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一课三融”教育教学现状及创新策略*

2021-03-25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课程

王 雪

(沈阳工业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3)

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思政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如今,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探索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创新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着力从重塑“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促进思政课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理论+实践”整体性创新协同示范、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考核评价体系四大维度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一课三融”实践教学策略,以此来为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助力,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关键所在。

一、“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定义和内涵

(一)“一课三融”的定义阐述

一课是指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课程;三融是指课程与就业岗位有机衔接、课程与社会实践竞赛相互融合、课程与双创教育融会贯通。具体而言,三融要求基础课程教学要结合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向,以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贯穿在课程都始终,着力培养大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岗位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为用人单位培育符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针对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差异性,设计出有专业特色的实践类比赛,并将其纳入课程培养方案的板块当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汇,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当中,培养大学生以理性思维灵活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1]。

(二)“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内涵剖析

“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是以“三全育人”为核心思想,重点围绕“课岗衔接、课赛联合、课创融通”的三大基本原则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课程,关注大学生的立学、立德、立能教育,培养学生的未来工作水平、实践竞赛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检验和修正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形成良性的思政教学闭环[2]。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的框架包括如下内容:在课岗衔接层面,思政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开展立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基础知识;在课赛联合方面,将课上的理论课程延伸到课下的社会实践比赛,开展立德教育,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课创融通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试错,着力开展立能教育,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与社会接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可持续竞争能力,在未来的就业创业市场上脱颖而出。

二、 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

(一) 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高校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人才培养,但是当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完善,思政课程与人才培养体系联系不紧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思政课程的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依据学校品牌和专业特色打造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有助于缓解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压力。“一课三融”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考量,例如在教学实践上,构建具有高校品牌特色的课赛联合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基本环节,实现理论讲授和实践培养两者的协同并进,为社会输送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专业性人才[3]。

2.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政课程转型创新的需要

高校思政课程转型创新的根本在于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枯燥、单一乏味,教师授课的创新性不足,因而出现了一系列思政课程学生到课率低、低头率高以及点头频率低的现象出现。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时个人的职业素养匮乏、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倒逼着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势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改革除了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更重要的是在课程教学的模式和内容方面,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和进行突破性创新,以此转变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一课三融”教育模式从思政课程教育的固有问题出发,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结合不同专业的差异性特点,将授课的内容与未来大学的就业岗位以及发展方向充分融合,为大学生毕业后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政课程育人树人的影响力[4];高校思政教师通过辩论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多元化实践形式完善和丰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依托课赛融合的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摸索中获取社会经验和专业实践技能;创新创业的内容通过法律案件分析的形式,给大学生介绍创新创业领域的法律基础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创业相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的教育模式转型和创新是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选择。

3.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事关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总体大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行业领域经济受到大环境的重创,我国870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稳定问题成为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难题。打破就业难、择业难的僵局的本质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市场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这要求高等院校在课程改革上下足功夫并采取必要的稳定措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就业形势。高校思政教师在“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课创融通”上加以创新、精心设计课程大纲,深度挖掘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案例和内容,重点引导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就业辅导,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为大学的就业、择业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干货和指导。

(二)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包括高校育人树人的环境亟待优化和师生条件的限制[5]。一方面,部分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政教师人才队伍匮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重任;高校的思政教学普遍存在着教书、育人两大任务的断层,思想政治课程与岗位、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竞赛的衔接不足,由此导致了课堂上学生参与思政课程活动的活跃度不高等突出问题;高校思政教师组织的课程相关活动过于单薄,内容不够丰富,同时高校思政教师没有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等部门构成整体性、协同性合力,高等院校的育人体系尚未成熟构建。另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生条件的限制。“一课三融”教育模式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导意见,统筹思政教师开展具体课程教育工作,这重点要求思政教师具备扎实牢固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熟练掌握并重塑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具备组织和协调大学生组织形式多元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力;具备有创新创业的基础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以法律思维和视角捍卫自身的权益,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互联网媒介素养,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网络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定位追踪和反馈,然而实际的发展状况是,部分高校思政教师缺乏上述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实力,导致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模式的构建存在实践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一课三融”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大量的课程内容需要师生之间的高度融合和紧密参与,然而部分学生缺乏慎独、自律意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待思政课程的学习任务缺乏积极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构建的整体难度。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创新策略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一课三融”教育模式创新,对于延伸教学实效性、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重塑“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课程内容、促进思政课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理论+实践”整体性创新协同示范、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确保教学创新效果。

