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峨眉山峨眉髭蟾种群现状与保护建议

2021-03-30康力文张杰波刘再婕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峨眉山

康力文 张杰波 刘再婕

摘 要: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由于近年来该蟾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且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其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在最新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濒危(EN)。为深入了解峨眉山峨眉髭蟾的种群现状及繁殖地生境,通过样线法、访问法结合相关文献确立了报国寺、伏虎寺、圣水禅院、万年寺、清音阁等作为重点调查区域,于2019年2—3月对峨眉山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发现,峨眉髭蟾有28只(25雄,3雌),繁殖地生境水质良好,氮、亚硝含氧量高,氨酸盐均未超标,但有垃圾堆积及厕所粪便污染情况。并结合峨眉山景区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峨眉髭蟾;峨眉山;种群现状;繁殖生境

中图分类号 Q178.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029-03

Abstract:Vibrissaphora boringii, mainly distributed in Sichuan, Guizhou, Yunnan, Hunan and Guangxi. Vibrissaphora boringii 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amphibian which only distribut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habitat of this species was destroyed, meanwhile the tadpole period of this species was too long, which is easy to be preyed by predators. The survival rate is rather low, meanwhile its populations descended continuously, which was inscribed as endangered (EN) specieson the Red List of Chinas Vertebrates. In order to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tatus and breeding habitat of Vibrissaphora boringii, a field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Emei Mountain from February to March in 2019.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line sampling and visiting, combining with relevant articles, we established the main survey areas which is the Baoguo Temple, Fuhu Temple, Shengshui Temple, Wannian Temple and Qingyin Pavil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28 Vibrissaphora boringii (25 males, 3 females) were found with excellent water quality, which has high oxygen content、no excessive ammonia nitrogen and nitrite, but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garbage and fecal pollution accumulation. We put forward reasonably protectiv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i Mountain scenic spot.

Key words: Vibrissaphora boringii; Emei Mountain; Population Status; Breeding habitat

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隶属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髭蟾属(Vibrissaphor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1]。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重庆、湖南和贵州等地,其模式产地为四川峨眉山[2]。因繁殖季节期间,雄蟾上唇缘长有10~16枚锥状黑色角质刺(雌蟾相应部位为橘红色点),又被称为“胡子蛙”“角怪”。

由于特殊的繁殖方式和习性,峨眉髭蟾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地位和科研价值。2000年该物种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然而,峨眉髭蟾的保护现状堪忧,由于过渡捕捉、栖息地破坏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其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早在200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就已将其列为濒危(EN)等级,如今这一珍稀物种在其模式产地四川峨眉山已濒于绝灭。为了解峨眉髭蟾在原产地的种群数量、生存现状以及评估其繁殖生境质量,笔者于2019年2—3月对峨眉山野生髭蟾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中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E103°15′~103°28′,N29°31′~29°38′),属于典型的中山山区,是西南山地保护的热点地区。为剥蚀背斜褶皱断块山,坐西向东,南北走向,形成于距今3000万年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造成了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年均气温17.29℃,由于地形复杂,高差达2700m,温差达14℃,年均降雨量1555.3mm,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5]。

2 研究方法

2.1 样线设置 根据峨眉山的地形地貌和峨眉髭蟾的生活习性,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了报国寺、伏虎寺、圣水禅院、万年寺、清音阁等为本次实地调查区域。重点调查小溪、山涧、水塘,以溪流为主设立样线,每条样线长度在500~2000m。

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样线法和访问法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主要在峨眉山景区及周边区域开展。调查时间包括白天和晚上,白天主要寻找观察适合峨眉髭蟾生存的生境,并翻开合适的石块察看是否有峨眉髭蟾的卵群,若发现卵群采集少量卵群,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数量、GPS位点、海拔、生境特征等),并对生境进行拍照;晚上采用强光手电筒作为照明工具,以约1~2km/h的速度沿样线步行,以肉眼对样线周围(左右约5m的距离范围内)仔细搜索,可以通过峨眉髭蟾雄蛙鸣叫确定位置,找到实体,进行鉴定。经发现峨眉髭蟾随即捕捉,考虑到峨眉髭蟾是濒危动物,数量极其稀少,为了不对种群造成破坏,对捕捉到的峨眉髭蟾进行记录(记录种类、GPS位点、海拔、生境特征等)后就地放生,并对生境进行拍照。

2.3 生境因子检测 利用PHB-1笔型酸度计、温度计、溶解氧试剂、氨氮试剂、亚硝酸盐试剂、总硬度试剂(均为河南南华干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卷尺等工具对峨眉髭蟾繁殖地的pH值、水温、含氧量、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水硬度、水潭宽度、深度、郁闭度等环境因子进行测量。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总硬度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即用待测水样冲洗测定管后,取水样至刻度线,往管中滴加试剂,充分摇匀放置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3 结果与分析

