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生宿邪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析

2021-03-28梁炳辉詹伟杰王敬民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7期
关键词:咳喘内生肺气

梁炳辉 詹伟杰 王敬民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病率等特点[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全球COPD患病率11.7%,年死亡人数350万,预计至2030年将增至450万/年死亡人数[3]。我国有1亿COPD患者,患病率为13.7%,其占我国居民死因的第2位,疾病负担第3位[4]。而且随着二手烟增多和人口老龄化,我国COPD发病人数较前增多。COPD属于中医学“咳嗽”“肺胀”“喘证”等疾病范畴,本虚标实是COPD的主要病理变化,肺、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浊、血瘀是致病之标,六淫侵袭诱发疾病发作[5]。内生宿邪是指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具有动态时空、隐匿特征、自我积聚、潜伏导向的特征[6]。笔者认为COPD属于内生宿邪为患,内生宿邪滞留脏腑经脉,与外邪相应而发病,正气亏损是内生宿邪的前提和根本,宿邪伏匿、久滞不去是COPD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与外邪相应是急性发作的诱因,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原则,并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内生宿邪理论阐释

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内生宿邪致病的记载。《灵枢·贼风》[7]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指出了宿邪内生,留滞脏腑,不立即发病,与外邪相应而发病。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8]提出“内生五邪”概念并将其作为病机重要内容。笔者将其衍生,认为“内”是体内、本质、根源,此处宿为素来就有的意思。因此内生宿邪是机体脏腑、气血、津液、阴阳失调而产生痰浊、瘀血、内寒、火热等病理产物。内生宿邪滞留脏腑经脉,不立即发病,待与外邪相应而发病。清·王燕昌《王氏医存》[9]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

2 内生宿邪理论阐述COPD病机探析

2.1 正气亏损是内生宿邪发生的根本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α1抗胰蛋白酶缺失是COPD遗传易感性的基础[10],此与先天禀赋不足而脏腑功能失调中医学理论密切切合,而支气管及肺泡等发育异常乃后天精微不足而致脏腑失养。因此,先后天精气亏虚是COPD发病的根本原因。COPD以肺气亏虚为首要,久病及肾,或子盗母气牵连及肾,终末期牵连及心,变化丛生。因此,肺、脾、肾亏虚是COPD发病的根本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引起肺气亏虚,卫外不固,肺为华盖,风邪首先犯肺。肺主气,司呼吸,烟雾、粉尘等随风而入,积滞肺络,壅堵气机,肺气宣降失调,咳喘发作。咳久伤及肺气,肺虚则气无所主,致咳喘反复发作。疾病日久,肺气虚及阳而致气阳两虚。风为阳邪,易耗气伤阴而致气阴两虚。肺气阳亏虚,气虚不能行血,瘀血内生,气虚不能通条水道,阳虚不能温化水饮,痰湿内生,瘀血、痰浊、水湿胶结,阻滞肺络,导致气道狭窄,加重呼吸困难。肺气亏虚,易外感六淫邪气或化生瘀血、痰浊实邪,且气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气藏伏肺金,气机失调,发为咳喘。且宿邪耗伤肺气,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缠绵难愈,咳喘不止。因此,肺气虚是COPD是前提和基础,贯穿疾病的始终。

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肺肾金水相生,肺气亏虚,咳喘不止,久病及肾,肾气亏虚,不能纳气,清气上浮而致摄纳失常,加重咳喘。肾气虚则子盗母气加重肺气亏虚,气无所主而咳喘反复。肾主水,肾虚开阖失常,水无所主,化生痰浊,潜伏于肺金。且肺主通条水道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协助,肾虚则肺不行水而化痰浊。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遗邪内伏,致疾病缠绵难愈。

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肺虚子盗母气而脾气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肺金无气血荣养,气无所主,宣降失常而咳喘反复。脾居中焦,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运,水湿聚为痰饮,日久藏匿于脾肺,只咳喘反复。此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2.2 痰、瘀、寒、火等宿邪伏肺是发病的关键 COPD是本虚标实之病,本虚是发病的前提和根本,标实是久病不愈的重要原因。肺、脾、肾亏虚,气虚不能主水而化生痰浊,气虚不能行血而化生瘀血,阳虚则虚寒内生,留滞于肺而成为内生宿邪,久滞不去,致咳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或感受六淫邪气而诱发加重。

