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锦草饮片炮制现状及鉴别

2021-03-27谷卫华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基原饮片中药饮片

谷卫华

地锦草又名血见愁,被记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其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在我国广西、广东均有分布,在夏秋两季采收,去除杂质、泥土阴干可用[1]。地锦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止血、清脉热、愈伤的作用,中医主要用其治疗咯血、便血、痢疾、腹泻、尿血、崩漏、黄疸等症状,属于中医临床较为常用的中药材。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医学的瑰宝。中药饮片是以中医用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炮制方法,将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的中药类型[2]。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地锦草炮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同时对地锦草鉴别要点进行归纳,对中药材生产中治疗量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供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证中药临床作用安全有效。

1 基原分析

地锦草存在很多混淆品,主产地为江西,最为常见的有通乳草、飞扬草、千根草等5个同属植物品种,以上品种因为属于同属植物差异性较小,需要通过老药工的经验鉴别真伪。有研究报道称可通过显微鉴别地锦草种子显微特征辨别其真伪[3]。正常采收季节因真品和混淆品采收时间相近,容易发生混淆品混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对中药基原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成为鉴别中药真伪的有效方法。基原鉴别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临床用中药材的质量,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中药炮制品的质量应从基原中药源头抓起,防止伪品和混淆品混入其中。

2 鉴别特征

多为皱缩卷曲,根较小,茎较细,呈叉状分枝,表面为紫红色,有疏生白色细肉毛或光滑无毛,质地较脆,容易折断,断面为黄白色,中空结构[4]。单叶对生,具有淡红色短柄或无柄,叶片多有脱落或皱缩,展平后能够呈现椭圆形,叶面宽为4~6 mm,长度为5~10 mm,带紫红色或绿色,通体有疏生细柔毛或没有细毛,前端钝圆,并且基部偏斜,叶片边缘呈现微波状或小锯齿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果实为三棱状球形,且表面较光滑,种子略小,外型为卵形,呈褐色无臭,味微涩。粉末为绿褐色,叶表皮细胞外壁呈乳头状突起,叶肉组织中存有细脉末端周围细胞,并呈放射状以圆形排列。显微鉴别可见非腺毛细胞,直径约为14 μm,无节乳管,多碎断,可见细小片状淀粉颗粒。

3 化学成分

3.1 黄酮类地锦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山奈素苷、斛皮素苷、山奈素、斛皮素,异斛皮苷等。相关研究报道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从地锦草中分离出木犀草素、斛皮素、山奈酚等物质,也能够分离出5种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为首次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通过硅胶柱色谱法,从地锦草中分离出来的羽扇豆醇、羊毛甾醇、斛皮素、芹菜素等。通过色谱技术和溶剂法对地锦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有效分离8种化合物[5]。

3.2 萜类和甾醇地锦草中分离出来的萜类化合物有三萜类和倍半萜类,通过鉴定2种萜类化合物,均具有丁香烷型结构,并且具有九元环和四元环方式连接。通过硅胶柱层析法能够提取出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

3.3 酚酸类和鞣质地锦草中富含鞣质,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等色谱方法分离出短叶苏木酚等酚类化合物,其分别为短叶苏木酚酸甲酯、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酯。从地锦草中分离出鞣花酸,分离出没食子酸、双内酯。2种化合物植物中分离而来,分离出3种可水解新鞣花酸苷[6]。

3.4 香豆素类和内酯地锦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香豆素和内酯,可称为散形酮、三脉泽兰素、莨菪亭等。从地锦草中分离出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短叶苏木酚酸乙酯。

4 炮制研究

4.1 炮制现状中药材的成分较复杂,所含多种化学成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存在有效成分,也会含有有害或无效成分,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导致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各有千秋。中药炮制的目的是根据临床需要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保留,对有害成分减少其含量。通过中医长期经验总结,根据中医药理论,成为炮制工艺的理论依据,炮制工艺更为合理,增加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中药炮制方法有很多,在炮制过程中需要较强的经验性,难以进行规范管理。

4.2 炮制标准地锦草炮制方法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为切段[7],较有地方特色的炮制方法为将地锦草粉碎成粉末后再炒制。中药炮制方法较多,主要方法有净制、炒制、蒸制、水飞等。在炮制过程中要求炮制人员具有较强的经验,并且按照规范进行炮制操作。如在炒法中最难解决的为“火候”的掌控,在炒制过程中火力的强弱、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性味。对地锦草炮制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同时缺乏相关工艺参数。对地锦草进行细粉后炒制,炒制温度和初始温度的要求不宜过高,在锅底温度达到220 ℃后,需要炒制20 min,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当温度超过300 ℃后,药物会发生自燃,炮制温度需要控制在260 ℃左右,并且控制炒制时间少于10 min,在炮制生产中能够降低成本,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4.3 炮制后化学成分地锦草炒制时间延长,吸收的热量也增加,经过炒制后的药材会随着炒制时间呈现不同的状态,被炒炭后的地锦草,所含的鞣质会被分解产生没食子酸,但没食子酸的幅度增加并不明显[8]。地锦草继续炒制会发生碳化,没食子酸也随之分解而含量逐渐下降。采用游离没食子酸含量反映地锦草炮制状态以控制产品质量。地锦草炒制后鞣质类成分能够分解为没食子酸,有利于在体内吸收,并且使地锦草的收敛作用增强,有利于发挥地锦草止血、止泻的作用,以增强药效[9]。对地锦草炮制前后没食子酸含量比较,有利于制定炮制工艺标准,使炮制现代化和规范化。

4.4 炮制应对策略

4.4.1 加强源头质量控制传统炮制工艺因受到生产条件和地域限制,导致炮制工艺标准不一致[10]。中药饮片更为规范化需要对传统炮制工艺进行创新和工艺改进,以建立统一的炮制标准,从炒至黄黑、炒至变黄、碳炒等模糊术语,很难适用于现代的大规模生产中,现代炮制生产应制定相关参数,并进行有效控制,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减少工艺炮制差别[11]。炮制饮片需要对多方面水平进行控制,以保证中药饮片质量[12]。

4.4.2 加强鉴别能力培训中药饮片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治疗疾病,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治疗效果。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不断扩大,其质量监管难度也在增加[13]。近些年随着中药饮片的需求量加大,加上商业利益的驱动,在市场上多存在以次充好、掺假的现象,如不能及时鉴别会导致成药制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威胁患者健康,提高饮片质量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4.4.3 制定标准传统饮片炮制受到加工条件限制,多为手工操作不能大规模生产,因地域不同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直接影响炮制品疗效。中药饮片炮制现代化进程,主要取决于炮制方法和工艺加工标准[14],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以建立统一的炮制方法,减少使用炒炭、炒黑、炒黄等模糊术语的存在,以制定地锦草的具体炮制标准和规程,以减少在大规模炮制中出现的偏差,饮片和原料的标准制定应根据指标制定。

5 小结

在目前的中药材市场上,地锦草存在混淆品种,并且与真品区分较难分辨,在炮制过程中存在相对正规的炮制控制手段,根据目前存在的炮制问题[15],此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生产企业加强中药材源头质量控制,相关生产企业应按照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基原复杂的药材,根据GAP的要求进行规范化中药材的治疗,同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中药材鉴别的能力,以加强中药炮制研究,促进炮制标准的统一,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基原饮片中药饮片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多基原藏药“唐冲”名称、品种、药性和植物亲缘关系相关性考证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