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初筛ABO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2021-03-24刘福昌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层析初筛献血者

刘福昌

(南昌市中心血站,江西 南昌330025)

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是一种较为新颖独特的血型初筛试剂,因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产品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独家专利拥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有特别之处,尤其是与目前市场上的玻片法(纸板法)、试管法、微量板法和微柱凝胶法等常见的血型检测方法相比,在使用和操作上,有较多的差异。我站从2018年6月份试用以来,发现了3例ABO血型初筛错误,现将可能导致结果的不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7年6月1日-7月31日及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南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采前手指尖血样和献血后检验留取的血样管。

1.2 试剂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ABO血型正定型试剂盒(固相法)(2018039051/20200322);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抗A、抗B血型检测试剂 (单克隆抗体)(20160709/20180714,201701229/20191227);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ABO血型反定型试剂盒红细胞。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仪器 检验科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使用仪器为美国贝克曼PK7300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1.4 方法 ⑴2017年6月1日-7月31日采血点采用纸板法使用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对献血者献血前初筛ABO血型,3分钟按照有无凝集判断结果;⑵2018年6月1日-7月31日采血点采用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对献血者献血前初筛ABO血型,主要操作为采集献血者手指尖血样,先加入血样于血型卡S窗口,每孔加1滴(约10μl);再加血型稀释剂于血型卡D窗口,每孔5滴(约50μl),1分钟判读结果。结果判读标准,S孔显色红色为阳性,S孔显色变白为阴性。⑶检验科对献血者献血后留样的血标本采用全自动血型仪进行ABO正反定型,确定其最终ABO血型。

1.5 统计学方法 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对2017年和2018年采血点的献血者献血前两种方法初筛ABO血型的正确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7年和2018年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及ABO初筛血型和复查确定血型情况 见表1。

表1 2017年和2018年ABO初筛血型和复查确定血型情况

2.2 2018年6月1日至7月31日献血前血液初筛共计7243例标本,ABO血型初筛重复试验5例,复检率为0.069%(5/7243);血型初筛错误3例(其中B型误定为O型,O型误定为AB型,O型误定为B型各1例),初筛错误率为0.041%。2017年6月1日至7月31日献血前血液初筛共计6068例标本,ABO血型初筛重复试验2例,复检率为0.033%(2/6068);血型初筛错误1例(B型误定为O型),初筛错误率为0.016%。2年同期比较,虽然2018年ABO血型初筛正确率(99.959%)比2017年ABO血型初筛正确率(99.984%)有所下降(下降了0.025%),但2018年与2017年献血者献血前两种方法初筛ABO血型的正确率采用卡方检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

固相免疫层析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1],但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在ABO血型初筛中的应用文献目前尚未有报道。目前在献血人群血型初筛及临床上血型鉴定应用主要是纸板(玻片)法、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2-7],造成无偿献血者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为和环境因素,包括有录入错误、抗原漏检、假凝集、季节因素等[8-15]。2018年6月份我站开始在采血点采用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初筛献血者ABO血型,排除文献[8]中类似情况确认血型后,初筛错误率(0.041%)相比2017年同期采用纸板法初筛献血者ABO血型初筛错误率(0.016%)有所升高,但低于各地文献[10-15]调查的初筛献血者血型不符率。现分析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初筛献血者ABO血型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纠正措施。

3.1 血型初筛错误的主要原因

3.1.1 个人操作的不规范 ⑴血标本加样量过多或过少。加样量过多易导致假阳性,加样量过少易导致假阴性。加样量过多冲洗不干净,判断不明确,本研究发现此种现象而导致血型初筛重复试验4例。⑵忘记加冲洗液或反应时间太久。过长的反应时间可导致冲洗不干净或冲洗不掉的现象,造成假阳结果。本研究发现1例反应时间较久,未复查导致血型误判。⑶试剂卡放置太长时间,吸水纸上的红细胞回流从而影响结果判断。

3.1.2 试剂卡保存不当 试剂卡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太长或保存条件不当,试剂卡失效或受潮均可导致血型误判。本研究发现了此种原因导致血型误判1例,而另1例由于操作者进行了重复试验,血型未造成误判。

3.1.3 异常标本的影响 ⑴街头采血,遇到贫血、血液粘稠度较高、胆红素偏高等人员时,其血液自身的问题可导致结果受影响。本研究发现有1例献血者考虑血液较粘稠,冲洗不干净导致血型误判。⑵指尖血的自凝问题。指尖血是需要即采即用的,有个别操作者采集完指尖血后,先检测其他项目,再检测血型,指尖血采集后超过30s,已开始凝集,再反应1min后,会出现冲洗不干净、冲洗不掉,导致假阳结果。

3.1.4 试剂卡质量问题 血型卡压膜不均匀,导致批内差异。不同批次的血型卡上包被的抗体不一致,导致批间差异。

3.2 处理方法与步骤 ⑴试剂盒取出平衡至室温后,试剂卡即拆即用。⑵由于产品内吸水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过多加样会导致吸水纸饱和不走样。在能保证S孔被血液全覆盖的情况下,加样量越少越好,8-12μl。⑶打开测试卡,观察吸水纸端是否有吸到红色样本,以此来判断是否有加冲洗液。⑷指尖血采集后30s内尽快检测ABO血型项目,并保持确认样本的反应时间为1min,勿延滞超时。⑸发现“1+,+/-”反应强度的结果,需要进行复测确认标本。对于异常标本要配制成10%生理盐水悬液,再进行实验。

纸板法目前广泛应用于ABO血型初筛,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快,但其检测结果不易保存,且纸板易破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而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虽然目前应用还不十分广泛,但因其使用也简单方便,携带更加方便,结果判断更加快速(1分钟可判定结果),检测卡结果比纸板更方便、安全的保存等特点,值得在血型初筛中使用。虽然固相层析法血型检测卡个人操作中对各步骤环节的要求较为严格,但只要熟悉上述分析的个人操作、试剂卡保存等主要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并参见试剂盒中说明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ABO血型初筛。在实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结果异常,按照说明书标准步骤重新复验检测,如复验结果依旧异常,可进一步询问厂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严格正确的使用及操作方法,规范个人操作,正确保存试剂,正确对待和进一步复查有疑问的标本等措施,可降低血型错误率的发生,建议厂家在血型检测卡内增加1条室内质控反应线,以防血型卡由于失效而不知,导致误判血型。因此,血型检测卡对献血者献血前血液初筛ABO血型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层析初筛献血者
深层膏盐体局部层析速度建模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红壤关键带地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化绿叶层析装置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方法分析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关于氨基酸分离的创新层析实验的探究
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与初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