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1-03-30付文月江晓燕李波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精神科

付文月 江晓燕 李波林

摘要:目的:分析探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分别评定8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与80名综合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神病性强迫、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迫、人际关系等因子分低于 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的求助、自责、幻想等因子分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低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重视临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精神科医护人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更要加以重视,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64-01

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工作单位及劳动场所度过,而从事职业与工作环境等对人们幸福、安宁等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因人际关系矛盾、角色突出、工作压力大,负责的患者常常会发生暴躁、冲动、自残、伤人、自杀等恶劣事件,导致精神科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度紧绷的精神紧张,这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1]。在这种应激环境下,精神科医护人员应当保护自身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本研究首先调查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本院80名精神科醫护人员,其中男12人,女68人,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8.26±2.53)岁;护龄:13人为1-3年,26人为4-5年,30人为6-8年,6人为9-10年,5人10年以上;倒班49人,白班31人。另选择本市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80名。两组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护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都在经验丰富的心理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问卷调查,问卷上无需登记受试者姓名,具体为:①症状自评量表(SAL-90):按照5级方式计分,即1表示无、2表示轻微、3表示中度、4表示重度、5表示严重;②应付方式问卷:主要包括成熟的应付方式(解决问题、寻求帮助)与不成熟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总共6个应付因子。所有问卷都是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时100%。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0.05则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科医护人员的SCL-90各类症状因子对比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神病性强迫、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迫、人际关系等因子分低于 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科医护人员的应付方式问卷各因子对比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的求助、自责、幻想等因子分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低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量大,医护人员面对的风险性大,精神科的患者会冲动、逃跑、伤人、自伤、自杀,医护人员随时都可能遇见多种意外事件发生,同事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长期的倒班工作制,导致精神科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状态。此外,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大偏见,不但精神病患者被歧视,连带精神科医护人员也遭到歧视,医护人员辛苦付出且没有得到人们的尊重及理解,这进一步增加了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压力。精神科医护人员得到晋升机会少,继续深造较难,工作压力大,这些都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情绪,进而影响临床护理质量[2]。在应付方式量表测试中,发现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的求助、自责、幻想等因子分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低于综合科医护人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研究显示,当人类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下时,当良好得到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其自身心理损害的危险性将会增加43.3%,而和普通人相比,其危险度高出2倍[3]。由此可知,良好的应付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紧张,促使个体能够成功的解决有关问题,并以此达到保护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平衡等作用。

针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应当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宣传力度,要重视精神科的心理需求;呼吁全社消除对精神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偏见,理解精神卫生事业,给予精神科医护人员支持;给予精神科医护人员人文关怀;医疗行政部门与社会要保证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合理编制,尽可能帮助精神科医护人员合理解决物质及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管理者要为精神科医护人员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让医护人员感到自己被尊重、被信任,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妙辉.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2):220-221.

[2]周桦.利用"减压坊"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476-4480.

[3]李芳,陈丽波,杨成武.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应对[J].医学研究,2019,1(6):101-101.

作者简介:1付文月,女,1989 1219,汉,中级,本科;

2江晓燕,女,19870505,汉族,医师,本科;

3李波林,男,19891110汉族,医师,本科。

涉县医院 河北邯郸 0564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精神科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