痰是重要的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痰浊的产生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肺虚则不能通条水道而化生水饮,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而聚为痰饮,肾虚则不能主水和温化水饮则水泛为痰。质地清者为饮,黏稠者为痰,痰饮伏肺,日久成浊,深伏气道,粘连难祛,成为顽痰。顽痰深伏气道,阻碍气机,气机上逆而咳嗽,且痰为阴邪,日久耗气伤阳,难于化解。COPD患者一般为寒痰宿邪,若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寒痰阻碍气机,郁而化火,气火痰相互搏结,急性加重出现发热、咳嗽、脓痰、气促等,火热灼伤肺络则见痰中夹血丝。上述乃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可随气机升降出入,游走不定,出现胸闷、头晕、纳呆、便溏等症状。因此,宿痰郁肺是缠绵不愈的重要因素。

瘀血也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气与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COPD者气机不畅而气不行血导致瘀血内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血行不畅。肺虚则朝百脉功能减弱,脾虚气虚生化乏源而营血枯涩,肾虚则不能温化痰瘀,均可导致瘀血内生。瘀血伏肺与COPD患者血液黏稠度高、肺循环瘀血的病理特征不谋而合[11]。瘀血藏匿于肺,阻碍气机,肺气上逆而咳喘反复,阻滞津液运化而化生痰浊,瘀血、痰浊胶结,阻滞肺络,加重气道狭窄。因此,瘀血伏肺是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正气亏虚,卫外不固,寒邪直中于肺而艰涩难祛;肺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外寒直接或虚寒内生皆可藏匿于肺。寒为阴邪,阻滞气机,肺失宣降而咳喘发作。寒主收引,可引起气道痉挛而致咳喘,且寒易夹风邪,风邪伏肺,游走不定则致气道痉挛反复。

COPD者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后期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郁结。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肝左升,肺右降。肝气郁结,则全身气机不畅,影响肺之宣降,且滞留于肺,郁而化火[12]。痰浊、瘀血、寒邪郁肺均可影响气血运行,日久郁而化火,此乃实火。或肺、脾、肾阴虚,虚火内生,此乃虚火。气火郁肺,外感风寒或风邪,出现发热、咳嗽、脓痰、气促等是COPD急性加重的表现[13]。

2.3 风邪引动内生宿邪是急性加重的诱因 COPD患者内生宿邪隐匿于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动内生宿邪而致表里双起。

3 基于内生宿邪理论的COPD辨治

3.1 调摄正气,补其虚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COPD缓解期以肺、脾、肾亏虚为主,扶正固本是防治的重点[14],通过补益正气,增强卫外功能,固护腠理,减少外感六淫邪气次数,并且正气充足,驱邪外出,祛除痰、瘀、寒、火等宿邪。正气充足,五脏六腑得以濡养,脏腑各司其职,肺能主气、司呼吸、布津,脾能运化水湿、化生气血,肾能主水、纳气,亦可杜绝生痰、瘀、寒、火、气宿邪之源。咳喘日久必伤肺气,因此补益肺气必须贯穿整个疾病治疗的始终,病程早中期可根据脾虚、肾虚实际情况而适当调摄,病程晚期以肺、脾、肾三脏俱损为主,因此需三脏同调。临床上,笔者选用补肺汤以补肺益气,止咳平喘,方中人参、黄芪补肺益气,熟地滋肾填精,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菀、桑白皮止咳化痰;若肺阴虚甚,灼加麦冬、玉竹、沙参、太子参滋补肺阴;若肺阳虚甚,加干姜、细辛、麻黄温肺散寒化饮。肺虚及脾而脾肺两虚者,笔者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培土生金,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益气健脾,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脾胃、益肺气之功。肺虚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者,笔者选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以补肾纳气、止咳平喘,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蛤蚧补肺益肾,二者共奏补肾纳气之功,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牡丹皮、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以泻肾浊,“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熟地黄、淮山、山茱萸肉益阴摄阳,加紫苏子、杏仁、沉香化痰降气平喘,桔梗宣肺平喘,一降一升恢复肺主宣降功能。若肾阴虚较重者,去附子、肉桂之温补,酌加鹿角胶、紫河车、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益髓;若肾阳虚较重者,酌加肉桂、巴戟天、干姜以温阳壮火。在补益正气的同时,根据阴阳互根原则,补阴药酌加少量温阳药以阳中求阴,温阳药酌加少量滋阴药以阴中求阳。为防补药滋腻伤脾,酌加陈皮、神曲、鸡内金等理气健脾以助吸收。气血亏虚者多伴瘀血,酌加当归、川芎、丹参等理气活血之品以补而不留滞。早期肺气为主者,可酌加鹿角胶、人参、山药、灵芝等固脾肾未受损之精气,以达“先安未受邪之地”。

