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风险评估方法综述

2021-03-28郭秀梅季德斌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浆影像学脑梗死

郭秀梅 季德斌

作者单位:1.300000 天津,天津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康复科;2.天津市西青医院神经内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随着对TIA研究的不断深入,TIA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国内专家共识初步推荐的定义如下:局灶性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急性梗死。TIA患者在发病早期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2 d内为3%~10%、7 d内为5%、90 d为9%~17%[1]。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TIA患者的预后风险,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TIA预后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评估

TIA患者具有多种以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而患者出现不同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可能反映出其发生脑卒中风险的高低。只有视力异常或感觉症状的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低;以语言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TIA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高[2]。高龄(≥80岁)TIA患者较中低龄老年(≥60岁且< 80岁)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更高,合并肺炎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升高是各年龄段TI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研究显示[4],高血糖和脑动脉狭窄是TIA后90 d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学者[5]发现,TIA持续时间>10 min者较持续时间<10 min者1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此外,治疗前发作次数、发作频率、发作至治疗时间、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等也与TIA患者进展为脑卒中的风险有关。

2 根据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

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MRI)、MR灌注成像(PWI)、MR弥散成像(D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颈动脉超声等,有助于帮助了解脑实质、脑灌注或头颈部血管状况,从而为TIA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TIA经CT检查显示为新发梗死病灶者,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 加[6]。而磁共振(MRI)检查在发现TIA后小面积缺血性坏死区域方面优于CT检查[7]。研究显示,TIA患者MR-PWI检查为阳性表现者(异常侧信号强度平均值/健侧信号强度平均值>20%)7 d内预后差的发生率(66.7%)高于阴性者(11.5%)[8];MR-DWI检查阳性者7 d内脑梗死发生率(30.3%)高于阴性者(2.7%)[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IA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越大者,短期(30 d内)继发脑梗死的风险越高[10]。

3 根据病因学进行评估

TIA的病因可分为五大类: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血管病变、明确的其他原因和不明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最高;心源性栓塞导致的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低;小血管病变导致的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最低。研究显示[11],有颈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2 d内和90 d内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5%和20.1%;有小血管病变的TIA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5%;颅内动脉狭窄50%~99%的TIA患者,90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6.9%。

4 根据血生化指标进行评估

4.1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s) 研究表明[12],血清miRNAs中的miR-23b-3p、miR-208b、miR-215水平升高与TIA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4.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李航[13]的研究表明,TIA患者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而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1 d后TIA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开始下降,并在治疗14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志愿者持平。高希海等[14]研究发现,TIA进展为脑梗死者血浆Lp-PLA2水平较未进展为脑梗死者高,入院后TIA频繁发作者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入院后不再发作者,因此,对TIA患者中进行Lp-PLA2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4.3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是机体炎症标志物之一,在炎症反应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15],如TIA患者血清hs-CRP超过4.1 mg/L,则提示其1年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4.4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人体内高水平PAF可通过激活凝血途径和炎症反应等,促使TIA进展为脑梗死[16]。

4.5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研究表明[17],TIA患者体内FIB水平越高,复发和进展为脑卒中的几率越高,FIB作为脑卒中的强力预测指标,可作为早期预测TIA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敏感性生化 指标。

4.6 溶血磷脂酸(LPA) 研究显示[18],TIA患者血浆L P A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动脉狭窄程度越高LPA水平越高,LPA是活化血小板在凝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产物,可用于评估TIA患者预后,并为早期脑卒中的诊断提供依据。

5 根据ABCD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ABCD评分系统是根据TIA的临床特点而制定的评分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TIA风险分层评分工具。近年来,ABCD评分系统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在预测TIA后脑卒中的效果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ABCD评分系统按其发展的先后顺序分为七类,即:ABCD(制定于2005年)、ABCD2(制定于2007年)、ABCD-Ⅰ(制定于2008年)、ABCD2-Ⅰ(制定于2010年)、ABCD3(制定于2010年)、ABCD3-Ⅰ(制定于2010年)和ABCD3-Ⅴ(制定于2012年),不同ABCD评分系统的风险分层界值略有不同。尽管ABCD评分系统在预测TIA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上有一定作用,但该系统没有考虑到患者的不同病因、病理及生理因素,因此有其局限性。从近年的应用情况来看,ABCD2评分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测短期脑卒中风险的评分工具,但是,依据ABCD2评分系统判定为所谓低危人群者,即ABCD2小于4分者,仍有一定的发生脑卒中风险。有学者[19]认为,在ABCD2评分系统基础上综合考虑TIA患者的发病频率和影像学(ABCD3和ABCD3-I)检查结果,可以更有效地评估TIA后早期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TIA预后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TIA的病因与潜在发病机制,为采取最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TIA预后风险的评估,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因学、血生化指标和评分工具等,在临床实际中可联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以保证评估的效果。

猜你喜欢

血浆影像学脑梗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