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4贾晓诚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口智齿牙根

贾晓诚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 (天津 301800)

下颌阻生智齿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指下颌骨内最后一颗牙齿位置不当或无法萌出、正常咬合,继而引发冠周炎、牙源性囊肿、龋齿及邻牙病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1]。临床通常对该类患者行以智齿拔除术,以解除智齿带来的诸多影响,但传统拔牙方法过于暴力,术中、术后极易引发并发症,拔除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拔牙技术不断优化、成熟,其临床适用性、广泛性不断提高[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拔牙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试验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0~42岁,平均(32.65±6.34)岁;患齿部位,右侧16例,左侧19例,左右侧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9~42岁,平均(33.65±6.08)岁;患齿部位,右侧17例,左侧18例,左右侧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经X线、口腔等检查符合下颌阻生智齿的诊断标准;符合相关拔除手术指征;知晓本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或患有精神类疾病;临床资料不全或依从性较差;合并其他口腔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消毒处理后,予以2%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58)对其下颌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常规切开患齿黏膜,充分暴露患齿、牙槽骨,以便术者操作;利用劈冠器(湖北欣和安公司)将颊腭侧牙根分开,再进一步将颊侧近远中牙根分开,在牙根间、牙槽骨间置入牙挺,并借助锤子将其逐个敲入,以使牙根挺出;操作完毕后使用刮匙将牙槽窝清理干净,并利用组织瓣对其进行对位缝合。

试验组行微创拔牙术: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消毒、下颌神经麻醉处理后,暴露牙槽骨、患齿,选用高速涡旋机(泸州浩诚公司,型号FST24-2.2)将覆盖在牙冠表面上的骨组织去除,充分暴露牙冠组织,便于术者操作;测量阻生齿与邻牙间的阻力,若较大则将阻生齿的牙冠部分磨除,以减小牙冠阻力,再将牙冠、牙根分开;完成相关操作后,将微创拔牙刀(瑞典Directadental AB)插入牙槽骨、牙根间的牙周膜附近,并围绕牙根进行切割,先将牙周膜切断,进而使牙根出现松动,以将其拔除。术后两组均进行常规止痛、抗感染治疗,并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复诊情况。

1.3 临床评价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统计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术后疼痛程度以0度、Ⅰ度、Ⅱ度、Ⅲ度分别表示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2)术后张口受限程度根据患者张口大小、自由程度判断,可自由张口为0度;张口2.0~2.5 cm为Ⅰ度;张口1.0~<2.0 cm为Ⅱ度;张口<1.0 cm为Ⅲ度[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5.68±1.85)min,短于对照组的(28.62±3.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P<0.05)。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比较

试验组疼痛程度为0度29例,Ⅰ度9例,Ⅱ度3例,Ⅲ度0例;对照组疼痛程度为0度20例,Ⅰ度16例,Ⅱ度4例,Ⅲ度1例;试验组疼痛程度为0度占比(70.73%)高于对照组(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试验组张口受限程度为0度26例,Ⅰ度10例,Ⅱ度5例,Ⅲ度0例;对照组张口受限程度为0度16例,Ⅰ度19例,Ⅱ度5例,Ⅲ度1例;试验组张口受限程度为0度占比(63.41%)高于对照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

2.3 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中出现2例根折,3例牙龈撕裂,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 (5/41);试验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面部肿胀,2例感染,1例拔牙窝形,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 (8/41);试验组术后出现1例面部肿胀,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88% (2/4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

3 讨论

临床对于阻生智齿通常采取拔除治疗,以避免引发冠周炎、骨髓炎等严重口腔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4]。以往研究报道,下颌阻生智齿的位置较特殊,通常为下颌最后一颗牙齿,与邻牙距离较近,其拔除操作难度较大[5]。本研究对该类患者行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术,而试验组行微创拔牙术,结果显示,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较为严重,且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术,术中主要通过敲击、撬挺等暴力方式将智齿拔除,极易损伤患牙的牙周组织,且术中需使用较多器械,操作较为繁杂,均影响手术时间、创伤程度[6];此外,传统拔牙术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其牙体受力方向、大小若控制不佳,极易出现根折、牙龈撕裂;同时,若缺乏有效处理,术后感染、出血风险亦随之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7]。而试验组行微创拔牙术,该术式借助当前先进的医疗技术,利用高速涡机、微创拔牙刀对智齿进行处理,可降低牙冠阻力并将牙周膜切断,操作简单、灵活,以最小伤害将智齿拔除,不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感染,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传统暴力拔牙带来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及早康复[8]。

综上所述,下颌阻生智齿患者行微创拔牙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

猜你喜欢

张口智齿牙根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仰天大笑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我陪妈妈拔智齿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并发症分析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