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三维向度

2021-03-18郭艺璇安宝珍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郭艺璇,安宝珍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互联网和机械化、自动化的普及,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于劳动的认知。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对高校培育人才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动因维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

(一)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基石

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是确保学生培养目标有效实现的基本支撑,完备的高校教育体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完备的高校教育体系必然要统筹好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评价督导、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正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1]就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系统而言,在智育、体育、德育、美育这四个方面都已开设了相应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架构起相对健全的教育体系。而唯独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为:第一,课程设置的空缺:一些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计划与课时安排上存在呈现留白的现象,对课程的实施、学分的规划、教学的组织运行等尚不明晰;第二,教育目标的缺失: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整体规划,目标定位仍有待完善;第三,评价督导单一化:高校评价缺乏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第四,保障机制不完善。以上种种问题,不断显现出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就需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等多个内容,[2]构建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效且具有时代特性的劳动教育新体系。

(二)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托

“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马克思强调人的自由全面之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个体价值的终极目标,更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点和实践回归。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情感匮乏、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4]具体表现为:其一,不想劳动,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对大学生劳动认知的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受访者中仅有60%的学生对“劳动最光荣”表示非常赞同,而50%左右的学生则认为进行各种劳动会大量占用学习时间,并将劳动与学习置于两个对立面;其二,不珍惜劳动成果,据调查显示“全国在校生人均每年食物浪费量在36.11-37.15kg,而全国在校生每年的食物浪费总量规模在133.62-137.73万吨之间”;[5]其三,不会劳动,高校大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独立能力的“啃老族”、“妈宝男”、“成年巨婴”的数量不断增加。为破解上述难题,高校首先要全面开展劳动教育,以劳动作为载体率先补齐劳动素养层面的教育空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涵养崇高的劳动精神、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6]其次,劳动教育具有修养德行、启迪智慧、强身健体、育身心之美的独特育人功能。在修德层面,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明爱国爱民之“大德”、修遵纪守法之“公德”、养克己慎行之“私德”;在启智层面,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博闻强识,激发学生爱动脑、勤思考、勇创新的热情;在健体层面,劳动教育能够塑造学生强健之体格,练就锲而不舍之精神,实现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在育美层面,劳动教育助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造就完善人格,实现对美的真正追求,使学生实现个体的自我提升和自我革新,从而推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破解高校学生就业困境的着力点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大的新挑战。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分析数据显示,大学生期待就业地区呈现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之地;[7]而西部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城市的众多岗位却“无人问津”,由此产生人才过剩、供需结构失调的现象。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必定是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其中原因之一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而,在高校教育中通过劳动品德与劳动情感教育,增强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以从个体层面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使得就业地区失衡问题有所改善。此外,对于攻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择业就业时为自己贴上“脑力劳动者”的标签,甚至部分大学生宁可选择在家待业,也不愿从事与“体力劳动”相关的工作岗位,由此他们对环卫工人、煤矿工人、技术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存在一定歧视,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大学生职业认同感较低,缺乏职业平等观的教育。针对上述困境,就需发挥劳动教育在高质量就业中道德价值的重塑作用,帮助学生重拾对“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道理[8],引导学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从而在学生个体动因出发,助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发展,探寻破解学生就业压力的优良之策。

二、内容维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而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作为其核心要义,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包括广泛开展劳动精神培育、重点强化劳动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劳动思想教育、高度重视劳动实践锻炼。[9]

