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对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及美观度的影响

2021-04-07林红斌王珍艳聂舒靖何恩佳王语新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腮腺良性切口

林红斌,王珍艳,聂舒靖,何恩佳,王语新,唐 滨

腮腺为人体头部两侧面颊近耳垂处的器官,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该处易发生腮腺肿瘤,且以良性多见。现临床对于良性腮腺肿瘤患者多实施手术治疗,以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1]。传统腮腺切除术,术中视野暴露面积大,术后瘢痕严重,还会合并神经障碍、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预后不佳[2-3]。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生活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腮腺切除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治疗要求及审美要求,外科医师在对良性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时,需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器官的形态和功能[4-6]。为给临床良性腮腺肿瘤治疗指明新思路,本文对比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与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无缺损;经腮腺增强CT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腮腺浅叶,直径≤4 cm;入院后1周内行腮腺切除术根治良性腮腺肿瘤;治疗依从性佳,可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随访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阿尔兹海默症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对麻醉药物过敏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良性腮腺肿瘤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37~77(50.37±3.71)岁;病程3.8~10.2(4.65±1.63)年;腺淋巴瘤20例,多形性腺瘤21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35~75(50.27±3.65)岁;病程3.2~9.8(4.58±1.58)年;腺淋巴瘤18例,多形性腺瘤23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在术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使用丙泊酚及异氟烷维持麻醉。同时予以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下进行手术。①对照组进行传统腮腺切除术,具体手术方法:患者头部后仰偏向对侧,以“S”型切口切开局部皮肤、皮下组织,直至腮腺咬肌筋膜表面;将肿瘤和腮腺浅叶切除后,结扎腮腺深叶残端,不保留腮腺导管,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②观察组予以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具体手术方法:在患者颌后做一较常规手术短的倒“S”型切口,沿耳屏游离缘内侧经颌后走向,绕过耳垂后沟至耳郭后沟约2/3处,75°转向枕发际线3 cm位置处切开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腮腺咬肌筋膜浅面,皮瓣翻起后暴露肿瘤周围的腮腺组织。在肿瘤边缘实施钝性分离5~10 mm,完整摘除肿瘤同时摘除部分邻近的病变腮腺组织,注意保护面神经;结扎腮腺残端,保留腮腺主导管,复位皮瓣,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然后缝合腮腺咬肌筋膜层。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显效:肿瘤切除完整,疾病症状得到良好改善,面部容貌恢复完好;有效:疾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面部容貌恢复良好;无效:疾病症状无改善,存在面部不对称情况[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即手术时间、术中当日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

1.3.3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8]对患者治疗后焦虑情况进行评定,总分100分,<60分为无焦虑,评分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9]对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0分,<60分为无抑郁,评分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10]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1.3.4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个月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WHOQOL-BREF)[11]判定生活质量,该量表从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方面进行判定,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3.5术后并发症、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及复发情况:对2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3、6个月后患者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及术后1年复发率。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当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2.3治疗后SAS、SDS、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治疗后SAS、SDS、VAS评分比较分)

2.4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出院前1 d,2组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出院前1 d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2.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5。

表5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2.6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及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腮腺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该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多以良性肿瘤为主[12]。该病发生后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听觉功能,严重者影响面部的神经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传统手术治疗腮腺肿瘤操作简单、术中视野范围大,但患者预后不佳,甚至还会出现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本研究对比了传统手术与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3]。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弥补了传统手术术中暴露面积大的缺点,改进了手术切口,同时保留了腮腺主导管,并巧妙避开周围神经,从而减少了神经损伤[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当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可见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本文还对比2组治疗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2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Patel等[15]学者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为:由于腮腺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压力,除了关注手术的疗效之外,还会担忧切口的美观程度[16]。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术中切口小,切除腺体组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低。另外,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但缩短手术切口,还将切口移至患者耳后,切口隐蔽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不会引发对预后的担忧,会显著提高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17-18]。

Mathais等[19]学者研究指出,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1%。可见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考虑原因为该术式在肿瘤切除的过程中,切口设计更为科学,不易出现凹陷畸形;术中最大程度保留局部神经组织及腮腺主导管,促使残余腺体发挥正常功能,有效减少术后口干、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利于患者预后[20]。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可见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治疗后皮肤表面瘢痕不明显,具有更好的美观效果。本研究还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2.44%和4.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2种手术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良性腮腺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美观度高,可减少因传统切口美观度不佳引发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倚,后续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腮腺良性切口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