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2021-03-25耿静红

学理论·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耿静红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体现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维度的内涵:一是世界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着眼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开展扶贫工作;二是价值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从个体命运的动态发展过程出发,分阶段推进扶贫事业;三是方法论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方法论,积极为世界减贫事业做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2-0004-0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学界对其解读见仁见智,但代表性观点有“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说”“共生主义发展模式说”和“中国国际话语权说”,这三种观点是当前的主要观点。其中“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说”侧重从应对现实治理困境角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共生主义发展模式说”侧重从发展目标、模式和价值指向角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1]。本文依据这两种内涵的相互结合,在此内涵的支撑之下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词语构成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构成来看,其主体为“人类”,内容指向为人“生命”的动态发展,存在形式为“共同体”。从这一意义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行研究,解释其丰富内涵。

一、世界观维度:面向人类世界范畴

(一)从具体的人到抽象的类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将具体的现实的人,即有着吃喝住行基本生存需求的现实个体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

具体的现实的人是扶贫工作对象的现实化与具体化,也是扶贫对象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中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的发展就要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人”的特征第一表现为生产物质资料,其次是生产精神产品,而生产物质资料与生产自身又是内在的统一,一切人类历史的前提都是有着实践活动的现实个人。这就要求,首先是维持生命的需要;其次,才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满足了人自身的基本物质需求;保障了人的生存与生活,此外才能延续人自身的生产,才能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扶贫对象。

扶贫对象经由具体的人升华到抽象的“类”的高度,人的类存在的实践与发展指向,即第二阶段。抽象的人并不是指脱离实际生活需求的人,而是人的集合,即“类”。在这一阶段,具体的现实的人从空间域来看已完成其基本需求,因此需要实现从“具体”到“类”的发展。马克思从人的生命和生存本质,提出“人是类存在物”,这一概括将人视作具有某种普遍的、共同特质的存在物,以至于生存于世界的所有人被统称为“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真正的人类脱贫。

(二)从个体到整体

实现个体与整體的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对象在量的方面的体现,从世界观维度来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理念坚持的是“大历史”的历史观。同世界各国的扶贫相比,其以个人为出发点,以整体为归宿,将扶贫工作放在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当中,要实现的是整体性的脱贫。个体脱贫,主要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注重每个贫困的个体,真正维护每个个体的现实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每一个个体一视同仁,目标是维护每个个体的利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让每一位民众都能摆脱贫困,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过上幸福生活。整体脱贫主要是指扶贫工作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整体脱贫。通过对每一个个体的脱贫,达到贫困群体的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3]从区域性整体脱贫到全国性整体脱贫,再到助力世界贫困地区脱贫,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的整体性内涵。

二、人生观维度:关注生命进程的动态发展阶段

(一)从生存到生活

生存问题是人存在的最根本前提。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第一要务与初级目标。解决人的生存、温饱问题,也是扶贫工作的最根本出发点,是一个人维持生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人要生存,就要吃饭,吃饭问题是关系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前提出发提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脱贫方法,即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

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社会现象,包括了人的教育、健康、社会生活等等。人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所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从生存到生活的转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以人为主体,人的生活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安全等基本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之后,继续改善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里的“生活”,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又包括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环境、教育、医疗等等。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让贫困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人的生存发展的第一阶段。

(二)从生活到发展

1.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自立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仅注重把物质层面的援助作为第一手段,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方面的引导作用,实现从“被脱贫”到“要脱贫”的转变。这意味着既要摆脱贫困意识,又要摆脱造成贫困的思路,真正确立脱贫观念以及如何脱贫的方式方法。贫困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贫困人口所具有的客观方面不利因素导致,如生活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个人的独特因素等;另一方面是由于贫困人口的主观原因所致,即贫困人口自身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脱贫惰性。摆脱贫困首要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先扶智,要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明确脱贫的主体,实现主体主动脱贫。同时注重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教育扶贫,通过教育阻断贫困意识和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贫困主体真正树立摆脱贫困、自立自强的致富意识。