3.1 繁殖生态 峨眉髭蟾在峨眉山的繁殖季节为2月底至3月初,繁殖盛期持续7d左右,属于典型的暴发性繁殖类型。在繁殖季节峨眉髭蟾雄蟾喜欢进入流水较缓而石块甚多的溪段内,躲藏在不宜搬动的大石块底面,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鸣声,吸引雌蟾前来抱对,抱对方式为大多数蛙所采用的腋下抱对。抱对产卵后,髭蟾马上离去,雄蟾留在繁殖场,有明显地护卵行为。产卵300~700粒,卵群贴附在石块底面,乳白色,呈圆环状,很少见到游离状态的卵。

3.2 繁殖场生境 峨眉髭蟾繁殖地多为流水、溪沟形成的回水凼,宽2~5m、深0.2~1m、盖度30%~40%、温度9.6~11.8℃适宜生存,水质较好,含氧量高,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均远低于标准线;水中遍布不同直径的卵石,大直径卵石下存在5~20cm的缝隙(见表1)。

3.3 生存现状 调查发现,峨眉山其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造成了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特点,其溪沟流域众多,水质良好,为峨眉髭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环境。由于近年来该蟾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其蝌蚪发育缓慢,变态期较长,蝌蚪期长达3年左右,易被天敌捕食,对生态环境更加敏感,故该蟾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本次调查仅在雷音寺溪沟、圣水阁溪沟、清音阁溪沟、报国寺溪沟有发现(见表2)。

其受胁迫因素如下:(1)水利建设:峨眉髭蟾繁殖地附近有一个饮水厂,故存在引水断流情况。有几条沟2016年勘测时有水,本次调查已经断流了;(2)人为捕捉:峨眉髭蟾蝌蚪体形较大,一些不法分子把它包装成蛙鱼在当成餐馆进行售卖。繁殖期雄蟾具有胡子,外形奇特,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捕捉来当作宠物进行售卖;(3)旅游开发:游客的增加会存在人类活动垃圾的产生,在景区内景区管理人员会进行管理,但景区外就会存在垃圾常年堆积的情况。并且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影响生态,如本次调查发现圣水阁附近厕所在往溪沟里排放粪便,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4 讨论与建议

调查发现,峨眉髭蟾在峨眉山分布较窄,其中4个分布点位于峨眉山景区周边,仅1个分布点号位于景区内,繁殖地分布海拔在656~861m。峨眉髭蟾的生活区域很多与人类活动区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峨眉髭蟾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景区周边的4个分布位点内均发现有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对溪流生态的破坏,其中1个位点(圣水阁)发现有厕所排泄物的污染,这极其影响峨眉髭蟾及其他依赖水源生存的动植物。而位于景区的1个分布位点,水质状况良好,无污染现象。说明景区建设虽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的作用,但景区的管理人员也应注重保护生态。

本次调查发现峨眉髭蟾有28只,与许勤智等在梵净山调查结果0只相比[6],说明峨眉山峨眉髭蟾生境目前保存较好,还存在适合峨眉髭蟾生存的溪沟。但同时也发现,在峨眉髭蟾繁殖场溪沟附近的几条溪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流现象,峨眉髭蟾潜在繁殖场地已经不断减少,今后需要加强对生境的保护,避免若干年后出现梵净山的情况。有峨眉髭蟾繁殖的溪沟也面临着威胁,其水流较2016年勘測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水流减少情况,分析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季节不同,夏季水流量较大,春冬之时径流量较小;二是由于居民从上游通过水管取水,不单单由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旅游的过度开发也造成了用水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不加以保护则可能导致峨眉髭蟾在峨眉山的灭绝。

峨眉髭蟾产卵季节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集中表现为在最冷的冬季和初春进入产卵期,因此它是否有冬眠行为有待证实[7]。比较峨眉山和梵净山两地峨眉髭蟾产卵时间,峨眉山的峨眉髭蟾产卵时间约比梵净山者早15d左右[8],可能是因为梵净山温度较峨眉山低。

对于峨眉髭蟾的保护要结合峨眉山的自然、地理、人文、旅游等情况,本文现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对于违法售卖峨眉髭蟾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的处罚,并积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及保护意义;(2)建立峨眉髭蟾野外监测点,对发现的峨眉髭蟾繁殖地进行人工布置,吸引峨眉髭蟾繁殖,从而对其种群进行监测;(3)对峨眉髭蟾进行人工繁育、增殖措施恢复种群;(4)组织峨眉山景区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巡查,一经发现当地居民或游客乱扔垃圾,及时制止。

参考文献

[1]杨媛雯.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化[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2]李晶尧.林蛙和髭蟾蝌蚪的特征及可塑性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

[3]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王志宝.国家林业局令第七号——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J].野生动物,2000(05):49-82.

[5]谷海燕,李策宏.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J].植物研究,2006(05):618-623.

[6]许勤智,梅杰,沈正雄,等.梵净山峨眉髭蟾种群现状与保护建议[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03):48-50.

[7]樊均德,许勤智,沈正雄,等.峨眉髭蟾研究与保护现状[J].吉林农业,2011(07):246.

[8]费梁,叶昌媛,王朝芳.峨眉髭蟾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志,1987(06):18-22,6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峨眉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峨眉山月歌
일상생활 중국어: 쓰촨 아미산
花语
林栩/诗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指画)
勇登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游记
缸鱼(外一首)
金猴母子情——游峨眉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