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3-29罗松娜潘向莹王海苹赵雪红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文虚拟现实期刊

罗松娜,潘向莹,王海苹,赵雪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又称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是一种用户能够自己主动创造并亲身经历体验一个虚拟现实世界的新型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系统,它本身是一种利用虚拟电脑技术生成的一种新型模拟现实环境,是一种将许多源码的信息相互交换融合的交互式三维机对动态的虚拟实境及对一个实体人的行为环境进行系统性的仿真,使得手机用户自己能够完全沉浸在该虚拟环境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式借助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功能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1-2]。该技术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3 个主要特点[3]。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疗[4]、娱乐[5]等行业和场所,成为对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行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重点[6-7]。目前,我国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也逐步引起医疗护理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相继地开展了一些与其相关的研究,但关于对该领域的文献数量及其变化情况和其研究状况的研究较少。文献计量学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某领域的文献数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该领域潜在的研究状态及发展趋势的方法[8]。本文将通过对国内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发表的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探讨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及发展的现状,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文献检索策略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为检索源,以检索式(主题=“虚拟现实”AND“护理”)进行模糊+精确检索;检索时间限定: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所有公开发表的中国学者的研究文献。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研究主题内容为“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排除标准:学位论文、综述、会议、消息、短评类文献、征稿记录以及不能从网站上获取的全文、存在学术不端、重复发表的相关文献。

1.3 文献分析方法

本研究遵循布拉德福定律的文献分析方法[9],利用NoteExpress 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入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汇总、更新和补全有缺失信息的文献资料后,进行查重和去重。应用Excel 自动建立检索到的数据库,对最终被纳入该文献的基础性信息和所涉及的内容性信息都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提取出文献主体、作者、发表年份、研究单位、文献来源、基金资助情况、相关关键词等。对纳入的每篇文献进行逐级浏览,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搜集、总结、录入,均由两人共同检索查对。

2 结果

2.1 发文量与年度分布

根据检索的策略进行初步的筛选,共检索了相关文献605 篇,其中CNKI 数据库178 篇、万方数据库150 篇、维普数据库74 篇、中国生物医学网203篇。利用NoteExpress 软件查重功能,删除相关重复文献248 篇。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浏览相关文献的研究题目和摘要,若不能确定则仔细阅读文献全文,排除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主题无关的相关文献,最终有89 篇相关文献被纳入本研究中。本研究纳入的89 篇文献的年份跨度为18年,平均每年发表4.94 篇,最早的文献发表在2003年,2014年后文献数量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具体见图1。

图1 我国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发文量及年度分布图

2.2 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及机构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单位隶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统计,89 篇文献分别来自21 个省份、3 个直辖市、1 个自治区。发文总数量排名前6 位的地区分别为浙江(9 篇)、广东(9 篇)、河南(8 篇)、湖北(7篇)、吉林(6 篇),共计39 篇(43.82%);排名后5 位地区分别为安徽、海南、福建、江西、陕西,发文量共计5 篇(5.62%)。按照第一作者所在的机构进行统计,纳入文献来自85 家机构。

2.3 文献期刊分布

89 篇文献在我国62 种期刊上发表,文献期刊分布相对较散。其中刊载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护理研究》杂志,累计发文8篇,载文量≥3 篇的期刊有7 种,共载文27 篇(30.34%)。包括《护理研究》(8 篇)、《中华护理教育》(4 篇)及《齐鲁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全科护理》《中国护理管理》各3 篇。

2.4 作者分布

89 篇文献涉及作者272 人次,每篇作者数1~9人,文献合作度约为3.1,即每篇文献由3.1 人共同合作完成。第一作者发文2 篇及以上者共有5 人,发文总数为10 篇(11.24%)。2 人及以上共同合作完成的文献共有74 篇,合著率约为83.14%。按第一作者的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来自医院的研究文献有52 篇(58.43%),来自医学院校的研究文献有37 篇(41.57%)。

2.5 基金资助

对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的基金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有基金支持的共计50项,占总研究的56.18%。在所有的基金项目中,国家级1 项、省部级20 项、市级15 项、院级6 项、医学院校级6 项、护理学会基金2 项。对有基金资助的研究文献作者所在地区进行分析,发现所占基金最多的为广东省7 项,其次为浙江省5 项,其余依次为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具体情况见图2。

图2 我国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基金支持地区分布图(n=50)

2.6 关键词分布

文献关键词是文献内容核心词语。利用Note-Express 对我国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89 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共计397 个关键词,通过筛去重复及同义词合并后有178 个关键词,总频次397。频次在7 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7 个,分别为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实验教学等,累计出现频次149 次,占比37.53%。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关键词分布(频次≥7 次)

