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与重构: 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思考

2021-03-24冯倩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构重构语文

冯倩

[摘   要]文章基于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和问题,以《春》的文本解读为例,从文本解构与重构双重视角,探讨了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教师要基于解构和重构双重视角,坚守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味”,既要尊重文本原意,提炼文本核心知识;又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个性化的重构。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体现文本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解构,重构;文本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4-0003-02

文本解读是教师与文本交互的过程,它体现出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预见,包括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及对文本形成的独特价值判断。目前,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缺乏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仅过于注重解构,对文本进行常规性分解,而且淡化重构,导致文本解读缺乏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基于这一现象,意在结合解构与重构双重视角,对语文文本解读策略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一、解构和重构的立足点:语文味

解构与重构,需要基于语文文本解读的立足点。立足点是由语文课程属性来决定的。通常来说,要将立足点放在“语文味”的体现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朗读涵泳

朗读涵泳是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文本解读时要立足于朗读涵泳点,精心选择适合朗读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例如,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中的词语,应进行这样的分析:先分析其中的词语。第一段中作者连用两个“盼望着”,将对春天的盼望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再对其中的句子和段落進行分析。课文最后三段各用一个比喻句独立成段,语言优美,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春之美,抒发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此外,还可以从句式角度提炼朗读涵泳点。

2.语用示范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因此,语用是文本解构和重构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初中生正处于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提高他们的语言规范意识及语用技能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完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模仿。文本解读时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挖掘其中的语用示范点。在解读《春》时,语用示范点的挖掘要切合写景散文的文体特征,紧扣写景的内容。例如,文章第四段写桃树、杏树、梨树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组织基于修辞手法分析的语用活动。

3.言说体会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提高学生的言说能力是语文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因此,在文本解读时,可以基于解构和重构对文本言说体会点进行预设。言说体会主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要形式,类型的选择因文而异。如《春》的开头部分聚焦“来”字,结尾部分又写“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一“来”一“去”,使首尾呼应,文本结构浑然一体。教师可以抓住这一言说体会点开展活动。此外,还可以围绕语言的规范性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等开展言说体会活动。

4.思维生长

语言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语言是人们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在文本解读时,无论是解构还是重构都要注重学生解读思维的生长。《春》的文本结构的安排体现出了严密的思维逻辑,作者以“盼春”开头,再细致地“绘春”,最后以“赞春”结尾。在“赞春”部分,又以“领着我们上前去”收笔,将文本主题思想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文本解读时,抓住这一思维生长点设计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文本解构的层级面:核心知识

在明确文本解读立足点的基础上,需要基于文本体系对文本进行解构。可以先从面上进行宏观解读,着眼大处,再根据核心知识进行解构,从而改变文本串讲式的解构方法。

1.背景知识

文本创作是作者有感而发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学生要理解文本内涵,则需要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者写作时的微观背景、作者写作风格等。全面掌握背景知识能为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解读提供支持,并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春》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散文创作风格等。背景知识的捕捉,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基础积累

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语文积累变得丰富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应认识到,初中阶段仍然是学生进行基础积累的一个重要时期。文本解构要围绕基础积累开展,以引导学生会读、会写、会用字词。字词的“会读”“会写”强调要引导学生对不容易识记的字词、容易产生混淆的字词等做重点学习。“会用”是基础积累的一个重点,强调要将字词放入文本语境中进行理解,并做适当拓展。

在解读《春》时,可以遵循教材编排特点,充分利用注解和“读读写写”板块。教师可将“会读”“会写”安排在课外,推动学生自主解构;可将“会用”穿插于文本阅读过程中。

3.语言感知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学生要想深入体悟语文文本的魅力,就需要与文本进行对话。因此,在文本解读时要聚焦语言感知层面,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感知的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情感、技法等对文本进行解构,挖掘文本承载的情感因素、写作技能发展点和语感养成点。

《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教师从语言感知层面能够解构出非常丰富的内容。解构时要进行差异化设计。例如解读“春草图”时,可以抓住用词和句式设计语言感知活动,如探析“嫩嫩”“绿绿”等叠词的连用;可以从句式工整的角度赏析“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解读“春花图”时,可以抓住拟人修辞。解读“春雨图”时,可以抓住比喻修辞。通过差异化的语言感知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语言感知训练。当然,语言感知要做到因文而异,要考虑到不同文本的特点。

4.人文价值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在文本解读时,要对文本的人文价值进行解构,探寻其中蕴含的品质、精神等价值点。这些价值点大都强调生存的意义,侧重于培育积极的精神风貌。

在解读《春》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培育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让他们从自然的美好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从而激励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明晰文本重构范围:多元有界

在文本解读时,必须要意识到文本的载体属性。教师需要基于语文课堂三维目标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文本的工具性作用,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并在重构中放大文本载体效应。文本多元解读不是天马行空,需要基于语文的基本属性。文本重构范围也要进行明晰,做到多元有界。

1.明晰可重构点

根据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可知,文本存在可重构点。教师可以基于可重构点进行创造性的文本解读。

首先,教学程序的重构。所谓教学程序重构是指对文本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时机等做出預设,从而改变按部就班的做法。

如在《春》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呈现文本的最后三段,再抓住春天“新”“美”“力”等特点,让学生回到文本主体部分,结合几幅春景图进行阅读。这样的做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文本阅读的重点。

其次,文段重新组合。文段重新组合是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处理,主要包括补白、删除、合并等,从而使文本内容能够更好地展现主题。例如,对于《春》的第二段,可以围绕“山”“水”“太阳的脸”等进行补白,让学生通过补白调动生活经验,去感知春,从而深化学生对春的认知。

2.明确半重构点

明确半重构点后,教师可在保留文本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如教师可以基于文本行文思路,增加一道探究题:文章紧扣“春”,开头表现出了对春天的盼望之情,可以概括为“盼春”。试着根据本文行文思路,模仿以上的概括方法对文章各部分内容进行概括。这样的做法,既遵循了教材的编排原则,又体现出了教师的创造性,能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探究。

此外,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不可重构处。例如,说明文、议论文涉及的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都是不可重构的内容,不能进行创造性的重构。

总之,文本解读是教师和文本互动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解读文本需要讲究策略,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教师要基于解构和重构双重视角,改变文本支离破碎的解读现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华平.文本解读的“解读”是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20(8):53-59.

[2]  吴永君,王皎.对话·质疑·追问:文本解读与思维的“趋深”途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5):59-61.

[3]  王文宇.语文文本阅读重构与创新刍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27-28.

[4]  蒋玲慧.文本解读:在追问中“重构”:以《云南冬天的树林》为例[J].语文月刊,2019(7):23-2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解构重构语文
长城叙事的重构
还原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