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

2021-03-21向焕彩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案例教学

向焕彩

摘  要:传统的教学里,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课堂是“割裂”的,“答高分”“考上理想的高中”似乎是学生唯一的梦想,也是教师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至于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却鲜有问津。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这样的“辅助性”学科,往日的重视度也是极低的。如何改变“走马观花”的“灌输式”教育,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学习该门学科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渗透,提出了“重视教材研究”、“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研究;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近年来,“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2020年,对于中国来说实属特殊的一年,面对特殊的国情社情,“道德与法治”亦被亿万中华儿女强烈呼吁。新时代课堂,不能再将“道德法治”轻描淡写,也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鲜活地走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明确的道德法治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了道德与法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道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高度重视的话题,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朝阳力量”,更要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社会法治越来越健全,“法治”与“道德”又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割裂来谈。所以当今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法治观念,进而在社会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可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其对于青少年身心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如今,当外国品牌、外国文化冲击着我国各领域的市场,国外五花八门的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很多中学生沉迷于韩日剧、外国动漫、外文歌曲等,知道“火影忍者”、知道“少女时代”……却不知道岳飞是谁,不知道“国粹”是什么……过着中国传统的节日,也如像过洋节一样,一味“狂欢”,而不再思想中华传统民俗的内涵,不再懂得这一切的来历……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学生盲目效法外国电视剧情节,而忘记自己身在何处,从而很多令人啼笑皆非又扰乱公共秩序的“傻事”、“怪事”频出。所以,在中学课堂上,学校绝不能单纯为了应付中考而将这门《道德与法治》课照本宣科或“走过场”似的灌输给学生,定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白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从而带着“中国力量”和“中华精神”去学习并践行。

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着眼教材研究,明确教学主题

诚然,当今是重视素质教育的年代,但不得不说多年的应试教育观念已经在相当一部分老教师思想深处根深蒂固,这使得中学课堂趋于沉闷、压抑,甚至“唯分数论”。对于像道德与法治这样的学科更是照本宣科式较多,“划重点”、“背书”、“高分为王”等现象依旧屡见不鲜。这样,学生对于这门课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当下这门科目的教师应该迅速转变思想,使该门科目“有的放矢”。无论自己是否是政治相关专业出身,首先应树立对该学科的敬畏之心,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为己任,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该科目的重要和必要性,也懂得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比如,对于教材中引用的名言警句、古诗词等,需要重点为学生解读,并将文学传统内涵与课程充分结合讲解,让学生从根源上明白中国人的道德法治标准和意义。

(二)结合经典案例,引入传统文化

案例教学法是课堂创新中特别有效的方法之一,既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又大大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知识有更为直观、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样理论相对枯燥而又难懂的学科,教学设计中更需要为学生搭建“教”与“学”的桥梁,让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中,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探究,从而让那些晦涩的理论变成通俗的道理根植于学生心中。

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中学课本案例设计并不是很多,教师运用的案例也需要来源于生活,这就需要备课时对于案例的大量储备和设计。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师长情谊》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诸如“程门立雪”、“毛泽东向恩师敬酒”经典名人案例,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懂得并发扬“尊师重道”、“勿忘师恩”的传统美德,从而能够正确看待教师的教导,建立良性师生互动。

(三)设置情境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身心尚且未发展成熟,价值观尚处于模糊状态,往往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自我控制能力。虽然中学生的求知欲已大大强于小学生,但对于课堂,他们依然需要很强的趣味性,希望在玩中学习。一味向中学生强调学习某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最大程度摆脱“灌输式”的弊端。这一点,情境教学法是有力的“武器”。

其实,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九年级《守望精神家园》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插入微电影或小视频,放映“八国联軍火烧圆明园”短片,让学生生动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同时也铭记历史、明辨是非,让学生们树立“少年强则国强”的理想信念,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明确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呼吁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并明确授课的责任和目标。并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渗透发扬,使学生明确自己身为中国人应该学习什么、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并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从而成为新时代的新栋梁。

参考文献:

[1]钟晓琳,朱小蔓.主流价值通达学生主体生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理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8,000(004):18-23.

[2]邓权忠.注重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3-57.

[3]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体教学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0):22-25.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广东  清远  51150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案例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