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021-04-06陈广香

文理导航 2021年7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反思小学语文

陈广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童话可读性强,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与充满童趣的小学生非常合拍。然而,在教学实际中,一些不合理的方法和教学思想,阻碍了童话教学的发展。文章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

儿童文学体裁之一,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适于儿童看的故事读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脍炙人口,是全世界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之处,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当前的童话教学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对童话教学的认识不够正确。有的教师将童话教学等同于道德说教,在引导学生们学习一篇课文后,就要告诉学生们明白了哪些道理?在学习《咕咚》后,要学生们明白遇事不要着急,要弄清事实的真相;学习《乌鸦喝水》,要学生们明白遇事要聪明,要懂得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要蛮干而要運用智慧和技巧。道德教育提升到了主体地位,而童话本身的趣味性、多元性和丰富性则被掩盖。其二,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在教学中就只是针对文本教材中的内容展开,而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到课外知识。童话学习应该以阅读为主,在学生们有兴趣后,才引导学生们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强制性的灌输无疑让学生们对童话学习提不起兴趣。

2.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1正确认识,尊重学生

要正确认识童话,以及正确把握童话教学的意义,如此才能科学地展开童话教学。我们要明白,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出现在小学低年段的课程教学中。而对于高年段的小学生来说,童话学习的比例较少,对古诗词、哲理性故事的学习较多。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与小说、话剧等一样,其初衷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刺激学生主动思考。在这里,我们不能将童话教学等同于“说教”教学,或者将童话视为道德说教的工具。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道德说教是无趣的,是枯燥的,是沉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童话展开说教的越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疑会被削弱,而道德说教占据了童话教学的主体,学生们学习童话和走进童话世界的脚步也就受到了阻碍。与其让学生们对童话学习失去热情,与其“关掉”学生们走进童话世界的大门,不如“就事论事”,以童话本身的趣味性、故事性来迎合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本性,让学生们对童话保持一份憧憬、一份天真、一份温情。

我们在童话教学中要学会尊重学生,这里提出的尊重学生,重点在于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毋庸置疑,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内,师生之间长期做不到平等的对话。在教师心目中,学生们年龄小,不懂事,好玩不好学,学生是离不开教师的“敦敦告诫”的;而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是依赖,是课堂的主导者。我教学的班级中,有学生A调皮异常,平时对家里长辈也不够亲近。有次开家长会时,由于学生A 的父母身在外地,是其舅舅作为家长来开会。这时我发现,学生A对舅舅非常亲近,特别听舅舅的话。我询问了学生的舅舅,他回答道:“孩子虽然只有7岁,但是有自己的意识,我一方面把A当做外甥,呵护他自不必说;另一方面,我把他当做朋友,站在同一个平台对话。”总而言之,师生之间的不对等对童话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要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在正确定位童话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教师放低自己,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会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思考,从而才能高效地开展童话教学。

2.2适度拓展,主动学习

在正确认识童话教学后,我们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要有意识扩展童话教学的空间。一方面,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节选的童话文本来说,有些童话故事体量小、故事短,学生们在学习时候总是带有意犹未尽之感。相反,学生们对其他方面的语文知识学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均显得不足。另一方面,当前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节选的童话故事,有些是经过改编的,而改编者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改编的童话故事,虽然缩短了内容以适应学生们的学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和原本对比不难发现,文本的中心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乃至于与原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因此,在当前的童话教学中,我们要适度拓展课堂,在教学之余,鼓励学生们阅读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在适度拓展学生们童话阅读量时,我建议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作为学生们的课堂内外阅读方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可以持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们有的家长和教师担心学生们阅读量过大,特别是阅读课外读物影响学习,认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多了反而无益。这种想法显然不正确,开卷有益,学生们拓展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正向的促进作用。

又如,群文阅读可以对童话教学起到“趁热打铁”的促进作用,以同种类型或者是行文方式相似的童话故事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组织和引导学生们在童话世界中尽情地遨游,一览童话的瑰丽多彩,五光十色,满足学生们对童话世界的各种幻想。在教学《丑小鸭》时,学生们兴致昂扬,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丑小鸭》告诉我们不要嘲笑别人,在别人低谷时候我们应帮助别人。我们应该对自己有自信,任何时候不要妄自菲薄,不能放弃自己,《丑小鸭》非常激励人心。在课堂讨论阶段,我组织学生们阅读童话故事《屎壳郎》,《屎壳郎》讲述了皇宫马厩中的一只屎壳郎,看见国王御马的待遇后,也要求自己获得同样的待遇,如为自己钉上“金掌”,它不惜游历一番,证明自己不可小看,是个人物。《屎壳郎》充满趣味性,可读性强,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发出了愉快的笑声。在学生们阅读结束后,我问学生们:“屎壳郎与丑小鸭有哪些可爱的地方?你更喜欢谁?屎壳郎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呢,或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自己?”我将几个问题罗列在教学大屏幕上,学生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在举手回答问题时候答案也是各式各样,思考点和站在的角度不同,对学生们的启发和阅读感受不同,但教学效果整体上非常好。

2.3运用表演,学做并举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童话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读、通过记、通过练的方式来开展学习,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团队表演、动手操作等方式来进行。我们知道,教无定法,只要适合于学生们开展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方法,都可以在课堂上灵活地加以应用;同理,只要适合于学生们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尝试。事实上,我不认为只有在课堂上“三缄其口”,认真听讲才是学习,才是好学生。与之相对应的,如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看上去很听话,很投入,但是思路根本不在课堂上,而是在开小差,在“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源弓缴而射之”,這样的学习人在心不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并且还容易让学生们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过早的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和叛逆感。小学生好动、好玩,而且在一堂课上,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5至8分钟,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学生们就感到累,不自觉地就会转移注意力,寻找其他有趣好玩的事物。我们的教育应“顺势而为”,顺应学生们的天性开展,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特别是对于童话教学,应有意识地加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方法与童话世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比如说,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时,学生们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对课文描述的故事很感兴趣,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们来做游戏好吗?”一听见做游戏,学生们立刻激动起来,七嘴八舌地问我:“老师,做什么游戏呢?”、“老师,是表演节目的游戏吗?”、“老师,游戏和今天学习的有关吗?”我对学生们纷至沓来的问题应接不暇,待学生们安静下来后,我说道:“我们来做动物游戏,我们将今天学习的《动物王国开大会》表演出来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于是,我随机性地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如老虎、狐狸、大猩猩等等。在学生们分组完毕后,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上台,进行节目表演。动态化的课堂更趋近于童话的本真,在学生们开怀的笑声中,在学生们认真的表演中,教学得到高效地开展。

3.结束语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童话契合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本性,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童话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正确把握童话教学的方向,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并提高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适度拓展,以群文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们的阅读量,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运用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学生们的学习印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璇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散文百家,2018,15(34):106-106.

[2]郑莉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走出误区的途径[J].课外语文,2020,30(19):63-64.

[3]朱晓飞.探究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作文成功之路,2017,32(11):156-156.

[4]姜璐.以学生为主、完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1):29-29.

[5]谢芊.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实意义的探索[J]. 亚太教育,2016,30(23):40-40.

[6]夏媛媛.加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26):841-841.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反思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