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铁调素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2021-03-24汤中州刘秀勤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小儿

汤中州,刘秀勤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463000)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的一种贫血类型,是孩童时期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1]。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调查指出,在1990至2010年间,世界范围内贫血患病率由40.2%降低至32.9%,但年龄<5岁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在全部年龄组内居首位,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贫血负担呈递增趋势发展的年龄组[2]。铁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是机体呼吸、神经递质形成、转运氧、DNA合成的关键辅助因子,其不仅参与了机体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同时也是维持各种依赖铁的酶功能正常运转必需元素[3,4]。铁调素是近年来发现的机体铁代谢重要负调控因子,该因子在不同类型贫血疾病中表达各异,可用于各类贫血早期诊断[5]。除铁元素缺乏外,有部分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是导致贫血的一大诱因[6]。25-羟维生素D是人皮肤经阳光照射后,由维生素转化的活性物质,该指标的检测能够判定血液循环内总维生素-D含量[7],目前尚无较多研究证实25-羟维生素-D与缺铁性贫血的直接关系。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铁调素与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探讨二者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在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儿科诊治的81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组。患儿均符合如下入选标准:⑴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8]中缺铁性贫血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年龄在6个月~6岁;③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低于110g/L;④外周红细胞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水平低于27 pg,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浓度低于310g/L;⑤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低于15μg/L,血清铁低于6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5%,总铁结合力超过350μg/dl。⑵排除标准: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超出10mmol/L,或合并感染者;②伴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或合并地中海贫血者,或有血红蛋白疾病家族史者;③伴免疫缺陷疾病或肿瘤疾病者;④就诊前4周内使用含铁元素的补血药物治疗者;⑤就诊前4周连续使用超过预防剂量维生素D制剂治疗者。抽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全部入组儿童监护人对本次研究实施的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情况 研究组81例患儿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96±0.54岁;体重9~21kg,平均14.57±3.21kg。健康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2.01±0.55岁;体重10~20kg,平均14.12±3.02kg。两组入组儿童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全部入组儿童均接受血常规检查(HGB、MCH、MCV、MCHC、SF)、血清铁调素与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

1.3.1 仪器与试剂 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仪器为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XT-1800i型五类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血清SF水平检测使用瑞士罗氏公司提供的COBASe-601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铁调素与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由芬兰Labsystems Multiskan MS公司提供,型号为352型,主要用于浓度分析计算,二者检测方法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1.3.2 血液标准采集与保存 全部入组儿童均在晨起后空腹采血,使用真空EDTA抗凝管采集并保存儿童外周静脉血2ml,用于血细胞主动分析检测;并使用无抗凝剂的干燥真空管采集儿童空腹外周静脉血4ml,在2h内经161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检测其他血清相关指标水平。

1.3.3 治疗方法 给予研究组患儿2~6mg/kg右旋糖酐铁口服,以补充铁元素,2~3次/d,同时给予患儿维生素C口服帮助铁吸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和均数±标准差表示。HGB、MCH、MCV、MCHC、SF、铁调素、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缺铁性贫血患儿铁调素、25-羟维生素D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HGB、MCH、MCV、MCHC、SF、铁调素、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HGB、MCH、MCV、MCHC、SF、铁调素、25-羟维生素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铁调素、25-羟维生素D与SF的相关性分析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证实,缺铁性贫血患儿铁调素、25-羟维生素D与SF呈正相关(r>0,P<0.05)。见表3。见图1~2。

3 讨论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须元素,机体内一旦缺乏铁则将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及神经递质合成产生影响,阻碍脑细胞发育,故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极有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无法逆转的影响[9]。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性物质,因维生素D是维持机体该代谢平衡所需营养素,故有研究认为,25-羟维生素D的缺乏也可能是导致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之一[10]。

