效果,这才引入相对抽象的图层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图像处理的整个体系,从细节上联系课标,这样才可以面对技术点众多、版本频繁更新的PS软件,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掌握到何种程度。笔者在课堂上采用的任务来源于实际生活,并进行了适当简化与调整:

为了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在各功能教室外的走廊上都进行了美化布置,墙壁上摆放了一些画框,现在需要同学们给这些画框加上图片,预览一下设计后的效果。

学生在看到这个任务时,一般都能直观地说出需要进行图像合成,但采用什么软件合适、怎么合成却不知道。教师在表扬学生合成思路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画图为什么不适合,从而引出Photoshop中图层的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是否支持图层是平面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而图层也正是图像处理软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

2.理解开发意图培养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领域的思想方法的思维活动,显然,在这个课堂任务中,利用软件合成解决预览效果问题就是计算思维的主要体现。解决图像合成需要两步:①选择想要的图片素材叠放到背景层上;②适当调整图片以适合相框的大小。对于多个相框可以重复上述两个步骤。

可以实现这样效果的平面图片处理软件有很多,只要是支持图层特性的就可以轻松地实现,Photoshop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早支持图层特性的图像处理软件。软件设计者引入图层这一抽象的概念不正是计算思维的重要体现吗?再拓展开去,其实在Word、PPT这类软件中对于图形图片的叠放顺序处理不是一样具有层的特性吗?把一个复杂的平面图像分解为一个个二维的层,不仅带来任务难度的分解,而且增加了很多合成效果的特性。这些知识点都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去渗透。例如,在这个任务中不同的相框带给学生的是不同难度的挑战,甚至还可以加上相框的倒影让预览效果更加逼真。任务的难度是递进的,学生的思考也是逐渐深入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图片跑到相框外面的情况,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图层作用的重要切入点。

计算思维的渗透既可以体现在任务设计中,也可以和教学导入相结合。例如,笔者将一个常见的贴五官小游戏放到导入环节,通过贴五官的操作过程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也顺利地引出了课堂教学任务——制作一个卡通形象。但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了层对图像合成的重要性(不同的五官在不同的层)。

3.提供学习支架养成数字学习

数字化学习不仅体现在学习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与教学任务的设计上。笔者认为,不管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都应该尽量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超越,关注前沿内容的更新,紧跟科技潮流。因此,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提供新版本的解决思路,这样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跳出软件版本,通过技术的更新与比较,了解软件的发展与创新之处,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基于信息鉴别树立社会责任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也是如此。在教学设计的最后可以安排展示和评价环节。通过作品互评,增强学生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意识,使其自觉遵守信息法律法规,通过讨论、交流构建发自内心的行为自律与责任意识。

● 结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有限的教学时間内要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功能是不切实际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了解科技发展前沿,重视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最新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黄金奎.将核心素养的培育隐藏在教学细节中[J].教育,2018(04):26.

[2]魏雄鹰.信息技术素养培育要落到教学设计中[N].中国教育报,2018-10-10(9).

猜你喜欢

图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以假乱真窥探湿玻璃后的风景
与众不同“跳出”画面更个性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