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03-18娜,杨丹,杭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静脉炎延续性

杜 娜,杨 丹,杭 岚

(无锡市儿童医院输液室,江苏 无锡 214023)

静脉留置针是儿童门诊常用的一种静脉输液器械。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能减少其穿刺的次数,减轻其痛苦及对输液的恐惧情绪[1]。但在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在离开医院后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穿刺点出血等意外事件,从而可增加其痛苦,缩短其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寿命[2]。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微信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一个手机软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交流。本文主要是研究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2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使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其家长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且能熟练使用微信软件。其排除标准是:正在进行住院治疗;随访脱落或中途退出本研究;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进行输液治疗。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56 例,女性患儿44 例;其年龄为1 ~9 岁,平均年龄为(4.34±1.24)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有61 例,腹泻患儿有20 例,其他疾病患儿有19 例。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8 例;其年龄为1 ~10 岁,平均年龄为(4.69±1.38)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有57 例,腹泻患儿有21 例,其他疾病患儿有22 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那纳入对象的监护人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两组患儿于门诊接受输液治疗期间,对其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在输液室的墙壁上张贴卡通图片,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为患儿讲故事、播放动画片、儿歌等方式与其拉近关系,以减轻其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前仔细评估其静脉,为其选择最适宜的静脉进行穿刺,并尽量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在输液的过程中定期对患儿进行巡视,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在两组患儿输液结束离开医院后,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电话随访,包括与患儿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询问其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嘱其按时带患儿到医院进行静脉输液。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方法是:1)对门诊护士进行统一的护理培训,使其掌握对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的方法与流程。准备好静脉留置针护理包,护理包内包括5 cm×5 cm的水胶体敷料(1 份/ 包)、薄泡沫敷料(1 份/ 包)、透明敷料(2 份/包)、碘伏棉签(4 根/包)、输液贴(2 张/包)及10 ml 的预冲式封管液(1 根/ 包)等,并在每个护理包内附一份物品使用说明书。2)由门诊护士组建延续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2 名高年资的护师担任。召开小组会议,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编写并录制微信护理内容,制定微信护理计划。3)在为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后,向患儿家长发放留置针护理包,并向其讲解护理包中各物品的使用方法、使用场景及作用等。4)建立“静脉留置针患儿家长群”,在首次输液结束后将患儿家长拉入到微信群中。小组成员于每天的18:00 定时在微信群中发送护理计划与护理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的日常护理方法、意外事件(如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穿刺点出血等)的正确处理方法等,嘱患儿家长每天观察、记录并及时反馈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情况和状态。小组成员每天轮流关注微信群,以便于及时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在必要时可与患儿家长进行语音沟通或视频交流,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及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正确处理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事件(如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穿刺点出血等)的情况。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表”(总分为100 分)调查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儿家长该调查评分表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及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

护理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和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及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n)]

2.2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正确处理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事件的情况

护理后,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观察组患儿家长中能够正确处理患儿静脉炎、穿刺点出血、意外脱针和静脉微血栓患儿家长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正确处理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事件的情况

2.3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平均时间为(58.52±4.20)h,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平均时间为(48.43±4.75)h,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96.35±2.64)分,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88.75±3.04)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微信是目前人们生活工作中应用最广的手机软件之一[3-5]。在医疗领域,微信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何对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是当前儿科门诊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有研究发现,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能降低其静脉留置针相关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处理此类意外事件的能力,延长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减轻其痛苦[6-8]。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此类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互动性,能将口头与书面指导融入到照片与视频中,还能直观地了解现阶段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状况,进而可对患儿家长进行更有效地综合性指导。

综上所述,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其静脉炎、意外脱针、静脉微血栓、穿刺点出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处理此类意外事件的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延长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静脉炎延续性
脑筋急转弯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加味桂苓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4例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