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和突破

2021-03-24于晓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现实困境中小学教师

于晓明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一直上演着这样的现象:新技术不断涌现,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旧理念发生冲突……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切身参与到相关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有研究发现,教师科研素养薄弱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具体表现为科研动机异化、态度消极、认知偏颇、能力较弱等。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一政策的发布旨在重构教育生态,转变育人方式,回归教育本真。“双减”落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怎么重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作业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还有哪些路径检测学习效果?……这些正是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或关键或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只有借助科研武器,才能让问题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解决,真正实现减负、提质、高效。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实困境;突破;

引言

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是学校高质量发展观下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教师个人职业生涯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是学校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院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使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

(一)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零散性并存

科研型教师首先是一名学习型教师,学习贯穿教师做科研的始终。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搜不到,就怕想不到。”可以说,教师做科研过程中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类似的或关联的,甚至一模一样的。只要教师想了解或学习某一专题,都可以借助网络站点、移动终端等设施设备,通过关键词检索获取到大量的相关资料。网络学习环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具有开放性、预设性、生产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或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参照自身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升。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成果进行广泛的传播、分享,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让自己既是资源的获益者,也是资源的建设者。

(二)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激励机制

制度和文化是管理的两种手段。制度是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的刚性层面规定。学校有科研的系列管理制度,但不够完善,尤其是激励机制缺乏、力度小。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绩效是能力与受激励程度的函数,一个团队或个人再有能力,如果缺少有效的激励,同样不能为组织带来绩效。

(三)课题深入的便捷性与干扰性相伴

教育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些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几乎没有一个是经过一次研究就能彻底解决的。教师做科研原本就意味着要就某一个选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认真、持续的探索,要不断去假设、验证、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互联网+”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将自己科研前期、过程、后续等相关的资料进行存储,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的研究进行关联,教师凭借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无须“移动”便可建成丰富的科研资源库,为这一问题的持续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提升策略

(一)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内生动力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绩效考核评价方案,树立“大科研观”,教研也是科研的思想,打通教研和科研,即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等活动也需进行深入研究、潜心钻研才能取得好成绩,某种程度也是科研活动的思路,给不同特长、潜质的老师更多成长规划的引领和选择,做到人尽其才、术业有专攻。考虑到科研工作的周期性和积累性,科研工作量考核建议调整为聘期考核而不是年度考核,并对超额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物质激励、组织激励和精神激励,提升教师搞科研的内生动力。

(二)选出值得研究的好问题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源头,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研究。所谓的“问题”,就本质而言,是指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落差越大,意味着问题越严重,解决越迫切。这里的“现状”就是一线教师直接面对着的学生、课堂、教材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有可能现状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课程标准等提出的要求存在差距,这就需要教师正视差距,并积极寻找可以达标的策略方法;也有可能现状并无大碍,但是教师自我要求高一些,希望能脱颖而出,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理想。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本身就具有做科研的优势,教师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将计划变现为行动,将目标分解成任务,每个环节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无数的问题蕴藏着无限的科研契机。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录音设备或语音识别APP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困惑,通过剖析现象找到根本问题,从中选出最值得自己花时间去研究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将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发布到网上,借助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看能否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教师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遵循“小而准”的原则,在此前提下,如果还能满足以下四个特点,即自己感兴趣的、有研究基礎的、有挑战性的、有解决之道的,那就是值得老师去研究的好问题。

(三)科研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范畴,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师资队伍规划、建设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及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在进行师资队伍规划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引进多少数量的教授、博士等科研能力强的领军人才,更重要及现实的是对现有的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提升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把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范畴,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打造。

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为教师做科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国家、省、市、区及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师科研管理机制,在申报组织、专题培训、过程监管、资料保存、成果推广等方面融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元素。这些外部因素为“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提供了积极的环境保障。但是,教师作为科研主体,自身努力更为重要,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直面互联网提出的挑战,勇敢走出安逸的舒适圈,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实现人生更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史可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实困境和突破[J].文教资料,2021(08):168-169+144.

[2]张缓.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3]顾秀林.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科学性[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108.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现实困境中小学教师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