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精神:教育工作的命脉与基石

2021-04-06解慧明

教育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性决策科学

解慧明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实际工作中背离教育规律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就提醒教育工作者,虽然自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已经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新时代不断推进我国各类事业蓬勃发展,但对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仍然任重道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批判反思,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同时,我们需要以科学精神为引领,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发问,要结合各地、各区、各校实际情况,系统回答“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么衡量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要从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和教育决策等多个方面着手,使科学精神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从更为整体性的层面进行反思,握紧教育工作前进的命脉,夯实教育工作发展的基石。

应对教育的不确定性,秉持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难以挽回的冲击,全球社会尚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所预言的“风险社会”(Risk Society)已经到来。在这一背景之下,教育工作也需要面对社会的新型问题,停课不停学、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疫情之下教育工作者予以应对的具体举措。随着现代性问题的不断凸显,作为个体的“人”被持续推向“秩序—风险”这对张力的中心,而教育是最关心“人”的实际工作。因此,无论是聚焦当下,抑或是放眼未来,教育如何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教育治理如何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都需要教育研究者持续关注。

教育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机遇。社会风险的持续存在使教育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这一问题正需要发扬科学精神予以应对,因为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正在于对客观性和确定性的追求。科学精神是一种支撑人类行动的理性信念,是人类在历史演进中反思自身实践和行为的产物,是现代人所依赖的精神家园。用科学精神从事教育研究,就是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现状中,努力厘清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科学方法分析教育难题,真正从事能解释教育机理、指导实践工作、面向未来发展的教育研究。

在教育研究中秉持科学精神,是高校教育研究者的基本信条,对于既是教书人,又是研究者的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与高校教育研究者相比,中小学教师相对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在日常教学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研究结论常因此而难以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缺乏科学精神的教育策略在教学实践的试金石面前,显得十分脆弱无力。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新形势下,各级各地教育科学研究组织要更加深入地发挥自身效用,提升一线教师群体教育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立足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与教育研究既存在联系,又各有特点和逻辑。但是,科学性对二者而言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是教师对所教授知识的客观把握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授课内容层面,教师所运用的知识体系应当是系统的、准确的、逻辑严谨的。课堂所授的内容是个体教师达成具体教学目标的载体,从不同的维度来看,不同顺序、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科目的课堂内容都存在纵向或横向的联结,知识是以网状结构展开的。同样,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是成体系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的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偶发的,且难以持久和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是孤立的,教师要能在整体性的层面把握知识所处的位置,使知识之间得以有机融合,科学地将静态的授课内容置于动态的知识脉络中去。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将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众所周知,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有认知水平相符,而且要与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相关,这一要求既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结论,也是国家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基本纲领性文件的实际要求。不过,实践中更难把握的是,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学段之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乃至不同个体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建立在授课教师对班级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之上,科学精神应当向日常教育工作的更深层贯穿。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方法论层面的革新既关乎教师教学的手段,也关乎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科学精神中所蕴含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要以教师身体力行的方式被学生习得。面对任何知识,都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而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追问“为什么”,遇到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还要能进一步探索“怎么办”。既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为保持和推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更为长远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就扭转教育评价的不科学性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出台文件对教育评价问题予以规范,凸显出教育评价工作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教育评价是否科学,事关教育治理的核心与未来。它对教育事业的各类主体行为均存在直接影响,无论是作为组织的学校,还是作为职业群体的教师,或是学生和家长,都受到教育评价制度的直接支配。而且,教育评价还与社会中不断再生产着的教育观念联系密切,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决定家庭教育的理念和选择,可以说形塑着我国教育的基本样态。因此,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应当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进行,以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导向,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行动指南,避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在社会中继续蔓延,防止简单的绩效思维误导教育领域的评价机制建构,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继续推进当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教育决策科学性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是衡量教育管理者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准,也关乎教育领导行使决策权的实效,关乎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决策者要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以对事实情况的掌握为基础,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在对决策对象建立全面性认识后,形成对教育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预判,并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决策。

教育决策要建立在对当前教育问题实际情况的掌握和分析之上。因此,对实际情况展开科学且充分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调查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科学性不强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常用的网络问卷或走访座谈的调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问卷的设计结构、发放途径、抽样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式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进而影响教育决策。

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教育评价与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贯穿的,参与主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科学精神应当是教育工作者共同体内部所共同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建构其他规范与文化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性决策科学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