(一) 重塑“一课三融”教育模式的课程内容

思政课程是以课程标准为顶层设计标准,“一课三融”构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标准尤为重要,同时这也为深化高校课程改革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建议。课程标准的制定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整体设计,其中课程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联结,同时也是教师将思想政治观念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素。以思政课程的基础课为例,重塑和整合思政教材的主体内容,依托理论、实践的联合,将“课岗衔接、课赛联合、课创融通”渗透在思政教育的各大环节,创新设计和研制出适宜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一课三融”模式课程内容,为高效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参照[6]。

(二) 促进思政课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是由多元的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靠形成的有机整体。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在线课程教学已经在此阶段下成为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学生在返回高校后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和高效衔接是高校思政教师乃至其他学科教师应当着力思考和转变的思路,促进思政课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体趋势。

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整合,应当以“理论+实践”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在理论教育层面,教师应当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在线上板块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和课外拓展资源信息供学习开展自主性探究式的学习,并且设计在线课外测试,思政教师在平台的教师端及时查看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总体概况和学生遇到的主要瓶颈难题;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反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答疑解惑,不断与学生对一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和交流,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知识面宽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有助于增强两个主体的情感;在线上投送随堂测试内容和主题讨论的观点,实现教师线上预习内容和线下讲解有机衔接,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在实践教育层面,借助互联网教学移动平台,根据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设计,实现线上信息资源整合、交互讨论、成果展示等功能集成。学生利用平台获取海量思政教学课上基础、课下拓展的信息资源内容,同时也可以共享自身的实践成果和实践经验。此外,明确在线思政教学的主体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理论体系的梳理、社会热点事件追踪等主题共同构成思政教学的内容板块。思政教师通过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发布实践活动的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的实际在线下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将课下的实践活动成果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活动经验交流互动,通过自身实践复盘以及听取他人的活动经验来推动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并大大提高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感,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的热情,树立高校课程改革转型的品牌。

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各有利弊,高校思政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二者优势的结合,以此发挥思政教育优势最大化效应。比如,在线思政教育能够辅助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体系掌握动态,弥补线下教育内容形式单一,过度依赖板书、PPT等传统教育形式的缺点;线下教育能够与教师面对面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弥补线上无法开展情感交流的弊端。因此,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合理路径是理论体系知识在线教学,重点难点线下解答,二者相互联结、互为依托。

(三) 打造“理论+实践”整体性创新协同示范

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灵活掌握思政教师的理论知识后,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架构,重点培育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教育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接受实践真理检验,从而收获经验和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思政教师在开展“一课三融”教育教学中,应当形成“理论+实践”的创新协同效应。例如教师根据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考虑设计与法律基础有关的知识内容与案例融合,促使大学生从法律层面上思考保护个人和集体利益的途径。

(四) 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应当纳入高校思政课程需求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衡量“一课三融”教育模式是否符合高校思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一课三融”考核评价体系应当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当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掌握思政理论体系、课下社会实践活动、平日上课表现、在线学习情况等多重维度考量学生,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同时,要开展多元主体评价形式,例如在社会实践阶段,学生举办思政主题微电影拍摄大赛,在第一阶段的评价中由师生共同进行考评,第二阶段可以邀请校内领导、思政教师、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代表作评委,开展多元主体打分评价,使比赛公平竞争、公开透明。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这种评价模式一方面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另一方面还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在线学习、实践活动等环节进行整体过程的记录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应当坚持院领导、教学督导、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综合性考评,重点检查教师“一课三融”课程实施的效果,从而鼓励更多思政教师参与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的浪潮。根据学校的要求,不断对“一课三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修正,不断发现暴露出来的弊端,着力构建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一课三融”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