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

2021-04-03霍宏蕾向海平范作鹏庞荣肖默张强胡中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医务处卫生科室

霍宏蕾 向海平 范作鹏 庞荣 肖默 张强 胡中杰

放射卫生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众多,管理涉及人员、设备、场所等,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1]。卫生行政管理及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监管力度逐年加大,对医院放射管理者要求随之增加[2-3]。近年在医院放射卫生管理中频频出现管理意识缺乏、管理手段匮乏、设备台账混乱、人员培训流于形式、放射健康体检结果无人过问等问题,使得放射卫生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为了更好地开展医院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权益,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立一套放射卫生规范化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文章将从放射卫生管理常见问题、设定管理目标、放射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分享放射卫生管理经验,对医疗机构提高现有放射卫生科学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1 医院放射卫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缺乏放射卫生管理意识

在放射卫生管理实际工作中,对放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对放射危害的认识不准确,放射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强度和力度不够,人员及设备的放射防护及管理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制度的实践性和成效性,影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5]。

1.2 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一项针对黑龙江省123所医疗机构共455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有64.9%的放射工作人员不能按时获得个人体检信息,职业健康档案建档率不足62.0%,66.6%的健康档案保存年限不足5年[6]。放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只管培训,不顾效果;放射健康体检结果无人过问,体检不合格人员仍继续从事放射工作,岗前和离岗体检未按要求执行;放射人员管理混乱等。医院对放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发生档案丢失、残缺等现象[6]。

1.3 放射设备台账混乱

放射设备应在《放射诊疗许可证》上登记,在《辐射安全许可证》上进行登记。部分医疗机构放射设备管理混乱,新增、暂停或报废的设备未及时履行相应变更手续,造成账物不符。

2 设定放射管理目标

2.1 人员管理目标

对放射工作人员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准入及退出需经管理部门认可,全部配备个人剂量监测计,监测周期≤90 d。按要求完成放射职业健康体检,每人体检周期不超过2年;按要求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每2年复训一次;按要求取得《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证书取得周期不超过4年。体检不合格、未按要求参加体检、未按要求参加卫生或环保部门规定的培训等情况下,不得继续从事放射相关工作。

2.2 设备管理目标

《放射诊疗许可证》及《辐射安全许可证》实现账物相符。每年对设备及所在场所进行监测,并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稳定性检测,并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做到“不登证不使用”“不合格不使用”。

3 放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

3.1 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医院放射安全管理工作,成立放射安全领导小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组长,医务处长和/或主责人员担任副组长,辐射安全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处,制定各成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建立健全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不同类别射线装置操作规程、放射安全领导小组极其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射线装置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辐射安全培训制度、辐射监测方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随放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医院人员调整不断对制度进行修订,按要求定期组织放射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根据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

3.2 院科两级放射管理体系

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对院长负责,负责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落实督导制度的执行。医务处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负责放射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组建临床医技科室放射工作管理员队伍,每个科室设立一名放射工作管理员,负责日常放射管理工作,包括个人剂量监测计的收发、管理文件及通知的下发及执行、科室培训及演练的组织安排、科室人员体检安排等。管理员队伍重点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是医院放射安全领导小组与放射工作人员之间的重要纽带。

3.3 放射相关预算管理

根据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放射相关支出进行规划管理。放射相关预算包括: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设备环境影响评价、设备及场所检测、放射防护监测仪等相关支出。每年由医务处进行预算申报,有计划地完成各项预算的支出。

3.4 放射工作人员准入与退出

根据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放射工作人员定义,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放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有利于顺利开展放射诊疗技术,同时也对维护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7]。根据医院放射人员情况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信息库》,将人员的基本信息、科室、专业、工作年限、体检情况、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放射卫生培训时间、辐射安全知识培训时间、《放射工作人员证》办理时间等录入信息库,并实时更新。由医务处专人负责规范录入及管理。各科室放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如增加人员需报备医务处,由医务处按要求组织职业健康上岗前体检、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及辐射安全知识培训、配备个人剂量监测计,全部完成后方可上岗。体检不合格、未按要求参加或完成体检、未按要求参加卫生或环保部门规定的培训等人员,不得继续从事放射相关工作,由医务处下发《脱离射线相关工作的通知》,科主任签收存档,并将落实结果报医务处存档。医务处对科室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督导整改。对于落实不到位的科室及个人进行处罚。

3.5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放射诊疗技术被应用于临床,过量照射和放射事故造成的医疗隐患已经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8]。近年来,我国每年诊断约20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其中诊断最多的为放射性肿瘤、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9]。为了更好地实现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应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10],并永久保存,医院应主动告知体检结果,并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及复印本人的健康档案。在放射工作人员信息表中统一标注最近一次职业健康体检的时间,由医务处设专人管理,集中组织人员体检,确保时限不超过2年。对于新入职放射工作人员及时安排岗前体检,对于调离和退休人员及时安排离岗体检。对于漏检项目或体检不合格人员,3个月内完成复检或补检。对于复检不合格人员,医务处统一下达通知,责令脱离放射工作,并监督落实。

3.6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医务处按季度集中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计的监测及发放。由科室放射管理员统一收取本科室剂量计,收齐后交医务处换取新剂量计,并下发科室人员。每季度领取上一季度监测报告,对于季度个人剂量达到0.5 mSv的人员立即开展调查,填写调查整改表,科室主任签字,由医务处交放射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签批。根据剂量约束值(介入医师5 mSv/年,放射医师2 mSv/年),对于年剂量超标人员,立即安排体检,并调离工作岗位。个人监测剂量录入放射工作人员信息库,监测报告原件扫描存档,纸质版永久保存。年度体检报告按环保部门要求录入系统。

3.7 院科两级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需按要求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每2年复训一次。按要求取得《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证》,证书取得周期不超过4年。同时具备两证方能上岗。医院每年组织一次院级放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科室内部自行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反复强化、更新放射防护知识,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调离工作岗位。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个人健康管理及剂量监测,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辐射安全,减小危害[11]。

3.8 放射设备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逐渐加强了放射相关执法力度,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无锡市某医疗机构因违反放射工作场所“三同时”管理规定,卫生监督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其作出了警告、经济处罚及限期整改的处理[12-13]。如何规范放射设备管理,是医疗机构应该深思的问题。医学工程部门应建立放射设备台账,对设备的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安装日期、设备编号、设备相关参数、所在场所、监测日期及状态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实时更新。放射相关设备在购置前由采购部门及医学工程部门与放射安全领导小组沟通,进行可行性论证。购买后由放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进行设备检测及场所安全检测,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履行放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等手续,最终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及《辐射安全许可证》登记后方可使用。设备的新增、暂停、报废等均应及时报告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履行相应变更手续。定期完成《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校验和《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领工作。

3.9 考核管理

为了巩固管理措施及效果,提高科室重视程度,由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将放射相关管理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及科主任目标责任管理中,纳入年终考核。

4 小结

伴随医疗放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卫生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规范化管理放射相关人员、设备及场所,建立健全医院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放射卫生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及公众权益。

猜你喜欢

医务处卫生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卫生与健康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务部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医生如何实现真正自由执业
医务处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