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贝沙坦的合成

2021-04-02应佳妮王兴飞万浩芳

合成化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氧水贝沙坦收率

应佳妮,王兴飞,万浩芳*

(1.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1;2.浙江岚之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2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患者数目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会带来包括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较重的医疗负担。伊贝沙坦[1-2]作为一种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受体拮抗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上疗效显著,且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糖尿病肾病等作用,患者耐受性好,给药方便,降压安全、有效、平稳,适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符合我国国情,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对伊贝沙坦的合成报道较多[3-7]。Kumar等[8]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与氰化钠、氨水反应生成1-氨基环戊腈草酸盐,再经浓硫酸水解成酰胺后,与正戊酰氯发生脱水关环反应,得到2-丁基-1-二氮杂螺[4.4]壬-1-烯-4-酮,该化合物又与4′-(溴甲基)-2-氰基联苯偶联,最后与叠氮化钠发生叠氮化反应得到伊贝沙坦。本路线中用到剧毒品氰化钠以及叠氮化钠,另外使用了大量的浓硫酸进行水解,该工艺产生大量酸性废水,不符合绿色生产要求。许伟等[9]以环亮氨酸为起始原料,与正戊酰氯进行反应后,再与4-氨甲基-2′-氰基-联苯进行缩合环化,制得伊贝沙坦中间体,最后再与叠氮化钠反应获得伊贝沙坦。该方法避免了氰化钠的使用,且为伊贝沙坦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该法中所用原料成本偏高,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

本文在文献[10-12]方法基础上,开发了一条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的合成工艺路线,经氰化、戊酰化、水解、环合、缩合、叠氮化等6步反应最终合成目标产物伊贝沙坦(Scheme 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确证。

Scheme 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Bruker 500 MHz型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Agilent ITQ 110型离子阱质谱仪;Agilent GC-2014 型气相色谱仪;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氰化钠,含量98%,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戊酮,含量>99%,氯化铵,含量99.5%,正戊酰氯,含量98%,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工业品。

1.2 合成

(1)N-(1-氰基环戊基)戊酰胺(2)的合成

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7.9 g(0.161 mol)氰化钠,9.2 g(0.172 mol)氯化铵和45.0 mL水,搅拌溶解完全后,依次加入60.0 mL甲醇,12.0 g(0.143 mol)环戊酮,12.0 g(0.341 mol)的20%氨水,于45 ℃反应4 h(GC检测)。分液,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旋干回收溶剂,干燥得淡黄色液体化合物M。在三口烧瓶中加入M和120 mLCH2Cl2,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于0 ℃加入16.7 g(0.157 mol)碳酸钠,缓慢滴加19.0 g(0.157 mol)戊酰氯,滴完,保温反应2 h(HPLC检测)。加水淬灭反应,分液,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旋干回收溶剂,干燥得黄棕色油状液体224 g,HPLC检测纯度97.5%,收率87.0%(以环戊酮计);1H NMR(400 MHz,Chloroform-d)δ:7.52(s,1H),2.37~2.31(m,2H),2.14(dd,J=13.4 Hz,6.7 Hz,2H),1.84(s,3H),1.69~1.56(m,3H),1.36(h,J=7.4 Hz,3H),0.93(t,J=7.5 Hz,4H);13C NMR(101 MHz,Chloroform-d)δ:174.05,121.44,54.80,38.69,35.60,27.61,22.96,22.18,13.70;HR-MS(ESI)m/z:Calcd for C11H18N2ONa{[M+Na]+}217.2623,found 217.2678。

