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HCV,HCV RNA检测在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1-03-24吕金娥陶娅琳马丽娟李娅萍尹春琼包艳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筛丙型肝炎载量

吕金娥,陶娅琳,马丽娟,李娅萍,尹春琼,包艳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曲靖65500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疾病,会导致机体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最终造成肝硬化或癌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需尽早诊断和治疗[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检查方法已逐渐完善[2]。目前对丙型肝炎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前者用于检测血清中HCV抗体,后者用于监测HCV RNA[3,4]。为探究抗-HCV以及血清HCV RNA在诊断丙型肝炎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检验科收集的143例抗-HCV初筛实验阳性的患者标本,其中男87例,女56例,年龄19~81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3000 r/min离心10min,将血清转移至无RNA酶的离心管置于-20℃冰箱内保存,每周四进行HCV RNA检测,剩余血清当日进行抗-HCV及ALT的检测。

1.2.2 仪器与试剂 ABI 7300荧光定量分析仪(美国ABI公司)、HCV RNA诊断试剂盒及质控品(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MUltiskan MK3全自动酶标仪(Labsystem Dragon公司);HCV抗体ELISA试剂(上海科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及质控品(北京康彻恩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LT试剂(中申北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2.3 实验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143例抗-HCV初筛阳性的样本中,99例HCV RNA阳性(69.23%),44例HCV RNA阴性(30.76%),且阴性结果中有33例抗-HCV S/CO>10;99例HCV RNA阳性样本,随着抗-HCV S/CO比值的增大HCV RNA的阳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不同的S/CO比值区间HCV RN A载量水平增加出现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CV R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随着HCV RNA病毒载量水平的增高ALT异常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抗-HCV阳性结果在不同S/CO比值区间HCV RNA结果分析

表2 HCV RNA病毒载量与ALT结果分析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C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在人群中传播,其发病率仅次于乙型病毒性肝炎[5]。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疾病,会导致机体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最终造成肝硬化或癌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需尽早诊断和治疗[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检查方法已逐渐完善[2]。目前对丙型肝炎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前者用于检测血清中HCV抗体,后者用于监测HCV RNA[3,4]。

本研究结果显示:143例抗-HCV初筛阳性患者中有99例HCV RNA阳性,阳性率为69.23%,明显高于福建林晓渊[6]报道的46.6%,这可能与地域差异及研究对象有关,但与贵州罗天永等[7]报道的67.7%及青海王春玮[8]报道的70.44%结果相近。表1数据显示随着抗-HCV初筛阳性结果的S/CO比值的增大,HCV RNA的阳性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福建林晓渊[6]等较多国内研究报道一致;但在不同的S/CO比值区间HCV RNA载量水平增加出现的阳性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春玮等研究报道不一致[8],可能与地区及个体差异有关及自身免疫功能及肝细胞再生等因素有关。在44例HCV RNA阴性(30.76%)结果中有33例的抗-HCV S/CO值>10,这与济南王燕等[9]报道的ELISA法抗-HCV S/CO>10 HCV RN A的阳性率为100%差异较大,可能由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 RNA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HCV为RNA病毒,容易被RNA酶降解,从而出现假阴性;另外机体丙肝复制呈间断性,当病毒暂停复制时,HCV RNA浓度较低,可使检测结果呈阴性,而抗-HCV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10,11]。上述因素的存在,结合HCV RNA阴性肝功能ALT异常率为20.45%的证据,抗-HCV S/CO>10、HCV RNA<1.0×103IU/ml,不能排除HCV感染及病毒复制,在研究血清病毒载量与致病性的关系时,还应参考肝穿刺结果肝病理诊断及其他肝功能指标,以便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用于指导治疗,评估疗效,判断预后。

表2 结果显示:HCV RNA阳性患者的ALT异常率高于HCV R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表明肝脏炎症时HCV RNA检出率高,ALT正常时HCV RNA检出率较低,间接反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然而,99例HCV RNA阳性患者中高达43.43%(43例)ALT正常,这可能与HCV对肝外组织的泛嗜性,尤其对单核细胞的作用,肝损害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ALT升高不明显甚至正常,对肝脏造成的炎症反应轻仍有慢性化进展;也可能机体处于免疫耐受、应答平衡状态。抗-HCV阳性并不代表感染HCV病毒,只能代表患者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抗-HCV高低能间接反映感染情况,但不是绝对,还需检测HCV RNA,且在HCV RNA阴性患者中仍存在ALT异常及S/CO>10的情况。

综上所述,单一检测抗-HCV或者HCV RNA从而确定丙型肝炎感染存在病原学漏诊,以HCV RNA为重要的检测金标准时,应联合检测抗-HCV和ALT检测,可降低丙型肝炎的漏检率;在抗-HC V阳性,尤其S/CO>10,HCV RNA阴性和ALT异常的情况下,应对HCV RNA连续检测,降低HCV的漏诊率,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初筛丙型肝炎载量
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对不同HBV DNA 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免疫学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苏明华: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及治疗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与初筛对策
一株不产“透明圈”解磷菌的初筛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