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2021-03-28张彩云赵兴鑫林文秀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兽药抗生素人体

张彩云,赵兴鑫,东 贤,吕 蔚,姚 亮,林文秀

(1.石家庄市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检测中心 050000;2. 石家庄市栾城区畜产品质量监测站 050000;3.石家庄市鹿泉区农产品综合质检站 050000;4. 石家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050000)

兽药残留是指畜禽等在饲养或者屠宰加工过程中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机体内,或其产品(如鸡蛋、肉类、香肠等)中的原型药物及其中间和终极代谢物。通常以ug/mL或ug/g计量。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消费者对食入体内的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对动物性食品的品质也更加关注,兽药残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1 对人畜影响较大的兽药残留种类

国内外对人畜产生危害较大的兽药、饲料添加剂主要有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类、呋喃类、激素、抗寄生虫等五大类。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学药物,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主要包括: 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醋酰。

抗生素类药物能够干扰其他细胞发育功能,从而影响其他细胞的活性。主要用于治疗动物临床疾病,也可用于治疗亚临床疾病。抗生素类药物包括: 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新霉素、林可霉素等;另外还可作为药物添加到饲料中,主要有: 土霉素、马杜霉素、盐霉素、黄霉素。

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很容易诱发动物细胞癌变,甚至让动物细胞产生基因突变,是一种强致癌物。国际上严禁此类药物用来饲喂动物,我国也将其列为禁用兽药。如果将此类药物用作预防动物疾病,饲喂猪、鸡等,很容易导致药物在动物各大器官蓄积,而导致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中较高残留。其中的代表物主要有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谢产物。

激素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固醇或类固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多肽或多肽衍生物(垂体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按来源分为天然激素和人工激素(雄性激素、乙烯雌酚、甲基睾酮、孕激素等),β-兴奋剂(克伦特罗、克喘素、息喘宁等。)主要用于加速催肥、提高瘦肉比例、提高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

抗寄生虫药是指对动物体内或体外的寄生虫起杀灭或驱除作用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对象,可以分为驱线虫药、驱吸虫药药、驱绦虫药、驱原虫药及驱外寄生虫药。主要包括左旋咪唑、苯并咪唑、氨丙啉、阿维菌素、噻嘧啶等。

2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2.1 防治动物疾病时用药过量过频

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时,经营者为了更好地预防动物疾病,或者更有效地治疗患病动物,经常会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加大兽药使用剂量,缩小兽药使用时间间隔,甚至同一成分药物同时使用,造成动物体内药物严重过剩。

2.2 无视休药期规定

国家对非禁用兽药也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规范,并为了保证动物产品对人体不产生危害,或对人体健康影响降到最低,还专门对兽用药物及其饲料添加剂制定了严格的休药期。我国的《兽药使用指南》、《兽药休药期规定》在兽药使用中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有些生产经营者为了利润,在未达到休药期时就把动物送到屠宰场屠宰,或者自行售卖。

2.3 非法使用淘汰药物和违禁药物

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第250号公告中列明了21种食品动物禁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这些药物及其他化合物在动物饲养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但在实际中,养殖户经常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或者追求更高利润,将禁用药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

2.4 动物饲养环境、饲料被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污染

汞、铜、镉、铅、磷、有机氯、氟等,严重污染动物饮用水源、喂养饲料及生活环境,动物不慎食入口内,造成动物体内大量蓄积。饲料加工和调配不当产生有害物质,使用药物生产发酵的废渣、废水饲喂畜禽造成畜禽体内药物超标。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接触这些被污染的水、粪便、尿,被动物吸收,进入动物体内,造成药物残留。

2.5 检测技术、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能全覆盖

我国在兽药的检测技术及其灵敏度、选择性、特异性等方面,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有些市场上新出现的新品种和新情况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加快制定新标准和可执行和推广新方法,有效指导市场用药。

3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3.1 毒性危害

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兽药如果长期残留在动物的体内,当动物被人宰杀食用后,其残留的药物会随之进入人体,如果浓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兽药残留如果浓度较低,加上人们食用同一种食物数量有限,大多数兽药不会因为残留引起急性中毒,但少数人因误食大量的含有严重超标的食品而发生急性中毒。比如广东、浙江等地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内脏而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例。

3.2 致畸致癌及其他严重性疾病

很多兽药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比如氯霉素(已淘汰)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硝基咪唑及硝基呋喃类药物可以引发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胎儿致畸。

3.3 使人体产生耐药性

动物长期的大量接触或者反复食用某种兽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后,此种药物蓄积在动物体内,不能及时排除,从而造成残留。人体经常性食入这些含有抗生素的动物食品,自身体内的各种微生物和细菌会失去原有的平衡,一些敏感的菌株会受到抑制,而耐药性较好的细菌和微生物则会大量繁殖。更为不利的是,这些大量繁殖的耐药菌株,会让人体在得病后,让正常的药物剂量治疗疗效下降或者不起作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都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3.4 过敏反应

牛奶类食品中残留的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容易让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尤其是易感体质,轻则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重则引发人体急性血管性水肿甚至休克、死亡,产生极大的危害。磺胺类药物容易对敏感人群造成皮炎,有些会发生白细胞减少,更严重的引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喹诺酮类药物会诱导人体的变态反应、光敏反应,造成一系列不适。

3.5 造成肠道菌群紊乱

一些兽药比如抗生素类进入人体后,使人体内的有些非致病菌,或者有益菌群被抑制或者杀灭,使得人体内菌群平衡打乱,此时有害细菌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长期的腹泻,从而使得人体缺乏维生素,损失铁、钙、锌,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尤为不利。菌群失调还会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使得人体疾病的药物治疗变得非常艰难。

3.6 激素作用

激素类(包括雌激素与同化激素),进入人体后,有可能破坏人体的激素水平,干扰人的内分泌功能,影响人的生育力。尤其是过多地食用含有化学激素的动物食品,会造成小孩的性早熟。激素类兽药还会使人体发胖,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等。

综上所述,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还是很大的,我们要在今后加快兽药残留的立法,严格规范兽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加强饲养环节管理,改变养殖观念。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肉、蛋、奶。

猜你喜欢

兽药抗生素人体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抗生素的故事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