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垫棉法溯源*

2021-03-27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张少军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证治疮疡洗剂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黄 斓 张少军

垫棉法是目前中医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复杂性肛瘘、乳痈、糖尿病坏疽等多种外科疾病。垫棉法在中医古籍中又有垫棉、绑缚、绷缚、裹帘等不同的称谓,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证治全书·卷五》目录中将绷缚法与针法、砭法、灸法、熨法、拔毒法、洗涤法一起作为中医外科的七种通用法[1]178-181。本文通过研读古籍,探寻古代垫棉法的使用方法、作用和注意事项,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操作方法

疮疡溃破后形成一个空腔,如何使皮与肉尽快粘合,促进伤口尽快生长愈合是治愈疮疡的关键。在《疡医大全》中记载了较为详细的绷缚方法及需要把握的技巧:“澄曰……先将左右二带系紧胸前,再将左上角带与右下角带,由左肩向右胁下斜系,右上角带与左下角带,由右肩向左胁下斜系,则两层新肉合成一块矣,倘左半边虚处多,右半边实处多,可将膏外衬棉,左半边垫厚些,右半边衬薄些,如右半边虚处多,亦照此法,总在看疮取脓揩洗时,留心察其虚实自明。”[2]顾世澄认为,在准备行绷缚法之前,需留意创面虚实,创面虚处厚垫,创面实处薄垫,时时留意创面虚实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务必保证绷缚压力均衡,使皮肉充分贴合,起到加速愈合的效果。

主要作用

1.局部加压,强迫粘连

《外科正宗》垫棉法主要用于阳证疮疡溃后,此时邪气已随脓液外泄,正气不足,“内肉不粘连者”,采用垫棉法,“将患处睡实数次,内外之肉自然粘连一片,如长生成之肉矣”[3]。陈实功认为患处必须紧密贴合,利用外界助力加压,其不仅用软棉帛厚垫,以绢扎紧,更将患处睡实,才能使内外之肉自然粘连一片。

《外科证治全书》对绷缚法的机理进行了阐述:“……不但无外邪乘袭,且使皮膜连属,融融然气血流畅,易生肌肉也。”[1]181通过垫棉法,压实患处,使肉分之间的荣卫相会,可以达到沟通气血的目的,避免脓肿再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又可以避免外邪侵袭患处在而耽误病情,一举两得。

2.固定药物

固定药物是垫棉法较为常见的一种使用方法,古籍中的记载也很多,并无特殊。比如《外科正宗·第七十四》中提到用乳香纸法治臁疮作痛不愈,将事先做好的乳香药纸阴干收用,“临时随患大小剪纸多少,先用温汤洗疮,随将纸有药一面对疮贴之,绢扎,三日一换,自然止痛生肌。如贴后内无水出,不必换贴自愈”[3]225。《续名医类案》关于治疗烫伤的医案中也有提到,“凡汤烫火烧,痛不可忍,或溃烂,或恶疮,用松树皮剥下,阴干,为细末,入轻粉少许,生油调稀敷。如敷不住,纱绢帛缚定,即生痂,神妙不可言”[4]。

3.助疮回阳

古代医家治疗疮疡时特别注重防寒保暖,《外科正宗·绷缚背疮第一百四十》云:“至于发背、对口、大疮等疾,已溃流脓时,冬夏宜绢帛四五层,放贴膏药,外再用绢布见方八寸,四角用蛇皮细带拧之,安盖绢上,以带扎在前胸绷实疮上,庶使疮中暖气不泄,易于腐溃。洗疮时预备二绷更换,务要患内暖气烘烘,此法最善,故亦补之。”[3]268陈实功云:“夫成痈者壅也,为阳,属六腑毒腾于外,其发暴而所患浮浅,因病原禀于阳分中。盖阳气轻清浮而高起,故易肿、易脓、易腐、易敛,诚为不伤筋骨易治之证”[3]1。盖在疮疡形成的过程中,全赖阳气托毒外出,此时,病位较浅,为易治之证,故在痈疽脓未尽之时最忌受凉,配合垫棉法可避免疮面遭受寒邪侵袭。若已受凉,也可采用垫棉法绷缚疮面,起到保暖、助痈疮发溃的作用。

《外科正宗》详细记载了一则疮疡受凉后使用垫棉法厚垫配合外敷内服药物助疮回阳的医案:“……时值隆冬,患家自行开疮洗看,失着柴炭之火,又兼盖护未暖,外被寒侵,次后疮色淡白,脓反清稀,饮食减少,气体不舒。请视之,此不遵调法爱护,乃被寒气侵入也。虽变不妨,因疮原禀于阳,故能不失阳矣。房中不着柴火,烘熏暖气,逼尽余寒,开疮相看,果应前言也。随用浓葱汤乘暖淋洗,将红膏烘化搽上,外用膏贴,以热绵软绢复叠数层绷盖甚密,内用神功托里散,早晚连进二服,次早复看,其疮自回阳矣。以后遵法调理,百日而安。”[3]26