COPD急性期虽然以攻逐宿邪为主,但是攻邪不忘补虚,辨证佐以扶正,一则杜绝宿邪生化之源,二则扶元固本而邪不可干[15]。

3.2 攻逐宿邪,祛除“夙根” 痰、瘀、寒、火是重要的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是疾病反复发作、疾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缓解期虽无明显症状,但是宿邪隐匿于肺,伺机而动,因此缓解期扶元固本同时不忘攻逐宿邪,未病先防,切合“治未病”思想。对于痰浊致咳喘反复发作者,笔者选用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宣肺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白芍和养营血,甘草调和诸药,加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一导水邪从小便而去,二杜绝生痰之源。小青龙汤加减切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核心思想。对于瘀血致咳喘者,宿邪初期笔者选用红花、桃仁、丹参、川芎、当归等行气活血,宿邪中晚期出现舌质紫暗、口唇发绀、脉紧涩等宿瘀深重表现,可选用三棱、莪术、地龙、全蝎等破血行气药。对于伏寒致咳喘者,笔者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方中干姜、细辛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五味子敛肺止咳,以甘草和中。若为虚寒内生者,乃肾阳虚之表观,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对于气火搏结致咳喘者,笔者选用黄芩、黄柏、石膏、栀子等清泻里热,柴胡、木瓜、佛手、枳壳等疏肝理气。风邪内生者,遇风而起,气道痉挛,笔者选用麻黄、杏仁、紫苏、荆芥、防风等疏风宣肺止咳。

3.3 祛风以除加重诱因 内生宿邪滞留脏腑经脉,与外邪相应而发病。风邪引动内生宿邪是COPD急性加重的诱因,此时应及时祛除表邪,防治内外合邪、病情深入而成危重证候。外感风寒者,可用麻黄、桂枝、杏仁、荆芥、防风、百部等疏风散寒。外感风热者,可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薄荷、紫菀等疏风清热。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73岁,2020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10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咯痰气促,每遇秋冬季节或遇寒加重,曾于当地医院查肺功能示FEV169%,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舒张试验阴性,并诊断为“COPD”。平素体虚易感,动则易气促,为求中医药调理,遂至我院就诊,刻下:低热、咳嗽、咯脓痰、气促、舌淡苔黄、脉数。中医诊断:肺胀(肺脾不足,风痰热郁肺),急则治其标,以疏风清除、清金化痰、止咳平喘为主,兼以健脾补肺。处方:黄芩15 g,山栀子15 g,黄柏10 g,知母10 g,桑白皮15 g,瓜蒌仁15 g,浙贝母10 g,麦冬 10 g,橘红 15 g,桔梗 15 g,细辛 3 g,薄荷 3 g(后下),金银花15 g,黄芪15 g,白术15 g,六神曲10 g,山茱萸肉15 g,益智仁10 g,甘草6 g。7剂,日1剂,分2次温服。二诊:咳嗽间断发作,无发热,食欲一般,舌淡苔白,脉细。原方去黄芩、山栀子、黄柏、薄荷、金银花,加苍术15 g,薏苡仁30 g,鸡内金15 g。14剂,每日1剂。三诊:咳喘稍作,咯痰少,痰白,纳可,舌淡紫,苔白,脉涩。原方加丹参10 g,川芎15 g。14剂,每日1剂。四诊:咳喘明显缓解,偶遇风而稍作咳嗽,舌淡,苔薄黄,脉细。原方加紫苏叶10 g,荆芥15 g。此后根据辨证调整,原方基础上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罹患COPD 10年,肺气受损,且年老体虚,脾肾亏虚,患者肺脾肾三脏俱虚,故体虚易感,动则气促。首诊时患者低热、咯脓痰、苔黄、脉数,此乃风、痰、火等宿邪伏肺,久滞未去,故疏风清除、清金化痰、止咳平喘为主,兼以健脾补肺。药用薄荷、金银花疏风清热,黄芩、栀子、黄柏、知母清金泻火,桑白皮、瓜蒌、浙贝母、橘红止咳化痰平喘,桔梗宣肺止咳,黄芪、白术、甘草、神曲健脾补肺,益智仁、山茱萸肉补肾。二诊痰少、苔白、无发热,纳差,故去黄柏、薄荷、栀子、黄芩,加苍术、薏苡仁、鸡内金健脾理气;三诊舌淡紫、脉涩,加丹参、川芎行气活血。四诊偶遇风而稍咳嗽,加紫苏叶、荆芥疏风止咳,减轻气道高反应。

猜你喜欢

咳喘内生肺气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穴位贴敷可治小儿肺热咳喘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