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工作记忆研究进展

2021-04-04庞继松陈新英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作记忆测验精神病

庞继松,陈新英

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 (天津 300222)

工作记忆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核心表现,是认知受损的标识[1]。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受损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就工作记忆的定义、工作记忆缺陷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评估方法及目前针对性的研究结果、新技术应用、相关治疗进行总结。

1 概念

工作记忆最早的概念是获得信息后暂时性的储存能量和操作能力。有学者在研究工作记忆时,提出了“工作记忆模型”概念,并在研究过程中,将工作记忆分为语音回路、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区,其中情景缓冲区是对前3种分类的补充[2]。按照信息处理类型,工作记忆可分为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和语言工作记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长时工作记忆”概念,提出此概念的学者们认为,大脑不但可以储存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从大脑里随机提取长时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一种工作状态,信息的变化被连续记录。

2 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评估方法

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工作记忆的评估方法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3-5],分析这些研究,无不基于工作记忆的一般概念,并将其作为理论支持。评估方法中有Hitch和Mclean、工作记忆、Swanson等成套测验,主要用于健康人或有记忆障碍的儿童;也有单项测验,包括数字排序测验,顺背、倒背记忆广度任务,英语口头广度测验,音素辨别测验,房子视觉广度测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押韵任务,计数回忆测验,完成语言加工任务,语义联想等。

3 研究结果

一项关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的研究结果证实,精神分裂症可导致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同时证实了信息处理的延迟是工作记忆受损的原因[6]。早些年,有学者将n-back首次用于神经科学领域,随后n-back被作为目前工作记忆研究的最经典范式,其对材料编码、监测、保持、更新,且决策、选择、干扰、抑制的过程也被包含其内。有学者在对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分析整理中发现,n-back范式及Corsi记忆任务都表明男性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上有相对优势[7]。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工作记忆受损独立于精神症状之外,且视觉空间任务负荷的增加对测试的影响较视觉数字大[8]。

4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神经科领域各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诱发电位技术(ERP)被引入工作记忆的研究,且主要从脑结构和神经生理方面着手。实际上,PET-CT已被较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有学者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作对比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背外侧前额叶区域皮质血流量比健康者明显减少[9]。一项精神分裂症患者n-back工作记忆与ERP的联合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工作记忆损害,其中患者顶叶生理低效能及工作记忆容量下降可能是导致短时储存功能损害的原因。后来,fMRI技术引入并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PET-CT。与PET-CT比较,fMRI可以精准定位脑区,具有高空间分辨力。此外,国外有将近红外光谱学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方面的研究[10]。

5 临床治疗

5.1 药物治疗

5.1.1 抗精神病药物

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工作记忆方面有很好的疗效[11]。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与5-羟色胺2A(5-HT2A)作用,可明显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此类药物对胆碱能作用对抗较弱。氯氮平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原因为:(1)早期药物种类较少,而氯氮平出现较早;(2)诸多研究认为该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明确[12-14]。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可能来自氯氮平中的一种代谢产物——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其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能够在神经回路形成及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有效作用。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氯氮平的应用受到了争议,有研究认为,氯氮平和乙酰胆碱毒蕈碱样M1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15]。

近年来,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作用的研究发现,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认知功能作用上并无明显差异。总的来说,目前暂无一套完整的药物治疗体系来证实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药物治疗是一种趋势,对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是否有确切疗效有待后续的研究证实。

5.1.2 非抗精神病药物

有研究将γ-氨基丁酸(GABA)的数量用来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疗效[16],其原理是因GABA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工作记忆的相关任务表现与其在大脑前额叶皮质区域的数量有相关性。研究认为,皮质醇的水平可能与工作记忆的缺陷程度有关[17],有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损伤的危机干预提供帮助。雷洛昔芬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被认为对工作记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2 非药物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近几年神经科研究的热点内容,被广泛运用于脑血管疾病后的神经康复治疗中,同时,rTM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也被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任艳萍等[18]研究认为,rTMS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徐清等[19]也认为rTMS对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有明显的疗效。

此外,廖力维等[20]通过系统的认知矫正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得到了明显改善。有研究将有氧训练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显示,有氧训练对工作记忆有积极的影响[21-22]。

总之,工作记忆概念被提出后,有许多学者参与到此研究领域,且影像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效,让人们对工作记忆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方法学上,各种测试与技术相结合,并将工作记忆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目前,临床对工作记忆缺陷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均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n-back为目前工作记忆研究的最经典范式,学者们也致力于此类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检测、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工作记忆测验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都有精神病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你知道吗?
语言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