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育质量革命背景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2021-03-24闫洪雨赵长夫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大学生

闫洪雨 赵长夫

摘 要:在本科教育质量革命和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下,进行学生非专业素质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实践,是优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主题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构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优化评价机制、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运行等三个方面探索了实施路径。

关键词:本科教育质量革命;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分类号:G643;F830-4

在一定意义上,非专业素质对大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在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有一定探索和实践,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但也能看到,非专业素质指标内涵界定多样、理论基础不完善、评价标准不具体和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本科教育质量革命背景和机遇下,“落地式”的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明确了我国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克服片面追求某一或某几方面教育的现象。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掀开了本科教育质量革命的序幕,一系列关于加强本科教育质量的新论述、新要求、新措施,引领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观。非专业素质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主要障碍,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是专业素质培养与非专业素质培养共同作用的过程。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增强综合素质[1]。

在以上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专门研究,丰富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 “落地式”理论研究,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借鉴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优秀经验,探索构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丰富和健全了本科教育质量革命的内涵和内容,为较为全面评价学生质量提供了可能,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二、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导向激励原则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体系运行的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在自我分析、自我评判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上,要有鼓励性的措施和手段,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2.科学可行原则

评价体系要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评价内容和指标的设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个院校根据不同的校情、生源等现实情况,对其人才培养标准进行画像素描,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均衡性,达到系统完整、覆盖全面、科学标准、可行性强的效果[2]。

3.多元结合原则

多元结合原则的主要表现,一是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既要通过结果考核进行静态评价,又要进行学生成长过程的动态监控和记录并对学生进行客观及时的反馈,使其随时掌握个人状态并自我调整;二是全面评价和尊重个体相结合。既要建立适合全体学生的共性标准,也要探索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能力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4.整体发展原则

在评价体系自身建设上,要具有时代感和发展眼光,避免盲目趋同和攀高倾向,构建包含社会责任、国家情怀、社会认同、法治精神、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反思创新等在内的具有时代气息的非专业素质[3];在评价方法上,合理使用量化评价,量化评价虽然具有客观、直观、高效和准确等特点,但是学生的品德、品质、精神、心理等素质无法具体量化。过度使用量化,容易造成学生只在量化的标准框架内发展,否定了其他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在学生主体上,既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也要关注其道德认知和思想情感的发展。不能忽略了学生个性品格上的不可测量性和发展性,保持评价体系的整体性,避免学生盲目“攒工分”,一切行动都以分值标注的现象。

三、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1.1 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质量观,系统推进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

在本科教育质量革命和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应立足落实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质量观,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通过全方位的系统设计、整体优化,构建由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多主体、全面参与、配合监督的系统的评价格局。并能上下一致、统一思想,引导和促进全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对非专业素质培养和评价的重视和理解。在学校顶层设计上,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要与教育教学、思政工作、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合。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系统推进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來社会发展和自身长远发展需要。

1.2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测机制

在各类评奖评优、党员发展、学生毕业等评定审查过程中设置学生综合素质指标,规定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在学业成绩基础上增加非专业素质成绩,例如:学生总评成绩=非专业成绩*30%+专业学业成绩*70%,体现非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非专业素质成绩的评价采取对每位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关键行为进行写实记录的办法,分项设定最高评价标准分值和每项最低评价标准分值,逐项积分。在学生日常表现、评优推先、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设置观测点,每学期统计,定期公布。

1.3加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评价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测评、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和非专业素质成绩单等一系列非专业素质评价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保障评价工作有标准、有流程、有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制度建设要系统思考并把非专业素质的要求解析为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都能易于理解的规范,避免指标细碎繁琐,管理学、统计学等各种工具反复核算统计,长篇累牍、晦涩难懂;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不断加强非专业素质评价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学校层面成立由校领导组成的决策层,负责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具体实施的二级学院要成立评价小组,实行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领导,辅导员负责,班主任初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执行。作为评价过程的重要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辅导员的品格观念、价值导向、师德师风和学识涵养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和工作水平,是落实和优化评价工作的必然之举[4]。

2.构建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方法、形式和种类较多,与非专业素质评价相似度较高的并且相对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是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5]。

笔者认为,非专业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吸收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围绕非专业观念、非专业品格、非专业知识、非专业能力以及非专业方法等五个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形成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校本指标体系”,不可盲目“趋同”和“攀高”。具体操作上首先应该面对学生主体和社会需求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样本采集和信度分析。再根据其学校自身层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分析结果,找准指标体系与学生、与社会的契合点,构建出既符合社会需要又符合校情生情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具体观测点,对具体观测点进行“达成描述”。构建和描述具体指标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导向激励原则、科学可行原则、多元结合原则和整体发展原则。

3.探索创新全面多元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3.1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合理利用

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评价不仅是单纯的分数评定,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概念的澄清,进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进步和自我完善;评价不仅是为了得到实时的“盖棺定论”式的结论,而是把发展作为导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更加全面的成长;评价不仅是刻板冰冷的制度标尺,更是为了分析、总结和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一些能够具体量化的指标要采用定量评价,以维持评价体系的秩序性和标准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定性评价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定性评价多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语言,重在揭示和解释,而非单纯的好坏优劣结论。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即维持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避免了因难以量化而舍弃重要的观测指标,又可以让学生在包容、柔性的环境中感受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激发其向上向美的驱动力和执行力。

3.2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学分认证

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中,设置一定数值的第二课堂“必修”学分,学业年限内,第二课堂学分没有获得将无法通过毕业资格审核,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一般围绕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体育活动、艺术教育活动等多个维度,完成规定指标后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分值。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与综合素质测评均属于定量评价的主要手段,前者关注达成度,后者更加关注优劣评价,互为补充、共同作用,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合理、规范的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并在其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使非专业素质评价结果得到了有效应用。

3.3以发展为导向,实施非专业素质成绩单制度

非专业素质成绩单的表现形式中,既有定量评价的具体量化,又有重在揭示和解释的定性评价。成绩单对学生参加非专业素质提升的相关活动与成果进行数据收集,构建了能够反应学生成长发展的数据体系,贯穿大学生涯的非专业素质提升的全记录,绘制了一份全面真实的能力图谱,既有利于学生回顾自身成长历程,又有利于学校全面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与专业课成绩单,共同组成学生评价的“双卡”,毕业前由学校统一认证和发放,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搭起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互相了解和互相认可的桥梁[6],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中国政府网.2020.10.1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戴志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新探[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03):77-85.

[3]李少荣.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04):59-63.

[4]舒文琼,陈士燕,刘晓平.“新工科”视域下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9,(07):17-23.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

9.14.http://www.jyb.cn/china/gnxw/201609/t20160914_673089.html.

[6]李娇楠.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实践育人中的运用与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87-89.

作者简介:

閆洪雨(1984—),男,汉族,黑龙江省庆安人,职务:黑龙江东方学院机电工程学部副主任,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

赵长夫(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宾县人,职务:黑龙江东方学院机电工程学部辅导员,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本科教育质量革命背景下学生非专业素质培育及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B1320283。负责人:闫洪雨,参与人:孙曙光,高龙,陈雷,赵长夫,张纪元。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