表1 两组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健康对照组(n=100)研究组(n=81)t P HGB(g/L)130.14±9.56 76.51±12.45 32.775<0.001 MCH(Pg) MCV(fL) MCHC(g/L) SF(ng/ml)铁调素(ng/ml)25-羟维生素D(ng/ml)30.12±2.17 17.29±3.01 33.274<0.001 92.14±5.45 61.59±5.67 36.827<0.001 340.56±12.17 278.48±30.12 18.812<0.001 46.17±15.14 7.11±3.41 22.746<0.001 47.10±17.12 30.11±7.45 8.314<0.001 34.47±8.69 12.14±2.74 22.238<0.001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各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s)

时间治疗前(n=81)治疗后(n=81)t P HGB(g/L)76.51±12.45 100.12±9.24 13.705<0.001 MCH(Pg) MCV(fL) MCHC(g/L) SF(ng/ml) 铁调素(ng/ml)25-羟维生素D(ng/ml)17.29±3.01 20.69±3.21 6.954<0.001 61.59±5.67 68.12±5.51 7.433<0.001 278.48±30.12 395.16±24.57 27.016<0.001 7.11±3.41 24.31±12.11 12.304<0.001 30.11±7.45 36.17±5.71 5.811<0.001 12.14±2.74 15.02±3.34 6.000<0.001

图1 缺铁性贫血小儿铁调素与SF相关性散点图

图2 缺铁性贫血小儿25-羟维生素D与SF相关性散点图

本研究研究组确诊81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经检查发现,其血清HG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更低,且患者多合并维生素缺乏,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缺铁性贫血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患儿伴贫血情况更严重。而在给予观察组患儿合理的铁剂补充后,其HGB水平、25-羟维生素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这组患儿并未给予其相应的维生素D补充,但在补充一定量铁剂后,患儿25-羟维生素D水平有所提高,提示25-羟维生素D可能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经相关性分析检验证实,25-羟维生素D与小儿缺铁性贫血S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随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风险高,且贫血病情随之加重。究其原因可能与维生素D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维生素D与及其活性代谢产物(25-羟维生素D)可存在于各个组织内,其中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最为关键的代谢产物之一,该产物能够生成骨髓红细胞,产生直接的增殖之效,一旦25-羟维生素D水平急剧下降,则将降低骨化三醇表达,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故而增加贫血风险[11];此外,25-羟维生素D低水平能诱导免疫细胞内抗菌肽的固有表达,因抗菌肽具有抗病毒活性,一旦小儿25-羟维生素表达不足,将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诱使体内产生过多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将影响机体铁调素分泌,从而影响肠道对铁的而吸收,降低转铁蛋白水平,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降低红细胞寿命,最终诱发缺铁性贫血[12-15]。

缺铁性贫血患儿除可能受到血清25-羟维生素D影响外,也可能受到铁调素的影响。铁调素是维持铁稳定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够与位于巨噬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表面跨膜铁输出蛋白(膜铁转运蛋白1)相结合,诱使跨膜铁输出蛋白内化降解,从而对巨噬细胞内贴释放及肠道内铁吸收产生抑制[16]。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除缺铁性贫血外的其他诸多类型贫血与铁调素异常表达也存在密切联系,且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其血清铁调素水平表达也各异,如机体TMPRSS基因突变导致贫血、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等患者,其血清铁调素水平呈高表达;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则较正常水平呈低表达[17,18]。而对于缺铁性贫血者而言,因其BMP基因上有铁调控原存在,一旦机体内铁元素大量减少甚至缺乏,铁调控原件将受到感应,降低BMP6的表达,抑制BMP/Smad途径,大大减少铁调素的分泌[19]。该结果在国内一项研究中也被证实,该研究指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内铁调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血清内铁调素表达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理性贫血有着重要价值[20]。但目前国内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调素水平变化相关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血清铁调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虽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有明显升高,但仍较健康对照组减少,表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铁调素表达降低有关,在分析其相关性后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调素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清铁调素水平可能与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但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获得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有一定局限性,血清铁调素及25-羟维生素D水平是否与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发展直接相关还应进一步作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患儿多存在铁调素、25-羟维生素表达低下等情况,随着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其铁调素、25-维生素D表达呈下降趋势,且在治疗后逐渐升高,三者间呈正相关,铁调素与25-羟维生素D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小儿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小儿涵之三事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