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10年经方治疗病毒性肺系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7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呼兴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肺系甘汤麻杏石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 呼兴华 李 玲

据统计,目前80%以上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1]。自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以来,2005年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以及2019年末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均属于病毒性肺炎的范畴。病毒性肺系疾病,或称之“病毒性肺系病”[1],对肺部系统威胁最大,包括鼻、咽喉、颜面、皮毛等,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咳嗽、咽痛、喘促等,发展迅速者可累及多脏器。面对传染性强的病毒,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病毒性肺系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其中尤其运用经方治疗的效果被广泛认可。现将近10年来中医经方治疗病毒性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经方单方应用

1.麻杏石甘汤

李志强[2]应用麻杏石甘汤化裁组方,用以辨治小儿病毒性肺炎86例,较常规治疗能够快速退热,在止咳、胸片恢复正常等方面可显著提高疗效。陈金宏[3]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80例,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青霉素钠、地塞米松),退热与西药组无显著差异。周钦佩[4]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肺炎患儿50例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50例比较,2个疗程(14天)后,治疗组咳嗽消失、啰音消失以及胸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葛根芩连汤

冯鲜妮等[5]以葛根芩连汤加味治愈H1N1甲型流感病属毒犯肺胃者,症见发热9例。许文英[6]将80例患手足口病的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用病毒唑治疗,总有效率为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柴胡汤

林存智等[7]通过将80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抗病毒组,中药组使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抗病毒组使用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平均病程长短、症状改善程度及时间、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认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预后良好,疗效满意。孙丽梅等[8]在对甲型流感病例的疗效观察中发现,在缓解发热、咳嗽等方面,小柴胡汤加味组优于奥司他韦组,其疗效满意、预后良好。

4.白虎汤

何伟文等[9]运用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咽结膜热40例,与更昔洛韦干粉针剂和乙酰氨基酶治疗组36例进行对比,经48~72 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P<0.01)。黄子亮等[10]将2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虎汤加减汤剂,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李勇[11]用白虎汤加减治疗病毒性感冒高热43例,与采用更昔洛韦冻干粉针剂和乙酰氨基酚治疗的43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麻黄汤

吕静[12]对麻黄汤所治疗的流行性感冒9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其疗效肯定,效果确切。其中95例服用一两剂即痊愈,无不良并发症。1例就诊时合并急性气管炎,7日后痊愈,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98.9%。扈晓宇[1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麻黄汤可有效缩短流行性感冒风寒证的病程,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泰诺酚麻美敏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6.其他经方单方

郑明[14]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62例,其中疱疹性口腔炎35例,溃疡性口腔炎19例,手足口病8例,除1例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结合西药治疗外,其余均仅用中药治愈,治愈率98.4%。张滨滨等[15]采取中药大青龙汤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大青龙汤可改善流行性感冒儿童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

经方与时方合方

王映辉等[16]总结薛伯寿善用小柴胡汤合二陈汤治疗外感风寒型流感经验,并且提出柴胡不但可治疗多种内伤杂病,而且广泛适用于外感热病的治疗。何伟文等[17]将咽结膜热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银翘白虎汤,对照组36例给予更昔洛韦及对症处理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热退所需疗程以及综合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蒋建胜[18]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8例,与对照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发现治疗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

经方与中成药合用

李娜[19]将辨证属热毒袭肺的120例疑似甲型H1N1的流感患儿,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在治疗发热、咳嗽、咯痰方面效果尤为明显。夏宁[20]将8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后咳嗽、喘促、咳痰痰鸣及口渴烦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喘促及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陆建林[21]对成人病毒性肺炎辨证属于风寒化热者,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

经方与西药合用

曾义岚等[22]对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与奥司他韦联合治疗疗效优于麻杏石甘汤组、奥司他韦组及基础治疗对照组,能明显缩短热程,安全可行。阮永队等[23]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达菲(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7例,与单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4例比较,前者病程短。

经方、时方与西药合用

庄耀东等[24]报道曾救治1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西医呼吸循环支持、抗病毒、抗感染、抗全身炎症、镇静镇痛、重症护理、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等综合救治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2剂)、小柴胡汤加味(6剂),治疗期间组合使用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中药注射液血必净等,起到了及时改善症状、缩短病期、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综合以上,经方治疗病毒性肺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经方单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白虎汤、麻黄汤、甘草泻心汤、大青龙汤)具有费用低、起效快等的特点,且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体现了经方在病毒性肺系疾病治疗方面的传统优势。至于经方与时方合用、经方与中成药合用、经方与西药合用治疗病毒性肺系疾病,其临床效果主要体现在缩短病程、症状改善与实验室指标改善等方面。鉴于经方获效的主要环节在于方证对应,因此,以上临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除了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等研究之外,更在于需要将六经辨证治疗病毒性肺系疾病的证候学证据融入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之中,甚至在研究开始的设计阶段,就必须以国际学术界统一认可的标准为基础,注重采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进而为提升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系疾病的国际认可程度等打下基础。当然,这也是目前中医经方临床研究所欠缺的共性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猜你喜欢

肺系甘汤麻杏石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