(一)广泛开展劳动精神培育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用于指导全体劳动者更好开展劳动的精神品质、精神风貌和精神态度。劳动精神既淬炼于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中,也彰显于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培育劳动精神旨在重塑大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大学生精神品质,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提供精神引导。高校劳动精神的培育应包含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勤俭精神三大方面的内容。其一,奉献精神强调的是劳动者甘于付出的精神状态,无私是劳动精神的价值核心和底蕴。奉献定义了劳动精神的崇高和伟大,因此,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应着手培育大学生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劳动态度,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志愿活动中。其二,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动力,奋斗精神孕育着勇往直前、踏实肯干、坚持不懈等丰富的精神内涵,不断激励着一批批青年大学生奋发向上、奋勇向前,通过实干、巧干的劳动奋斗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新鲜活力。其三,勤俭精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勤”和“俭”,“勤”是指辛勤劳动,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任劳任怨、勤劳质朴的美好品质,让学生领悟到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以激发学生勤勉奋发干实事的实践品格;“俭”是指节约、节俭,旨在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使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崇高理念内化于心,进而在学生群体中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

(二)重点强化劳动能力培养

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生活生产所应具备的能力。劳动能力的核心聚焦于,一引导学生开展基本的劳动知识技能训练;二创造性劳动素养的形成。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是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养成的综合体现。首先,劳动知识的培育旨在进行系统劳动知识的习得,以丰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充分理解和科学认识,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重要导向;而劳动技能的培养就是使学生掌握满足生活需求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工作添砖加瓦。创造性劳动素养即通过劳动发明和创造新的事物,使其表现出新的特质和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价值源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造性劳动是人类释放本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方式。创造性劳动素养的提升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断更新学生的劳动观念,实现专业的精进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从劳动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劳动技能的培育,再到创新劳动实践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实现以知促行、以行推知、知行统一的良性循环,为推动个体自由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提供支撑。

(三)全面加强劳动思想教育

劳动思想教育强调的是从劳动意志层面出发,通过对学生劳动品德的塑造和劳动情感的涵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提升学生劳动思想境界。一方面,劳动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逐步养成的能反应个体心理特征的价值倾向,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养成、个人品质的完善和劳动认同感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涵养高尚的劳动品德就是要强化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只要是辛勤、诚实劳动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与价值,从而形成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坚忍不拔的优良品格;另一方面,劳动情感是个体开展各项劳动的动力来源,是检验劳动效果的直接反应。培育积极的劳动情感是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学生应明晰“劳动最光荣”的情感目标,锤炼学生勤劳勇敢、乐于奉献、崇尚劳动的伟大情怀,树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远景目标,突显个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对劳动的动力导向。因而,劳动情感的培育既是科学劳动价值观的正确反映,更为培养奋发向上的劳动意志创造机能导向。

(四)高度重视劳动实践锻炼

一套系统完整的高校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不仅包含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劳动思想层面的教育,更应涵盖实践层面的劳动锻炼。劳动实践锻炼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既承载着理论层面对劳动知识的运用,又蕴藏着实践层面劳动技能的锻炼,是高校把握知行合一原则的必然选择。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0]因此,在高校劳动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在“做”与“思”中感悟劳动真谛、凝练劳动精神、历练劳动技能、养成劳动品质、催生劳动智慧、造就劳动健全人格。

在高校中,劳动实践锻炼基本可分为三大形式:即校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其一、校务劳动主要通过公共卫生及生活区域的整理、教学设备的维护等实践方式,改善学生不想劳动、不愿劳动的不良观念,促使学生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自觉性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涵养积极的劳动情怀;其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操作行为,包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活动、生产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活动,为培养学生劳动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提供道路引领;其三、专业实习是加强学生劳动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劳动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劳动锻炼中既学到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又激发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甘于奉献的劳动品质。

三、实践维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然应答

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与提升优化,重点在于从劳动教育的目标、体系、场域、形式和成效五个视角作出实然应答。换言之,高校劳动教育既需要有明晰的劳动教育目标,也需要有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互促。既要依赖于校内实践的天然平台,也要整合校外实践场域的资源优势,做到校内与校外场域的联动发展。既要使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又能让劳动教育切实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实现“活起来”与“实起来”相统一。

