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漕运与淮安的城市发展*

2021-03-31余洪红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期
关键词:清江浦山阳县淮安

余洪红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1 漕运及其历史

1.1 漕运的起源

淮安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段,西接洪泽湖,运河绕城而过,是南北水陆之要地,也是漕运总督驻扎的重镇,更是盐关之要,历来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历史上,淮安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发展与漕运是分不开的。明、清两代均设漕运总督,驻淮安。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副都御史王竑被任命为漕运总督,兼任淮安、扬州、庐江、凤阳四府及徐州、和州、滁州三州巡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漕运总督驻淮安。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20 世纪初的1 000 多年中,为了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古代中国政府大多选择内陆水运的方式,以大运河作为较为安全、快捷的运输通道,为此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断修建维护运河河道、水工设施、运输储存设施,制定与之配套的相应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制度,专门负责调运国家战略物资。这种由国家政府组织和管理,利用水路调运专门物资到首都的专门运输体系被称作“漕运”,它是古代中国这一庞大的农业大国根本的需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赋税方式和治理国家最重要的统治手段。

1.2 漕运的影响

对于自隋代至清代的多个朝代来说,漕运都是重大的国家事务,这一独特的制度和体系,对古代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政治上,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经济上,漕粮征派的大多数地区,大都是农业生产比较先进的地区,漕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尤其对于商业经济来说,漕运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运输的便捷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循环流通。此外,漕运对城镇盛衰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运河沿线的城镇。一方面,运河漕运的日趋频繁带来了大量商品和贸易机会;另一方面,随着运河的拓展和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城镇随之兴起,那些以往作为运河漕运重要节点的城镇均受到运河的影响,经济不断繁荣,城市逐渐得到了发展。

2 漕运与淮安的城市发展变迁

2.1 漕运的发展

回顾历史,公元前486 年,吴王夫差出于军事目的要借水路运粮送兵,开凿了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邗沟作为南北大运河最初的一段河道,其入淮口就选在了末口(今淮安城区)。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 年)置淮安县,这是淮安第一次正式成为县级行政区。公元1366 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明初,淮安府治山阳县(今淮安区),面积达3.5 万km2,是明清两代江苏境内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山阳县的发展比淮安府更早,其城镇建设的历史几乎与运河的历史一样长——邗沟开凿以后其末口兴起了早期城市雏形北辰坊。自此,淮安城开始大规模营建,其后历经各个朝代不断地修缮、增建,逐渐形成明清两代旧城、新城和联城并列的三联城格局,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是比较罕见的。总督漕运公署、淮安府、山阳县等行政机关基本都设于旧城,是淮安府的政治中心。新城位于旧城北一两里的北辰坊。联城俗称夹城,主要是作为军事堡垒。新旧二城之间,原来是粮船屯集的地方。为了抵抗倭寇,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 年),漕运都御史章焕奏准建造,连贯新旧二城为一体,加强了军事防卫。直至清末,三联城的位置一直没有改变过。明清两代淮安三联城的形成,既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也与淮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更是漕运、治水和军事的需要。而随着大运河运道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淮安与大运河的关系也日渐重要,直至明清成为维系南北大运河的关键之处。

2.2 城市规模的扩大

明清两代漕运最高管理机构漕运总督均设于淮安. 淮安之所以成为漕运总督驻节之地,一是地处南北水运枢纽,历史上就是漕运必经之处;二是明代在大运河途中建立了4 个大型国有粮仓,分别是淮安、徐州、临清、德州。明万历年间,漕运总督舒应龙言:“国家两都并建,淮、徐、临、德,实南北咽喉。”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漕运的兴盛,淮安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江北水城、运河之都。这里不但设有多座公署,而且运河沿岸最重要的集市、坝闸、榷关、仓储、船厂大多设在山阳县及其附近地区,山阳县城同时也是淮安府城,是淮安府漕运转运中心、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到了清代,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约数千万两白银,其中通过漕运征收就达70%左右。古老的大运河已成为支撑封建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动脉,而淮安则成为维系漕运伟业的心脏,其繁华的程度完全可以与两宋的京城开封、杭州一争高低。