2.以发展技能为基础,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注重人的发展方面,首先,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技能,为贫困人口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技能提供保障。生存技能是一个人获得的基本生存能力,是实现发展的基本前提。从社会来看,加强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储备,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要加强老区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他们都能掌握一项就业本领”[4],掌握了就业本领与发展技能,才能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生存能力。其次,注重人的发展技能培训,使贫困群体能够获得适用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制定规划,以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为贫困群体提供尽可能多的技能培训选择,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拉平贫困人口与社会普通人口的发展差距,提高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速度。最后,以发展为手段,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让民众过上富裕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掌握发展性技能,意味着贫困群众可以持续性改善自身发展状况,过上相对稳定幸福的生活。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从整体上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从发展到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全面联系发展的唯物主义辩证思维方法,为贫困人口脱贫后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科学规划,也为推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力量。

发展不等同于全面发展。发展指的是以维持贫困人口的生存生活能力为主进行的技能培训;全面发展是指在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应积极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有消除贫困,实现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才有利于创造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發展空间,才能为实现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提供具体的实现可能。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422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是消灭贫困,在此之外要为人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面貌。”“脱贫致富从直观上说,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6]扶贫既要实现每一位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要从整体上改变每一位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实现每个人的综合发展与全面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只局限于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是从人的整个动态发展历程与人的整体特征出发,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方法论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运用科学的方法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走向更高的生存发展境况,最终实现全球的贫困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着眼于我国的脱贫工作,而是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视角出发,致力于改善世界性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5]404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一切活动紧密相连,对于世界各国的自身利益问题,只有坚持共同体的理念,才能切实维护彼此的切身利益,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贫困问题仍是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阻碍。

(一)从整体到区域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部分与整体结合,而后再到区域共同体的方法,从解决我国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继而协助解决区域共同体内存在的贫困问题。我国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终点,而是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同时关注周边国家的脱贫工作。我国脱贫成果的维护,除了需要我国国内各方的持续努力,还需要一个和谐良好的周边环境。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体现,也是我国实际情况的需要。第一,助力区域共同体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维护周边国家的利益,助力周边国家的脱贫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道:“由于种种原因,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7]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区域性贫困问题的关心与重视。第二,助力区域共同体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方法论体现为致力于区域性贫困问题的解决。从直接目的和短期利益看,对于区域共同体内的扶助,有助于我国周边国家的减贫事业发展以及整体性利益的维护,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减贫经验;从长期利益来看,对区域共同体的扶贫有助于稳固我国的周边环境,促进贸易流通与发展,进而巩固我国所取得的减贫成果。

(二)从区域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区域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既有差别又有共同之处。其差异在于:空间范围的差异性。区域共同体的空间范围仅限定于特定的组成部分,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空间范围来看则是面向世界各个国家。共同之处在于: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区域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主旨都是助力于解决贫困的发生,帮助各个国家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实质是国与国之间以共同利益为最大公约数,实现互利共赢。

消除贫困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也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方法论,在扶贫背景之下,其目标就是协助完成各国的减贫事业。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同世界其他国家合作互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分享与援助。从当前世界各国来看,各个国家紧密依存、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利人利己。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既有利于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巩固,也有利于联合世界各国共同解决贫困问题,阻断贫困的传递与蔓延。

(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构建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开发署2019年发布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报告显示,全球共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由于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各个国家贫困治理效果参差不齐,有些国家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存在全球贫困治理资金不足、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8]27,贫困治理仍需要各国通力协作,尤其是中国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创新了全球贫困治理机制,全球贫困治理需要中国的積极参与和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率先发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等文件,阐明中国在减贫和发展方面的立场”[9],最终目标是有利于实现全球的贫困治理。

全球贫困治理有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从全人类利益出发为世界设计的人类发展图景,对全球贫困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贫困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向度的共生发展,促进各个国家主体平等、利益共享,从而形成国家之间一种新的发展态势。以贫困治理为契机,中国提供了一种构建新型世界秩序、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化新模式的“中国方案”。当今世界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治理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推动各个国家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全球治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从而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秩序。

参考文献:

[1]卢黎歌,吴凯丽.十九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献回顾与进路展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3-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EB/OL].(2016-11-14)[2020-07-01].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61114/t2016-

1114_523265248.shtml.

[4]习近平谈扶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2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18.

[8]李云龙.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J].理论导报,2020(1).

[9]冯怡琳,邸建亮.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J].调研世界,2017(12).

(责任编辑:姚 丽)

猜你喜欢

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