(一)制定劳动教育战略目标与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相贯通

高校劳动教育的高效率、全方位的运行与实施,事关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前提,而对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则是劳动教育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要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就要以发展性、整体性的战略眼光,制定具有梯度性、整体性的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战略,以协调各阶段、各层次、各类的劳动教育目标;制定系统化的劳动教育内容战略,以整合优化各方劳动教育资源;精准落实各阶段的育人实践方略,以充分整合校内外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推进高校劳动教育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有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和战略目标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劳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打造劳动教育宣传体系,弘扬劳动教育新风尚。高校可定期开展“爱劳动,尚劳动”的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先进劳模典范进行课堂宣讲,倡导良好劳动新风尚。第二,构建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缺失的问题,高校应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加强学生劳动通识知识的学习,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推进劳动教育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第三,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体系,以破解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的难题。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高校劳动专职教师的人才输出。此外,要为劳动教育课程配齐、配全专门从事劳动教育活动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以实现劳动教育的专业化。第四,健全动态化的劳动评价体系。为了避免劳动教育评价的单一化、形式化,高校还应建立起多元化、过程性、多主体的育人评价机制,落实各育人主体的评价职责,将学生的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动态化的评价模式。实现劳动教育战略目标和劳动教育体系在顶层设计层面的统筹发展,促使劳动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二)实现劳动教育实践场域的校内与校外相协同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锻造劳动本领与技能、锤炼劳动意志和陶冶劳动情感。而劳动教育实践场域的多样化是实现该育人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充分整合校园、家园、社园、田园在实践层面的资源优势,共同发挥“四园”联动的协同育人功效。在校内,可以开展劳动教育进后勤的活动,着力构建后勤劳动教育的天然平台;在校外,要加强校企、校地、家园、田园和社园的合作,为劳动教育开拓更宽广的实践平台。

在校内实践场域,应加强后勤系统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可定期开展轮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卫生清扫、宿舍管理、餐饮服务、洗浴开水等一线岗位中,了解后勤工作的本质,体验后勤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磨炼劳动品质、融通劳动体验。在校外实践场域,要实现“家园”、“田园”和“社园”的相互融通与协同推进。首先,要发挥“家园”的奠基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平等的劳动观与教育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培育学生家庭责任担当意识;其次,发挥“田园”的辅助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安排学生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学生走进田园,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和幸福感;最后,要发挥“社园”的支撑作用,高校应积极调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单位实习与见习的活动,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劳动实训实践基地;也可以协同工厂、社会团体和机构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使产教间的融合发展。此外,还应加强校地间的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劳动、志愿者服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11]

(三)实现劳动教育形式“活起来”与劳动教育成效“实起来”相统一

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撑力量,对其身心发展产生深远持久之影响,因而,亟需改变以往高校劳动教育空位、缺位,智育化、形式主义之现状。一方面,要在教育形式下足功夫,让劳动教育形式“活起来”;另一方面,需要在教育成效上做足努力,让劳动教育成效“实起来”。

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就是要打破劳动教育与实践环节的脱轨现象,改变以往劳动教育形式的学科化、形式化和观摩化,着力构建劳动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社会资源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由此,增强劳动教育的生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资源,开拓专门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的云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贮备能力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开拓学生眼界;其次,要在校园范围内做好劳动教育宣传工作,综合运用校园宣传标语、广播站、抖音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再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的志愿服务劳动,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农田、工厂和车间参加生产生活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历练劳动技能,磨炼劳动意志。注重劳动教育保障机制的完善与发展,让劳动教育成效“实起来”,要改变劳动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必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就需着力解决劳动教育形式化的问题,如在劳动教育投入时间、教学安排、教材选用等方面逐一落实。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要保障劳动教育投入时间,增加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各个学科的实践锻炼时间;第二,高校要加强教学环节、课时安排、教材选择的探究力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教学方案;第三,要创设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与实践。

综上,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既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以明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拓宽劳动教育场域和提升劳动教育成效,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本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