3 讨论

3.1 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3.1.1 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处于快速增长期 一个学科文献的数量和基金论文数量的多少,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发展的速度和科研成果的多少,以及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10-11]。由图1 发文情况可知,2003年国内首次发表了第1篇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文献,自此也正式揭开了我国在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序幕,自此之后,发文量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2003年至2016年期间,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文献总量较少,增长缓慢,其文献增长情况符合普赖斯曲线[12](Price’s curve)当中的研究为初始阶段缓慢增长期;2017年至2020年文献从8 篇增至28 篇,发文量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文献发表增长曲线显示为逐年向上攀升,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受到的重视和关注度越来越多,与这一时期国家颁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13]中提出的加强护理科学管理与加强医疗护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相契合,这一趋势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护理科研领域发展的积极影响。相信随着未来信息系统的发展,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将会处于高速增长期。

3.1.2 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基金支持逐渐加强 基金项目的申报有着其严格的审核制度,因此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总体来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4]。基金论文不仅是衡量高校或医院学术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学术指标,也代表了一个学校或医院科学性和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动向、新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反映了该单位突破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创新和技术发展已达到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15-16]。对基金所在地区进行分析,排名前两名为广东省7 项、浙江省5 项,这与该地区经济及发展现状相一致。本研究对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的基金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金支持研究文献共50 项,占总研究文献的56.18%。在医疗护理领域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基础性支持力度大,涵盖范围广,说明近年来,卫生行政机构已经逐渐开始高度关注并重视对该研究项目的资金投放。未来随着国内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护理领域事业发展的不断加强,在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也必然进一步深入。

3.2 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发展不均衡

3.2.1 地区发展差异大,医院是研究的主要力量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隶属地区进行统计,该文献分布地域很广泛,发文量数量和地区相比差异性较大[17]。本研究中,我国发文量排名前6 位的地区分别为浙江(9篇)、广东(9 篇)、河南(8 篇)、湖北(7 篇)、吉林(6篇),共计39 篇(43.82%),可能与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医疗体系完善、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等因素有关,而安徽、海南、福建、江西、陕西,发文量共计5 篇(5.62%)。说明全国各地区关于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应进一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地区应该要充分发挥其帮扶、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另外,从第一作者所在的机构角度来分析,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医院,可能与医院获取先进医疗、护理资源的渠道十分丰富,拥有更多的临床科研人才和高水平、多学科的专业科研团队等密切相关。今后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在虚拟现实技术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引领作用,推动其他机构、跨专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其科研能力。

3.2.2 期刊种类分散集中度低,质量偏高 从文献的期刊数据分布情况来看,期刊载文量相对不均衡。本研究所纳入的89 篇文献在国内62 种期刊杂志上发表,排名前2 位的期刊载文量占全部载文量的13.48%。结果表明,刊载于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期刊较为分散,中心化和聚集效应并不明显。发文前7 名的期刊中有6 个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说明文献发表的期刊质量整体偏高。

3.2.3 核心作者群和高产作者尚未形成,研究持续性不足 核心作者即高产作者,指论文发表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18]。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与论文撰写人数之间的关系应满足m≈0.749(Nmax1/2),Nmax为研究中作者的最高论文撰写发表文量,且论文发表总量达到研究主题发文量一半以上,为核心作者群[19]。本研究中第一作者发文量最多为2 篇,代入公式m≈1.05,即本研究中第一作者发文量2 篇及以上为核心作者。经统计,本研究中核心作者数量为5 人,发文10 篇,仅占本研究文献11.24%,说明研究分散,尚无核心作者群形成,研究缺乏持续性。其中合著发表文献达74 篇,合著率为83.14%,提示国内护理研究者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和交流合作意识,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协作力度较强。

3.3 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热点

按照文献计量学的原理,目前高频词一般选择累积频次百分比达到总频次的40%左右[17],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布显示,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出现频次≥7 次的关键词有7 个,累计百分比为37.53%,分别为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护理、疼痛管理、虚拟现实训练、护理教学。关键词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频次高的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0]。因此,以上关键词是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未来需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同时进一步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扩大研究范围与内容,丰富研究体系。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护理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虚拟现实技术将渗透到护理领域的实验教学、疼痛管理、虚拟现实训练、护理教学等方面。今后可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及方向,继续挖掘研究内容的深度,不断创新和拓展该研究领域,以促进和加速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护理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发文虚拟现实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炫酷来袭走出实验室坎坷漫长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