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方舱医院安全防控的工作思考

2021-04-03张华玲刘俊峰张竞由翟晓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方舱场馆消防

——张华玲 刘俊峰 赵 靖 向 准 张竞由 翟晓辉 王 健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经中央指导组慎重研究,2020年2月3日,湖北省、武汉市防控疫情指挥部决定,在武汉市启用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的轻症患者,派驻医疗队承担诊疗工作,有效解决了新冠肺炎确诊轻症患者的隔离救治问题,进一步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1]。

1 方舱医院安全防控的重要性

方舱医院是基于应急机动医疗救治任务的模块化卫生装备,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建设改造的临时收治场所[2]。由于武汉的方舱医院是由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内等场所临时改造而成,木质易燃材料众多,供电线路暴露,采暖设施能耗巨大,卫生设施简陋,加之数量庞杂的患者共处于相对密闭的狭窄空间,其消防、治安、饮食等方面的安全防控压力较大。

2 方舱医院安全防控的难点

2.1 舱内设施设备不足,线路老化

受场地所限,有的方舱医院室内消火栓无水或栓口脱落,或者灭火器数量不足,部分安全出口标志损坏,电气线路老化,存在短路和火灾隐患。加之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以及舱内取暖都需要大量用电,舱内易燃物资较多,使得方舱医院安全防控工作难度加大。

2.2 安保力量不足,部分人员防控意识相对薄弱

由于方舱医院是临时改建而成,患者在转入过程中未经过人身检查、随身物品检查,不能确定其是否携带违禁品,存在带入违禁品的治安隐患。有的方舱医院由国际博览中心改建而成,进出口较多,对安保人员数量、排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部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表现为缺乏消防安全常识或者接受消防培训能力有限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方舱医院安全防控的难度。

2.3 工作流程有待优化

方舱医院安全防控工作流程存在堵点:一方面,有时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出院患者数量、详细信息无法及时传达至安保闸口,在人流量集中的时候,无法适时安排合理的安保力量维护现场秩序,存在人员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工作流程有待优化,比如在领餐环节,由于运输及分发等原因,导致领餐等待时间较长,加之领餐人员较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在就餐需求反馈环节,舱内人员来自不同地区,饮食口味有所不同,有效反馈渠道还不够畅通;在饮食安全监督环节,后勤保障团队难以监督检查餐饮公司前端的食材供应环节及烹饪制作环节。这些工作流程的堵点也是安全防控的难点,需要下大力气打通和解决。

3 方舱医院开展安全防控的主要做法

3.1 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统筹部署能力

各方舱医院均以辖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作为依托单位,并指派具有丰富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院长,辖区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选派区级干部作为副院长,统筹后勤、城管、消防等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对接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确保安全防控工作有效落实。

3.2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各方舱医院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围绕消防安全、治安管理、饮食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做到有据可依。建立安全用火用电制度和危险品管理制度,在舱内明显位置设置相关标识,将酒精、强氧化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在安全区域,医用供氧设备远离热源、火源,确保安全;建立应急出口专人负责和联勤联动制度,通过设置专网应急呼叫电台,保持与公安部门及安保值班人员的24 h联动状态,做到秒级响应,确保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建立餐饮采购、配送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满足方舱医院餐饮的特殊要求;建立巡查检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消防、治安、饮食等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3]。

3.3 加强安全检查和重点区域管理,督促工作落实

各方舱医院注重加强安全检查和重点区域管理,做好充足人力配备,确保各项安全防控责任落实到位。选拔消防骨干24 h值守,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及时处理突发的消防事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前,安排消防大队对现场进行检查,尽可能合理配备灭火器、水罐消防车等设备,制作舱内紧急疏散导流图;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后,安排消防救援大队定期对医院办公场所、舱内生活物资、医疗消毒储备仓库进行消防检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消防实战演练。按照“民警+辅警+保安”的要求配备安保力量,24 h维护方舱医院内外治安秩序,并对方舱医院治疗区等重点区域联查联巡,加强管理,确保医护人员、患者的安全。指定专人选取供餐单位,制定餐单并对派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成立后勤保障组和食品安全应急突击队,督促落实餐饮制作场地、运送车辆、工作人员的定时消毒,细化餐饮配送运输流程,明确送餐路径,细化各环节配送流程及人员责任,加强饮食安全管理。

3.4 加强培训宣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各方舱医院注重加强培训宣传[4],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开展主题鲜明的培训,以灭火器使用、安全疏散出口卷闸门操作、疏散逃生为主题,对医务人员、患者、公安民警及安保、保洁等工作人员多次进行培训[5]。利用舱内广播,每天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在消防器材旁张贴消防宣传画,制作并发放《消防救援大队致您的一封信》,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宣传效果。

