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下外科理论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2021-03-25曾晓东陈学龙

关键词:对分课堂讲授课堂

赵 云 王 甍 高 哲 王 娟 曾晓东 陈学龙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对分课堂”是折中、取舍、综合了讲授与讨论式课堂各自优势的课堂改革新模式,核心理念是教师讲授在前、学生讨论在后,交互式学习的时间对半分配[1],关键创新是错开讲授与讨论的时间,突出课堂讨论过程,中间一周时间学生进行个性化内化吸收,自主安排学习并完成作业。

一、当前课堂教学问题

当前课堂以灌输讲授为主,让学生多学、学好知识,相对分离了课堂讲授和课后学习两个过程,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差,上课不听讲且逃课,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心理压力大,教学负担重且效果差,师生无互动交流,过分偏重知识技术传授,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传统的以个人经验为指导的教学明显现滞后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2]。传统讲授式课堂枯燥乏味,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引入的学生讨论大多是在授课后随即针对内容展开的“当堂讨论”,学生缺乏深刻认识理解,没有时间充分思考消化新知识,缺乏高质量提问而不能进行有效讨论,过程有名无实。如教师减少讲授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讨论,也无从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法,不愿进行教学改革。

二、“对分课堂”的优势

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通过“对分课堂”的讲授、内化吸收、讨论来清晰明确,知识的精略讲授与补充拓展大部分转移到课下,课堂时间充裕,讲授确保掌握基础知识,内化吸收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吸收并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完整性,“隔堂讨论”特别设计了“亮考帮”来检验教学成果和不足,根据学习过程的投入和质量做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3],低要求者规划保底学习助其夯实基础,高要求者拓展知识优化空间以加深理解。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帮助来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并提升教学能力水平,达到教学相长,且对教学硬件、教室面积要求低,一般高校多媒体教室环境即可满足。

三、“对分课堂”的不足

“对分课堂”教师课时减少后较难调节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堂授课存在知识连贯完整性被割断,也会影响当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精简的框架式讲解,学生没有参与互动,能简练高效地指引学习基础能力尚好的学生完成学习,但基础薄弱、知识层次差距大的学生,会感觉到学习难度大、知识结构过空过泛、难以理解[4]。学生发言固定且少,讨论参与积极性差,提问超出教师预期使教师无从解答。教师要兼顾教学、科研和临床,了解学情、查阅文献、思考可行性花费时间多,讲授和讨论时间难以对半分配,甚至草草结束讨论以节省时间,学生对尚存的疑惑不能深化理解,也达不到教学预期效果和目标,教师压力甚大。

四、当前的解决方法

1.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完成一次良好效果的教学改革必须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应对积极改革教学的一线教师肯定和褒奖。教师课前积累知识储备、备课、了解学情、分析课程、查阅文献、修订大纲、收集案例、设计教学和制作课件,适当参与其中并跟上学生节奏以确保学生参与度及各环节效果,结合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多元化特点来精简点拨促使学生领悟吸收[5],引导学生勇于正确有效提问和表达讨论意见,鼓励重视学生避免做负面评价以免冷场,确保合作愉快、氛围良好,实现效率最大化,控制有效课堂讨论时间并严谨认真回答问题,应及时打断避免偏离主题。对分具体教学操作根据内容量、易难度,灵活耐心调整为六四或七三分。章节讨论由简入难,从简单腹痛到急腹症,对半分时教学简单章节,适当增加时间讲授困难章节。批改作业关注问题亮点和读书笔记体会,提纲总结内容可一笔带过,互相观摩及交流经验来有效提升对分实施效果。

2.学生要主动参与掌控和主导

学生要循序渐进地强化自主学习,形成师生对分格局,提高积极主动性并活跃课堂气氛,课前预习,充分思考,完成“亮考帮”作业以深刻体会收获,顺利开展并提高“隔堂讨论”质量。小组讨论人员配置及人数要求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以同一宿舍成员4-6人为宜,由授课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和研判是否达到预期设想效果来调整,合理配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根据各自需求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控投入课程负荷量,规范课后学习行为以有的放矢和发挥自身特长,规避抵触和畏难情绪。

3.做好各项细致准备

课前要调查学情,提前备课,设计教学,统一教学进度,谙熟教材、教案、讲稿,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不需做太大改动和教材更换。教学目标科学,明确突出授课重难点和讲解图式化,可逐级分为教学模块、单元及知识点,由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单元知识重难点、讨论问题及案例资料[6]。印发《对分课堂学生手册》,列出学习课表、目标和作业,根据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多少来灵活划分时间对分比例,讨论内容应有引导性,避免生搬硬套,书面总结、视频图像、汇报展示等多元化课后作业应兼顾课程重点内容且让学生们自由发挥。问题讨论选择难易适度,初期教学单元设计应针对基础知识而增加讲授时间,中后期根据具体疾病增加教学讨论而减少讲授时间来混合式教学设计知识单元。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及课堂进度灵活伸缩以适当保证充足恰当地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管理讨论时间,确保限时讨论效果,避免影响下堂课学习。

4.联合CBL教学法及准备好病例资料

分析典型病例来训练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从而掌握解决知识问题的有效途径手段,拓展个性空间思维,从单一机械性学习向综合系统化过度,培养终生自学习惯和能力。病例讨论可训练口头交流汇报参与讨论技巧,夯实临床工作基础。

5.构建交流平台

网络技术使课堂变得没有时空限制,创建教学视频、音频、电子教材等数字资料或通过书面反思反馈、电话短信等有效促进师生进行课下教学交流,通过手机教学或课程中心平台建立学习交流QQ、微信群,将“对分课堂”简介、具体操作模式、相关学习资料(课件、视频、网站链接等)[7]、学习要点、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习题集及设计好的各章节知识框架图、PBL、CBL问题提前通过以上各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

6.做好形成性评价体系

建立制定科学评估方法和信息反馈系统,围绕知识重难点设计学生成绩记录表及教师记录反馈表,通过“亮考帮”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防泄题可采用机考形式并统一理论和实践考核题目,为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对半作用,卷面和平时成绩各占50%(作业和讨论各占25%),题型比例应增加病例分析题而减少名词解释题。制定针对课堂讨论的第三方客观量化评价指标,减少偏差。为减少老师主观影响,实践考核成绩可由数位固定老师取其平均分给每个考核学生打分来确定最终成绩[8]。教师应让学生比照自我,认清自我优劣,激发竞争意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8]。

五、小结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对分课堂”是一种高效的外科理论教学方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良性影响并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寻求终身专业化的动态发展。教师的成长是经验与反思的结合,只有反思,教师的课堂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实现课堂的内化生长,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讲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