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98例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探究

2021-03-24王志军范旭芳程艳超徐发林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阴性菌革兰葡萄球菌

王志军,范旭芳,程艳超,徐发林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52)

新生儿肺炎属新生儿群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全球每年近200万新生儿病死于新生儿肺炎[1]。目前新生儿肺炎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但病原菌培养耗时较久,而新生儿肺炎潜伏期短、病情进展快,能及时、正确经验性予以抗感染治疗,对抑制病情进展、挽救患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3]。近年受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影响,病原菌易变迁、出现耐药性,因此,临床需定期分析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早期经验用药抑制病情进展,为后续治疗赢取宝贵时机[4]。本研究选取我院新生儿肺炎患儿99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完善治疗机制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肺炎998例,其中医院感染性肺炎32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672例,男541例,女457例,足月儿874例,早产儿124例,胎龄31~42周,平均36.43±1.35周,体质量1563~4106g,平均2834.49±583.75g。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5];出生未满28d;社区获得性肺炎标准:胸部X线片示片状、斑片状阴影或斑点状阴影,不伴或伴肺气肿;双肺呼吸音粗或干湿啰音,且伴或不伴咳嗽、痰鸣、气促、发热、黄疸、发绀、吐沫等症状;医院感染性肺炎标准:体温升高或不升,气道分泌物性状显著改变,肺湿罗音;肺出现持续性渗出性改变。排除标准: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慢性肺部疾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不张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确诊感染性肺炎后,即留取痰液标本或无菌吸痰管辅助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置无菌容器即刻送检,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型)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法检测耐药性,必要时增加常规生化试验、耐药酶试验完成验证。质控菌株由北京质量检测中心提供,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抗菌药物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氨曲南。

1.3观察指标 ⑴统计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⑵对比不同类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⑶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性。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采用Excel 2013录入与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行药物敏感率统计。

2 结果

2.1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998例患儿送检标本培养阳性728例,阳性率为72.95%(728/998);共检出病原菌9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62株(占比28.73%),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640株(占比70.1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10株(占比1.37%),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n(%)

2.2 不同类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医院感染性肺炎326例,送检标本培养阳性298例,阳性率为91.41%(298/326);共检出病原菌4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3株(占比27.76%),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88株(占比70.76%),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6株真菌(占比1.47%)。社区获得性肺炎672例,送检标本培养阳性430例,阳性率为63.99%(430/672);共检出病原菌5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9株(占比29.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52株(占比69.7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为主,4株真菌(占比0.79%),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n(%)

2.3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见表3、表4。

3 讨论

新生儿受自身免疫功能弱影响,易被病原菌感染,而肺部因与外界直接连通,成为新生儿群体感染性疾病高发部位[6,7]。目前新生儿肺炎早期用药主要根据经验,但随抗菌药物推广、不合理应用,病原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强化病原菌药敏性监测,是确保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8]。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病原菌构成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侯齐书等[9]学者研究结果近似,但与学者Cadot L等[10]相比,革兰阴性菌占比70.18%略有降低,提示可能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菌谱已出现变迁。分析可能原因是近年临床在肺炎抗感染治疗中主要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受此影响,革兰阳性菌受抑制作用相对减弱,逐渐成为优势菌[11]。本研究也发现,与以往痰培养菌对比,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要菌谱构成,近年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占比有显著升高趋势,此结果符合上述变迁特征,提示临床在加强抗革兰阴性菌的同时需警惕革兰阳性菌感染。此外,本研究对比不同类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发现,二者存在一定差异,尽管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阳性菌占比略高,提示临床在早期经验用药时可依据感染途径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表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表4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药敏试验显示,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等多种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美罗培南药敏性较高,提示临床可优先选用上述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耐药性低,尤其是美罗培南对所检测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抢救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肺炎的首选药物。另外,鉴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及肝、肾等代谢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加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显著[12]。因此,新生儿肺炎用药仅局限于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需结合此特征强化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用药监管,避免滥用造成耐药性增强。

综上可知,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院感染性肺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构成略有差异,但对常规抗菌药物均普遍表现耐药性升高,临床需结合药敏试验选取抗菌药物。

猜你喜欢

阴性菌革兰葡萄球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