4 安全防控工作成效

4.1 彰显组织力

各方舱医院一方面完善组织架构,明确依托单位、院长、副院长及职责分工,增强组织的领导力;另一方面围绕消防安全、治安管理、饮食安全管理等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做到工作行为有依据。在此基础上,狠抓工作落实,采取加强日常检查巡查和重点区域管理等方式,全面加强方舱医院安全防控工作,体现方舱医院较高水平的组织协调和统筹部署能力,彰显了组织力。

4.2 维护秩序稳定

各方舱医院在加强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消防、治安、饮食安全方面的管理,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反馈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各方舱医院能够严格落实《方舱医院消防安全规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未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严格落实分区管控,实行分区域管理、重点驻防、动态治安巡查,治安管理状况良好;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注意依据用餐人员口味喜好,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6],饮食安全管理状态良好。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维护了方舱医院的正常秩序。

4.3 促进安全知识普及

各方舱医院结合自身的特殊性,采取培训、广播、张贴宣传画和标识等多种方式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尤其注重对患者开展消防知识培训,进一步夯实了舱内人员的安全知识基础,推动了知识普及,对方舱医院安全防控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5 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紧急将大型场馆改造成为方舱医院,用于收治轻症患者,对于武汉疫情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托举生命的方舟”。方舱医院的成功应用也给下一阶段我国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了一定启示。

5.1 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极大考验了我国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应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体系。以传染病为例,建立应急体系应该在防、控、治上下功夫。通过积极宣传教育、建立分级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传染病的预防。一旦发生类似本次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建立应急方案,阻断疾病传播的同时及时调配物资。在救治方面,加快药物、疫苗的研发,及时制定调整诊疗方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面临着患者多、床位量不足的情况,湖北省、武汉市防控疫情指挥部及时作出了将大型场馆临时改造成方舱医院的决定,在全面加强方舱安全防控的基础上积极救治患者,有效阻断了新冠肺炎的传染源,这是我国在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体系道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意义重大,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5.2 注重方舱医院组织体系的经验总结,全面提升组织协调和救治水平

截至2020年3月初休舱,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管理的14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1 310人,相当于武汉市每5名患者中有1名在方舱医院进行治疗[8]。方舱医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用巨大,这得益于方舱医院建立了较为完善合理的组织体系。一方面,方舱以辖区内医院作为依托,由医疗卫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院长,承担方舱医院日常医疗救治工作,可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救治方案。同时由区级干部担任副院长,负责后勤、城管、消防等安全防控工作,全面提升方舱医院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医疗救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方舱医院良好的组织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医护、安保、后勤等人员的积极性,在疫情救治和防控中形成合力,推动方舱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我们要注重总结方舱医院组织体系方面的经验,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积累工作经验,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开展工作,全面提升组织协调和救治水平。

5.3 注重“平战结合”,做好大型场馆的设计和适应性改造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之际,由大型场馆改造而成的方舱医院在救治轻症患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切断传染源、“床等人”、开展有效医疗救治的目的,成效显著。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平战结合”的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其既可以实现开展医疗救治的目的,又能节约医疗资源和运营成本。以会展中心、体育馆等大型场馆为例,在平时,大型场馆可以按照原本用途开展经营活动,用以回收建筑建设及维护成本并获取收益,一旦发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场馆具备迅速改造成方舱医院的条件,能够及时开展救治工作。

结合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方舱医院的建设经验,我们应有计划地做好大型场馆的设计及改造工作。对于未来准备建设的场馆建筑,在设计初期要结合建筑规模、结构、资金量等情况,在功能布局上采取“弹性可变”的建筑方案布局[9],平时非限定功能空间[9]可以具备多种使用方式,在疫情来临时的战时状态下,能够迅速转为具体的功能空间,与相关设备接口对接。在空间布局方面,合理预留医疗救治设备的位置以及水电冷暖、管道等配套设备的接口。同时也要注意预留合理的物流、人流通道,足够的淋浴场地[8],综合考虑地下停车库与建筑供暖、供气、排污的关联设计,增强适应性。对于现有的场馆,在日常维护和改造工作中,也要将“平战结合”的理念贯穿其中,针对本次方舱医院安全防控中发现的舱内设施设备不足、线路老化等问题,加强日常检查,完善消火栓、灭火器、安全出口标志设施设备,定期进行电气维护,尽可能更换现有老化线路,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通过秉承“平战结合”理念,加强大型场馆的设计和适应性改造,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方舱场馆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