(2) 1-戊酰胺基环戊烷-1-羟酰胺(3)的合成

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 g(0.103 mol)化合物2,1.5 g(0.037 mol)氢氧化钠,120 mL甲醇,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于0 ℃缓慢滴加21.0 g(0.618 mol)双氧水与20 mL甲醇的混合液,滴毕,保温反应6 h(HPLC检测)。分液,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旋干回收溶剂得白色固体320.2 g,HPLC检测纯度98.0%,收率92.5%(以化合物2计),m.p.169~171 ℃(m.p.170~171℃[13]);1H NMR(400 MHz,DMSO-d6)δ:7.79(s,1H),6.89(s,1H),6.74(s,1H),2.15(t,J=7.5 Hz,2H),2.00(dt,J=12.7 Hz,8.0 Hz,2H),1.89~1.76(m,2H),1.60(td,J=8.4 Hz,7.5 Hz,5.0 Hz,4H),1.47(p,J=7.5 Hz,2H),1.27(hept,J=7.8 Hz,7.3 Hz,2H),0.87(t,J=7.4 Hz,3H);13C NMR(101 MHz,DMSO-d6)δ:176.48,172.73,66.46,36.51,35.60,27.74,24.38,22.29,14.24;HR-MS(ESI)m/z:Calcd for C11H20N2O2Na{[M+Na]+}235.2810,found 235.2810。

(3) 2-丁基-1,3-二氮杂螺环[4.4]壬-1-烯-4-酮(4)的合成

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 g(0.094 mol)化合物3,11.3 g(0.282 mol)氢氧化钠,120 mL甲醇,升温至65 ℃,保温反应5 h(HPLC检测)。旋干回收溶剂,用100 mL水洗涤,分液,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旋干回收溶剂得黄色油状液体413.9 g,HPLC检测纯度98.5%,收率76.0%(以化合物3计);1H NMR(400 MHz,DMSO-d6)δ:2.80(t,J=7.7 Hz,2H),2.30~1.59(m,11H),1.36(h,J=7.4 Hz,2H),0.92(t,J=7.3 Hz,3H);13C NMR(101 MHz,DMSO-d6)δ:180.10,173.73,72.60,36.99,27.83,27.05,25.44,21.91,13.86;HR-MS(ESI)m/z:Calcd for C11H18N2ONa{[M+Na]+}217.2701,found 217.2678。

(4) 4′-[(2-丁基-4-氧-1,3-二氮杂螺环[4.4]壬-1-烯-3-基)甲基]联苯-2-甲腈(5)的合成

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0 g(0.051 mol)化合物4,13.8 g(0.051 mol)4′-(溴甲基)-2-氰基联苯,0.5 g四丁基溴化铵,6.5 g(0.061 mol)碳酸钠和100 mL甲苯,升温至80 ℃,保温反应6.0 h(HPLC检测)。加入100 mL水,旋干回收溶剂,分液,用CH2Cl2(2×50 mL)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旋干回收溶剂,残余物用混合溶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6]重结晶得白色固体516.8 g,HPLC检测纯度98.3%,收率85.5%(以化合物4计);m.p.93~95 ℃(m.p.92~93℃[14]);1H NMR(400 MHz,DMSO-d6)δ:7.95(dd,J=7.9 Hz,1.4 Hz,1H),7.79(td,J=78 Hz,1.5 Hz,1H),7.68~7.53(m,4H),7.33(d,J=8.1 Hz,2H),4.79(s,2H),2.37(t,J=7.6 Hz,2H),1.87(q,J=5.3 Hz,4.8 Hz,6H),1.77~1.61(m,2H),1.50(p,J=7.6 Hz,2H),1.35~1.18(m,2H),0.80(t,J=7.4 Hz,3H);13C NMR(101 MHz,DMSO-d6)δ:186.21,161.50,138.25,137.42,134.30,133.96,130.53,129.64,128.71,127.21,110.64,76.35,42.77,37.29,27.98,27.14,25.94,22.01,14.06;HR-MS(ESI)m/z:Calcd for C25H27N3NaO{[M+Na]+}408.4992,found 408.5008。