《外科证治全书》提到用药物配合垫棉法治疗石疽:“……十剂后以阳和解凝膏随其根盘贴满,独留患孔。再加绷缚法,使其皮膜相连,易于脓尽生肌。接用十全大补、加味保元等汤(参、芪忌炙)服至收功。”[1]134石疽为阴疽的一种,主要由于寒邪客于经络,与血气相搏,致使气血寒痰凝滞而成疽。故在治疗上需回阳逐寒,在内服药物的同时配合阳和解凝膏及垫棉法,促使阴证转为阳证,托邪毒外出,直至伤口分泌物排出干净。

4.改变引流方向

《洄溪医案》曾记载了一则治疗东洞庭刘某夫人乳疖的医案,其久治不愈,痛苦非常,“……盖病者柔弱畏痛,既不敢于乳下别出一头,而脓水从上注下,颇难出尽,故有传囊之患。忽生一法,用药袋一个,放乳头之下,用帛束缚之,使脓不能下注,外以热茶壶熨之,使药气乘热入内;又服生肌托脓之丸散。于是脓从上泛,厚而且多。七日而脓尽生肌,果百日而全愈”[5]。徐灵胎利用绷缚法治疗乳房袋脓,在不增加引流口的前提下,使脓从上而出,更以热茶壶熨之,促进药气入里,配合生肌托脓之丸散,起托脓之效,脓尽肌生,加速愈合。

注意事项

1.垫棉前多清洗创面

翻阅古籍我们可以发现,大抵痈疮、烫伤等外科诸症,在垫棉绑缚前必先清洗创面。各医家所用的洗剂不尽相同,大体如下。

含葱类洗剂 古籍记载的各类洗剂中属含葱类洗剂最多。比如《本草纲目》记载的葱盐汤清洗臁疮[6]766;《外科大成》用槐枝、葱、艾、川椒煎水清洗臁疮[7]201;《外科证治全书》用葱艾汤清洗臁疮,再夹纸膏贴以软帛缚定,三日一易[1]115;《外科正宗》记载了用浓葱汤乘暖清洗背疽的医案,此皆重用葱作洗剂[3]26。葱类药物可以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具有良好的通阳散结的功效,借助热力还能达到止痛散血消肿的目的。

猪蹄汤 《刘涓子鬼遗方》载:“治痈疮及恶疮有恶肉猪蹄汤洗方……又煮取五斗,洗疮。日洗四次,甚良。”[8]宋代李迅的《集验背疽方》、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等也都提到了用猪蹄汤清洗已溃的疮疡,认为猪蹄汤具有消肿毒、去恶肉的功效。《本草纲目》载猪蹄“煮清汁,洗痈疽,渍热毒,消毒气,去恶肉”[6]1473。

玄精汤、漏芦汤 《外科大成》在治疗血风疮、臁疮,痒至彻骨者,“用盐卤水温洗之,或食盐一碗,滚水中化洗之。洗去腐肉,以出红筋为度,则好肉自生。次用雄黄、黄柏各二两,轻粉三钱,和匀敷之,绢帛扎之,半月方解,一用漏芦煎汤洗之”[7]199。玄精汤中的主要成分是食盐,这与现代临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有相似之处,用盐水清洁伤口的同时也可减少对创面的损伤刺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漏芦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9],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漏芦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的作用[10]。

2.常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古籍中单纯借助绑缚的方法治疗痈疮并不常见,其常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比如治疗臁疮,在《外科正宗》中使用了乳香纸和解毒紫金膏[3]186,225,在《外科证治全书》中用夹纸膏[1]115,创面洗净后敷上外用药物,再用绢帛缚定,定时更换。

除了这些复杂的复方,还有一些较为简单实用的单方,比如马勃。《外科启玄》中记载了一则治疗骨瘘疮的方法,“荫开流水尽即死……用大马屁勃垫睡,不令磨着,内服补中益气药治之”[11]。《本草纲目·草十·马勃》(附方)中也记载了马勃治疗臁疮难愈的方法:“臁疮不敛,葱盐汤洗浄拭干,以马屁勃末傅之,即愈。”[6]765-766

讨 论

古代典籍中的垫棉法包含了局部加压、药物固定、助疮回阳、改变引流方向等多种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部分垫棉法的用途被淘汰,如药物固定,而部分功能则焕发了新的生机。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通过垫棉法造成局部加压、强制粘连作用,常被用于静脉性溃疡[12]、乳腺脓肿[13]等。垫棉法现也常被用于治疗肛周疾病,如复杂性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藏毛窦、坏死性筋膜炎等[14],其疗效值得肯定。针对不同的手术方法,垫棉法选用的时间也有差异,如复杂性肛瘘对口引流术在术后当天采用垫棉法[15]、复杂性肛瘘拖线置管术在术后2周采用垫棉法[16]等,临床运用时还需密切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垫棉时机。

运用现代先进仪器,在超声等设备引导下明确脓肿病变范围、深度,更加精准地找到加压固定点的位置,符合现代治疗理念,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垫棉法的助疮回阳作用是古代医家智慧的闪光点,也是临床经验的总结。借助垫棉法的物理保温以及外用药物的温阳散寒作用,可以加快伤口恢复,或使疮疡由阴转阳、病情转轻。我们应对垫棉法的作用进行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并借助现代研究手段进行试验研究,探明其作用机制,使垫棉法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证治疮疡洗剂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萨布如木病洗剂中苦参的含量测定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及MMP9的影响
衣物预洗剂的配方技术及发展趋势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