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1-03-26孙瑛

当代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言障碍脑瘫智力

孙瑛

(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康复科,辽宁 沈阳 110015)

脑瘫又称为脑性瘫痪,通常指受孕至幼儿出生过程中,因缺血或产伤等对大脑造成损害,引发幼儿发生四肢肌肉无力的现象。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行走困难、语言障碍、四肢痉挛等;同时,常伴有智力轻微低下,且多数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等并发症,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1-2]。因此,有效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患儿语言障碍改善,提高日后生活及学习能力。中医治疗因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现阶段已被运用于临床各疾病治疗中[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脑瘫患儿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其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1 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5)。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6 岁,平均年龄(3.29±1.78)岁;病变类型:徐动型13例,痉挛型17例,混合型4例,失调型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17±1.80)岁;病变类型:徐动型11例,痉挛型17例,混合型5例,失调型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相关疾病标准[4];②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腭裂、听力障碍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②难治性癫痫;③重度智力低下。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基础治疗,包括电刺激、语言治疗等。①电刺激:应用神经损伤治疗仪(南瑞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豫械注准20192090817)对患儿肌力较弱部位进行电刺激干预,每次15 min;同时应用痉挛机治疗仪(河南瑞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豫械注准20192090819)对患儿肌张力较高部位进行解除痉挛干预,每次15 min,每天1次,每周5 d;②语言治疗:根据患儿症状类型及语言水平进行语言训练;以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交流态度、基础性过程等训练程序,使患儿从未掌握语言符号阶段提升至全部阶段;同时对患儿进行口腔运动刺激:包括口内与口周肌肉、呕吐反射、吞咽反射、味觉刺激等,并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吞咽、进食、咀嚼等训练;每天训练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d;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取头针智三针、语言区(一区、二区、三区)、四神针及颞三针,舌三针(两侧夹廉泉、上廉泉),以平补平泻法行针刺,留针60 min;若患儿伴流涎症状加颊车、地仓、承浆等穴位,每天1 次,每周5 d,共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及语言及适应性评分。①临床疗效评价:显效,患儿语言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异常姿势与原始反射消失,肌肉张力正常;好转,患儿语言功能较治疗前改善,但仍存在原始反射,且肌肉张力异常;无效,患儿语言功能较治疗前未发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②应用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两组语言及适应性,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智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82.86%)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Gesell语言及适应性评分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Gesell develop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2 两组Gesell发育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Gesell develop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Gesell适应性63.35±9.17 62.91±9.22 0.202 0.841 77.12±7.45a 82.03±6.19a 3.016 0.004组别对照组(n=36)观察组(n=35)t值P值对照组(n=36)观察组(n=35)t值P值Gesell语言59.63±8.49 60.18±8.54 0.272 0.786 72.58±7.38a 78.55±7.12a 3.467 0.001

3 讨论

脑瘫是指幼儿出生后,因脑发育异常,进而引发以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语言障碍为主要并发症之一[5]。主要因运动能力受限,致活动领域变小,因此语言环境受到限制,导致语言获得减少,而发音器官障碍会直接对语言清晰度及流畅度产生影响,加之受智力障碍影响,最终造成语言表达及理解障碍[6-7]。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尤为重要。

我国中医学认为,脑瘫属中医“痿证”“五迟”等范畴,因胎儿于母体内发生养护不当、脉气失衡所致。其病根于脑,因此,治疗时以醒脑开窍为主要治疗原则,取头针、百会为主。另外,针灸能有效打通患儿阻滞静脉,达到行为改善及调气的作用,最终达到调整脏腑,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目的,对纠正患儿异常动作、促进疾病转归有重要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Gesell 语言及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能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儿智力及语言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语言训练是通过刺激患儿感觉器官,以此实现阶段性语言符号理解与表达,提高患儿语言理解、认知及表达能力,改善患儿交流态度。且研究表明,口腔运动能够对患儿伸舌、张口、流涎等表现起改善作用,进而改善患儿发育器官,加快语言表达发育能力[9-10]。配合电刺激,可改善神经系统对异常肢体运动的支配力度,强化各关节肌张力,对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及躯体活动的恢复有益。脑瘫患儿因智力低下会阻碍患儿语言、运动等整体发育情况,因此提高患儿智力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中,针对语言障碍、电刺激进行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头针法与大脑皮质功能相结合,能提升相关部位血流量,并改善周围循环状态,修复受损脑细胞。同时,刺激头皮区域,改善大脑功能,达到养心安神、醒脑益智、疏通经络的作用,进而加快脑功能代偿,实现患儿语言、运动及智力的发育[11]。本研究纳入对象年龄较小,处于治疗关键时期,因此,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若患儿年龄偏大,错失治疗关键时期,会对心理、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故治疗脑瘫患儿,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足,受随访时间短等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加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作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患儿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疗效,提高患儿智力,改善语言障碍。

猜你喜欢

语言障碍脑瘫智力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欢乐智力谷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