那时的淮安城西北有杨家桥市、罗家桥市、西义桥市、姜桥市、菜桥市,位于运河东岸的西湖嘴市尤为繁华,明代的丘濬夜泊淮安西湖嘴,写有“十里朱楼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的诗句。西湖嘴的繁华让诗人赞叹不已,感慨“唐诗称扬一益二,是天下繁华地扬州为最。今其地阆阓,人烟之盛,视淮阴反若不及焉”。富甲一方的盐商生活奢侈,由明至清数百年的不断经营,那时的淮安河岸园林名胜鳞次栉比。“南始伏龙洞,北抵钵池山,东绕盐河一带,周环约十数里,皆淮之胜境也”。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曲江楼、菰蒲曲和荻庄,与扬州马氏的小玲珑山馆、郑氏休园和程氏莜园等南北呼应,成为江淮间屈指可数的园林名胜。

淮安城市规模宏大,到明末有72 坊,堪称东南一巨镇。除山阳府之外,淮安所属的一些城镇也因为漕运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居运河之中的清江浦河,打通了千里运河漕运,实现了运河的全线贯通,后因为北方降水偏少,运河水势下降等诸多原因,以淮安为界,南北漕运能力悬殊。江南的物资到达清江浦后,只能在淮安府的清江大闸上岸改为陆路运输。这样一来,使得清江浦的地位日益突出。据《光绪清河县志》记载,扼守京杭大运河咽喉的清江浦,人口一度“猛增至数十万”,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也逐步扩大,商业日渐繁荣。“凡货船悉由清江过坝,里之运河,外之黄、淮河,千舳丛聚,侩埠羶集,两岸沿堤居民数百万户,为水陆之康庄,冠盖之孔道,阛阓之沃区云”。然而到了晚清,漕粮海运、津浦铁路通车,清江浦逐渐丧失了“南船北马”的地理优势,城内外的店铺纷纷倒闭,人口骤减至不足十万,往日的繁华也因此烟消云散。清江浦兴起的时间不足600 年,与上游的淮阴故城和下游的楚州城相比,可以说是小字辈。然而正是明清两代几百年间在清江浦上对运河的经营,最终奠定了淮安“运河之都”的地位,清江浦也成为今日淮安主城区的代名词。

现在的王营镇旧名王家营,地处废黄河与盐河之间,这个镇的地理位置在明清两代随着黄淮溃决,曾3 次东迁。清代海运未通之时,王家营“南船北马,众庶走集”,乾隆年间,清河县迁治清江浦,又“改设马号于王家营”,并“列墩置戊以护行旅”,是为“清口驿”,为“通京御道第一驿站”。

草湾在淮安新城东北20 里。“人烟凑集,柴艘聚屯,盐船从此过坝。后黄河冲决,沙淤成滩,与草湾远去半里余,淤滩高广,迁住者百余户,人烟闹集,遂名此地为新草湾,前者为旧草湾”。通过这些集镇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对于集镇形成的影响力,淮安因为处于南北咽喉之处,促成多个城镇的繁荣,也正是因为对于运道的依赖性,使得城镇的兴衰与运道的变迁相联。

3 兴也漕运,衰也漕运

作为一座运河城市,淮安的繁荣与极盛都极大依赖于运河与漕运,而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漕运的影响很大,因此,作为经济发展唯一的支柱产业漕运一旦罢行,衰落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与漕运息息相关的相关产业迅速出现颓势,大量从业人员失业,尤其是服务业因为客流量的减少而极度萎缩,人员流动减少伴随着人口大量流失,城市慢慢地衰落下去。一方面,公元1824 年,清江浦高家堰大堤溃决,高邮至清江浦段运河水位变低,河运漕粮已是不可能。清政府不得已改漕粮海运,这就使运河的航运价值基本消失;另一方面,随着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兴起,淮安的水上交通枢纽地位也迅速消失。因此,随着漕粮海运的推行,之前这里的商业繁茂景象一去不复返,淮安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的境地,地位一落千丈。

4 结语

淮安作为一个典型的运河城市,漕运的兴衰伴随着城市的兴衰,城市发展单一,过分依赖漕运。我们应以史为鉴,城市的发展需要走多元化道路,不能“只走独木桥”,单一的产业链如果出问题就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各个行业协调发展,各种产业相互促进,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并真正走向兴盛。

猜你喜欢

清江浦山阳县淮安
淮安清江浦区专委牵头 遇事不愁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漫话清江浦
云旅游模式助力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京剧大师王瑶卿与清江浦大戏台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