(5) 伊贝沙坦(6)的合成

向装有机械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5.0 g(0.039 mol)化合物5,5.6 g(0.041 mol)氯化锌,5.0 g(0.078 mol)叠氮钠,0.5 g四丁基溴化铵和120 mL二甲苯,与120 ℃保温反应20.0 h(HPLC检测)。冷却至室温,缓慢滴加20 mL 30%氢氧化钠溶液,搅拌0.5 h;分液,用水(2×30 mL)萃取有机层,合并水层,缓慢滴加10 %盐酸至pH=3.5,搅拌0.5 h;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至pH=7.5,过滤,滤饼用95%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613.0 g,HPLC检测纯度99.5%,收率78.0%(以化合物5计);m.p.179~181 ℃(m.p.180~181 ℃[14]);1H NMR(400 MHz,DMSO-d6)δ:7.71~ 7.64(m,2H),7.57(dd,J=18.2 Hz,7.4 Hz,2H),7.10(s,4H),2.53~2.47(m,1H),2.30(t,J=7.6 Hz,2H),1.84(d,J=8.0 Hz,6H),1.74~1.61(m,2H),1.49(p,J=7.6 Hz,2H),1.27(h,J=7.4 Hz,2H),0.81(t,J=7.4 Hz,3H);13C NMR(101 MHz,DMSO-d6)δ:155.49,136.79,131.56,131.05,129.73,128.31,126.75,123.95,42.70,37.26,27.93,27.05,25.90,21.98,14.07;HR-MS(ESI)m/z:Calcd for C25H28N6ONa{[M+Na]+}451.5230,found 451.5298。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2的反应条件优化

(1) 反应温度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1),考察不同的反应温度对酰化反应的影响。该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反应越剧烈,将导致反应过度酰化,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减慢,因此控制合适的温度有利于反应的正常进行,由表1可知,反应温度为0 ℃时反应收率最高,因此优选0 ℃为反应温度。

表 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Table 1 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

(2) 戊酰氯用量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1),考察戊酰氯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过程中,当戊酰氯的量较少时,因溶剂以及空气中有部分水,戊酰氯部分水解,随着戊酰氯的量增加,将导致反应过度酰化,副产物增加,收率降低,由表2可知,当环戊酮与戊酰氯的物质量比(r)为1.00/1.10时,反应收率最高,因此该反应的最佳摩尔比为1.00/1.10。

表 2 戊酰氯的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valeryl chloride on the reaction yield

2.2 合成3的反应条件优化

(1) 反应温度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2),考察不同的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温度是该反应的关键因素,温度过高,将导致化合物2过度水解生成羧酸,同时温度过高将加速双氧水的分解,因此控制合适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物产率及纯度。由表3可知,反应温度为0 ℃时反应收率最高,因此优选0 ℃为反应温度。

表 3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Table 3 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yield

(2) 双氧水用量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2),考察双氧水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由表4可知,当环化合物2与双氧水的物质量比(r)为1.00/6.00时,反应收率最高。这是因为双氧水的碱性条件下,双氧水易分解,当双氧水量小于6摩尔当量时,反应不完全,产率较低,当双氧水量过高时,致化合物2进一步水解生成羧酸。

表 4 双氧水的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valeryl chloride on the reaction yield

2.3 合成化合物5的反应条件优化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4),考察不同的碱对反应的影响,该反应历程中,每分子原料反应会生成一分子HBr,需要用碱中和生成的HBr加快反应速度,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氢氧化钠,乙醇钠碱性过强,长时间反应下,易造成化合物4的水解,生成副产物,三乙胺为有机碱,该反应条件下催化效果不明显,故采用碱性适中,收率较高的碳酸钠作为缚酸剂。

表 5 碱对5收率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base on the yield of 5

2.4 合成6的反应条件优化

(1) 催化剂用量

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同1.2(5),考察不同的催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当化合物5与氯化锌的物质量比(r)为1.00/1.05时,反应达到较佳条件,此时继续增加催化剂用量收率不再有明显改变,但是催化剂用量低于该值时,收率降低。因此,催化剂投料比r=1.00/1.05为较优的反应条件。

表 6 戊酰氯的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Table 6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valeryl chloride on the reaction yield

以环戊酮为起始原料,经氰化、戊酰化、水解、环合、缩合、叠氮化反应合成伊贝沙坦,总收率40.7%,纯度99.5%。

猜你喜欢

双氧水贝沙坦收率
泰兴怡达40万t/a双氧水装置开车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工艺优化
高收率烯烃裂解技术的创制与工业应用通过鉴定
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新型3-【4-(苯氧基)苯基】-5-【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基】-1,2,4-噁二唑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