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效果探讨

2021-03-18巩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汀组阿托血脂

巩玉琴

(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 陇南 746000)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DL)是指由于机体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导致血液中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DL 是引起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DL 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DL 的一线药物[2]。阿昔莫司是一种新型的烟酸衍生物,其在调节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效果优于烟酸,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3]。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L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10 月期间收治的150 例D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国成人DL 防治指南》[4]中关于DL 的诊断标准;年龄≥18 岁;入院时血清TC 的水平>5.72 mmol/L,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1.7 mmol/L,血清LDL-C 的水平>3.64 mmol/L;在参与本研究前的1 个月内未使用过可能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能够严格遵医嘱用药;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有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对阿昔莫司、阿托伐他汀等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存在由药物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在本研究期间自行服用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随访脱落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n=75)与阿托伐他汀组(n=75)。在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36 例;其年龄为48 ~75 岁,平均年龄为(59.25±3.56)岁;其病程为1 ~15 年,平均病程为(6.45±1.23)年;其体质指数为17.3 ~26.7,平均体质指数为(22.74±2.50)。在联合用药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1 例,女性患者34 例;其年龄为49 ~77 岁,平均年龄为(60.25±3.23)岁;其病程为1 ~16 年,平均病程为(6.82±1.45)年;其体质指数为16.9 ~27.2,平均体质指数为(22.80±2.6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阿托伐他汀(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g/ 粒)对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20 mg/ 次,1 次/d,连续用药3 个月。用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其用法同上)对联合用药组患者进行治疗。阿昔莫司(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25 g/粒)的用法是:口服,0.25 g/ 次,2 ~3 次/d,随餐服用或在餐后服用,共用药3 个月。嘱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合理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5]用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血脂的水平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血脂的水平有所改善)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其血脂的水平未得到改善)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G、TC、LDL-C 及HDL-C 的水平。对其血清TG、TC、LDL-C及HDL-C 的水平进行检测的方法是: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 的转速对血液标本进行10 min 的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将血清置于-70℃的冰箱内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TG、TC、LDL-C 和HDL-C 的水平,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各项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73/7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3/75),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TC、LDL-C 及HDL-C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TG、TC 和LDL-C 的水平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其血清HDL-C 的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mmol/L,± 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mmol/L,± s)

指标 时间 阿托伐他汀组(n=75) 联合用药组(n=75) t 值 P 值血清TG 治疗前 3.34±0.71 3.38±0.67 0.024 >0.05治疗后 2.56±0.57 1.71±0.43 3.023 <0.05血清TC 治疗前 6.91±1.12 6.93±1.15 0.030 >0.05治疗后 5.01±1.05 3.44±0.45 2.211 <0.05血清HDL-C 治疗前 0.89±0.32 0.85±0.31 0.027 >0.05治疗后 1.21±0.41 1.50±0.32 2.218 <0.05血清LDL-C 治疗前 4.04±0.48 4.05±0.51 0.041 >0.05治疗后 2.92±0.45 2.01±0.23 2.233 <0.05

2.3 对比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用药期间,联合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其中发生腹泻、恶心呕吐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分别有2 例、2 例和1 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其中发生腹泻和恶心呕吐的患者分别有1例和2 例)。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

3 讨论

血脂是血浆中所有脂质的总称。DL 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临床研究表明,DL 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摄入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或糖分过量、体形肥胖、绝经、存在基因缺陷(与脂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系统性疾病、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雌激素、长期大量饮酒或缺乏运动等有关。DL 是引起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的水平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这说明,用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L 的效果较好,且用药较为安全。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的活性,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使肝细胞合成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下降。患者在口服阿托伐他汀2 h 左右其血药浓度可达到峰值。此药的半衰期为14 h 左右,其主要通过肝脏代谢[6]。孟丽娟[7]研究发现,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DL 相比,用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阿昔莫司是一种烟酸衍生物,能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促使游离的脂肪酸从组织中释放出来,进而可抑制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合成,使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下降。另外,此药还可调控载脂蛋白A 基因的表达,抑制肝脏脂肪酶的活性,减少高密度脂蛋白的分解[8]。将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合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用阿昔莫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L 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的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汀组阿托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你了解“血脂”吗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